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微醺。與大文豪獨酌:偉大的作家個個愛寫酒,更愛喝酒,為什麼?

書名:微醺。與大文豪獨酌:偉大的作家個個愛寫酒,更愛喝酒,為什麼?(ほろ酔い文学事典 作家が描いた酒の情景)
作者:重金敦之
譯者:蘇胡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02

看酒、聞酒、什麼詞彙使記憶甦醒?

2012年,三浦紫苑以《啟航吧!編舟計畫》,獲頒書店大獎(本屋大賞,於2004年設立,由書店大獎實行委員會營運的文學獎)她曾自嘲說,酒量好是她為數不多的特技之一。

而她對於學習葡萄酒這件事的態度也很另類,她說自己畢竟只是業餘愛好者,沒打算從頭把葡萄酒品牌與產地搞懂,所以說到學習目的,充其量只是想拿來參考,讓自己在家或去居酒屋、餐廳等地方時,能夠品嚐到好喝的葡萄酒。

於是,三浦等人在書裡便化身為學生,並實際戴上眼罩,試喝了紅、白、玫瑰等三種葡萄酒。侍酒師考試裡也有所謂的盲飲測試,但並非真的矇住眼睛。主要是不看酒瓶的酒標,在不知道產地、生產年分、以及釀造酒廠等資訊的情況下,觀察酒的顏色。

重金敦之

1939年出生於東京,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後進入朝日新聞社就職。任職於《週刊朝日》時,曾為松本清張、池波正太郎、渡邊純一等人的責任編輯,編出許多暢銷作品。離職後曾任大學教授、文藝記者,在食之領域造詣深遠,亦獲得料理人們的廣大信賴。著有:《世界第一侍酒師 田崎真也物語》、《食之名文學家們》、《池波正太郎劇場》、《壽司的常識與非常識》、《作家的食與酒》、《食彩文學事典》等書。

【書摘】逃亡(重新包裝+導讀)

書名:逃亡
作者:彭明敏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7/03/20

 

離家,飛離台北

我們決定,我需於離台二天前離開家,在台灣的最後一晚,在美籍傳教士台北市內的家中過夜。既然已決定一月三日晚上班機飛離台灣,所以需於一月二日離開家。

一九七〇年一月一日,就是我在家的最後一晚,我努力不要太感傷,可是傍晚五點以後,情緒就開始起伏,到了晚上十一點三十分左右,我坐在客廳沙發上,兩個孩子將就寢前,我叫他們來量一量他們的身高,結果:彭旼一六五公分、彭曄一五二公分,十一點四十分他們就去睡覺了。

彭明敏

原籍高雄,出生於台中大甲,二次大戰期間留學日本東京帝大時遭空襲美機炸斷左臂,戰後返台入台大政治系,一九五三年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航空法碩士,一九五四年取得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學位,返台後任教於台大,一九六一年任台大政治系主任。

一九六四年與學生魏廷朝、謝聰敏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遭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八年,一九六五年蔣介石在國際輿論壓力下下令特赦,獲釋後遭嚴密監視,一九七○年化裝逃亡瑞典,旋抵美國;曾任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會長、亞太民主協會理事長。

一九九二年返台,一九九四年成立彭明敏文教基金會,一九九六年代表民進黨競選台灣總統,一九九六年成立建國會,擔任會長。二○○○年受邀出任總統府資政,並接任亞洲太平洋自由民主聯盟秘書長。二○○六年獲頒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二○一四年共同發起成立《民報》,受聘榮譽顧問。二○一五年辭卸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由鄭義和先生繼任。二○一六年與陳永興醫師同獲北美洲教授協會頒發廖述宗教授紀念獎。

孔子真的想當神嗎?

台中市長林佳龍日前直言,1976年才興建的台中孔廟不是古蹟,而是國民黨政權把日本神社拆掉後豎立的統治象徵。接著,中國大陸的媒體,比總是搶快怕漏的台灣媒體還緊張,「率先」放大報導,撻伐台灣政治人物豈可不遵循淵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道統……。

接下來,藍營便進入了不知是義憤填膺、還是集體高潮的狀態,他們爭相出面,紛紛痛斥林佳龍竟要「拆孔廟、蓋神社」。在國民黨主席改選之際的藍營內,無論是公開表態,或是發發臉書、寫寫投書罵上幾句,一時之間蔚為風尚。

黨主席洪秀柱就大罵,神社是「殖民的屈辱印記,絕不代表任何台灣的主體與精神」。〇隊友蔡正元則說孔廟是「漢人在台灣建立政權最重要的象徵」,他更灑狗血地罵「林佳龍政權是漢奸政權」,讓即時新聞小編超好下標。

這些人突然英勇又熱心地捍衛起孔子,老先生若地下有知,真的會開心嗎?

數千年來,孔子作為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許多華人社會地位崇高。然而,當孔子變「孔神」,儒家變「儒教」,甚至尊他的偶像為神明,每年還要舉辦祭孔典禮,不知當年曾曰「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的孔子,如今做何感想?

陳文信

公共事務工作者

【書摘】中斷的天命:伊斯蘭觀點的世界史

書名:中斷的天命:伊斯蘭觀點的世界史(Destiny Disrupted: A History of the World Through Islamic Eyes)
作者:塔米‧安薩里
譯者:苑默文、劉宜青
出版社:廣場出版
出版日期:2017/03/22

歷史尚未終結

雖然歷史尚未終結,但是九一一事件後的這段時期還不夠長久,還不足以沈澱進歷史:目前還停留在新聞記者發揮的階段。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事態發展已經反映出這段時期所表現出的是兩種不同步的敘述觀點交匯在一起。

塔米‧安薩里

塔米‧安薩里生於阿富汗喀布爾,並且在當地接受中壆育直到移民美國奧勒岡州。他所著的回憶錄《喀布爾之西,紐約之東(West of Kabul, East of New York)》被選為舊金山2008年當年度的選書(ONE BOOK ONE CITY),另外和阿富汗地雷爆炸的遇難者法拉•阿瑪迪(Farah Ahmadi)共同寫作了紐約時報暢銷書《另一邊的天空(The Other Side of the Sky)》。塔米姆•安薩里是一些小學歷史教科書的主要作者。他每個月都會為Encarta.com網站撰寫專欄文章,並且在San Francisco Chronicle、Salon、Alternet、TomPaine.com、Edutopia、Parade、L.A. Time等媒體上發表散文和評論文章。他也是舊金山作者研修會(San Francisco Writers Workshop)的主席,居於舊金山。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作者專治臺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晚報出版部,1989)、《臺灣歷史圖說》(中研院臺史所,1997;增訂本:聯經,2009)、《海行兮的年代》(允晨,2003)、《海洋與殖民地臺灣史論集》(聯經,2012)、《少年臺灣史》(玉山社,2014)等書,譯有《史家的技藝》(遠流,1989),並主編多種圖書。《臺灣歷史圖說》,目前有韓文譯本(新丘文化,2003)、日文譯本(平凡社,2007;增補版:2013),以及英文版 A New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aiwan(南天書局,2015)。

 

史學著作之外,作者曾出版散文集《面向過去而生》(允晨,2009),以及人物傳記《臺灣史開拓者王世慶先生的人生之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近年來,作者和臺灣史研究生一起經營「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和同名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