全球城市共同的挑戰以及渴望──參加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研討會有感

你知道世界上目前包括最多歐洲國家在內的組織叫什麼嗎?是歐盟(EU)嗎?不是。是北約(NATO)嗎?也不是。答案是: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英文為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簡稱OSCE。

對於我們台灣人來說,OSCE可能較為陌生。但它在國際舞台上,對於維繫歐洲、北美、亞洲之間的平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區性安全機構。

日前獲邀參加了OSCE在其總部舉行的國際研討會,讓我得到極大的啟發,也因為感受到各個會員國之間的密切互動而留下深刻印象。

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目前有57個成員國,總部則選擇設在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你會說,可是歐洲哪來57個國家?是這樣的,除了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美國、加拿大、中亞諸國也在其中,而最年輕的會員國則是2012年加入的蒙古國。此外,一些北非、中東國家、日本、韓國、泰國、阿富汗、澳洲也與合作夥伴的身份與OSCE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不定時出席OSCE的相關會議並參與交換資訊。我這次就親眼目睹韓國派了浩浩蕩蕩的數十人的代表團,是所有代表團中陣仗最大的,好不壯觀。韓國顯然非常看重這趟拜訪,影音以及記者團隊在會場架起了好幾台攝影機以及錄音機。我聽到有人低聲驚嘆:「韓國是來炫耀國威的嗎?」

普陀山老熊精

出社會較晚的七年級生,從醫院員工跳到製造業,再轉戰觀光業都遭遇到了許多挫折和困難,最大的問題就是喜歡看到問題,並成為別人眼中的問題。因此決定善用這個特質,往文字工作者之路邁進,不斷點出問題,並尋找可能的解決方式。

【書摘】古典音樂的故事──《至高の音樂2:這首名曲超厲害!》

書名:至高の音樂2:這首名曲超厲害!
作者:百田尚樹
譯者:楊明綺
出版社:有樂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4/05


試閱1(摘自第一曲)

葛利格 《皮爾金組曲》第一組曲〈晨歌〉展現極致之美

衝擊人心的故事情節

幼時對於古典音樂絲毫不感興趣的我,卻在小學的音樂課聽到一首瞬間擄獲我心的名曲,那就是挪威作曲家愛德華.葛利格(Edvard Grieg,一八四三~一九○七年)的《皮爾金組曲》(Peer Gynt Suite)。而且這份感動從小學時代歷經將近半世紀,依舊深深擄獲我的心。

百田尚樹

1956年出生於大阪。同志社大學中途退學後,成為人氣節目「偵探!夜間獨家」的主力編劇。

2006年以《永遠の0》正式步入文壇,由講談社文庫發行文庫本,銷量高達五百萬多本,2013年改編成電影。2013年以《名叫海賊的男人》榮獲本屋大賞。

自十九歲接觸古典音樂以來,四十幾年來幾乎每天都會聆賞古典音樂,收藏的唱片、CD數量超過二萬張。

著有《至高の音樂》、《風中的瑪利亞》、《怪物》、《大放言》等書。

回應〈家長寧選私校棄公立〉一文:教育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關係

秦靖於4月4日發表的〈家長寧選私校棄公立,教改問題在哪裡〉一文,左批教改專家活在象牙塔中,右打教改團體無限上綱個人自由。在文中,這些畫錯重點的教改主事者,是助長私校招生、強化分數主義,令學生飽受折磨的罪人。身為台師大教育所的學生,我無意替教改說話,但這篇文章罵人力道有餘,眼光卻狹隘得難以忍受。

首先,秦靖的教育視野太過狹隘,導致他無法看到教育與社會的關係。家長送小孩去讀私立中學的兩大主因,無非就是要小孩專心念書,以及不要學壞,這點秦靖並沒有說錯;但是他卻沒有看到「專心念書」和「不要學壞」背後的真正推手。

專心念書是為了在大學能進入一間好的校系,好的校系能夠幫助找到好的工作。我們都很清楚這樣的邏輯並不成立,但是這古怪的邏輯卻還是逼著大家照樣走下去。為什麼?這是因為台灣的貧富差距太大,勞動薪資差距多達三四倍者所在多有,而提供像樣勞動保障的企業少之又少。因此為了進入那少數的、提供高薪與穩定保障的企業工作,大學以上的文憑才會受到眾生爭奪。台灣的大學科系錄取分數排行,差不多可以和各職業收入排行對照著看,如此便一目瞭然。學生想升學多半不是為了求知,只圖混口飯吃罷了。

王昱法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書摘】《一九五九武漢大旅社》──台灣司法史上纏訟最久,白色恐怖時期最曲折離奇的冤獄案

書名:一九五九武漢大旅社
作者:黃秀華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7/04/06


 

解開武漢大旅社冤獄案之謎

三十六年前白色恐怖下的「武漢大旅社冤獄案」的主角──七度被判死刑的黃學文,拒絕法院欲還他自由卻不還他淸白、準備不了了之的免訴判決,上立法院呼冤,控訴調查局的罪刑⋯⋯

武漢大旅社冤獄案發生於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八日,因為年代已久,加上三十六年來由情治單位控制的媒體以一貫抹黑的障眼法,故弄玄虛,將案情偽造成一樁撲朔迷離、內情複雜的兇殺案⋯⋯

黃秀華

學歷/

台灣輔仁大學物理系
美國MARQUETTE UNIVERSITY 物理研究所

經歷/

曾任美國
Kaiser Permanente IM Data Warehouse Lead
Oracle Corporation Consultant
LA Air Force Base Computer Scientist
Electronics Data System Corporation System Engineer
台灣輔仁大學物理系助教

編著/

《外省人 台灣心》
《人間煉獄四月天》(前衛出版)

作者長期在海外從事台灣人權抗暴運動。

【女人想想】我們都以為自己不會是報導中的主角—談無所不在的約會暴力

小惠與阿泰是人人稱羨的班對,尤其阿泰對小惠呵護至極,每天早晚的溫馨接送並早早安排好三餐要吃什麼,不管上下課,兩人總是形影不離的彷彿連體嬰相隨。

一開始小惠很享受公主被寵愛的感覺,但這樣細微不至的關照卻慢慢變了調。每天只要沒有上課,阿泰就會打電話問小惠現在在哪裡、和誰在一起、在做什麼事情,小惠沒接到電話,阿泰會一直打電話、一直傳LINE,直到小惠回應為止;當小惠受不了想躲起來獨處時,阿泰會在班上放話說,他跟小惠只是吵了一架,他已經知道錯了,正在努力挽回小惠的心,希望同學可以多多幫忙,所以有些同學也會把小惠的事情或行程告訴阿泰,阿泰就會跟小惠說,妳今天是不是做了什麼、去了哪裡,讓小惠覺得非常煩躁及不舒服,後來小惠封鎖了阿泰的LINE與電話,下定決心不接阿泰的電話。

一天之後,小惠在晚上接了一通陌生來電,話筒裡傳來阿泰的聲音,要小惠猜猜看,自己現在在哪裡,小惠聽了一下,發現阿泰那裡有風聲,阿泰說「我現在在系辦的頂樓,之後我會如何,就看你的決定。」小惠快嚇死了,趕緊跟阿泰說「你想要什麼我都答應你,你先離開那邊!」掛掉電話後,小惠覺得全身無力,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麼做。

李欣怡、陳貞樺

李欣怡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約會暴力社工員

 

陳貞樺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主任、衛生福利部性別影像座談講師、台南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法務部修復式司法促進服務講師、台南地檢署兩小無猜案修復委員、空軍外聘修復式司法案促進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