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社會安全
施宜君
8 月 09,2018
【女人想想】暴力的遺傳密碼——女性目睹兒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中必定會接觸的地方,不論是好與壞都是一輩子的影響。當隨著年齡成長後,新的家庭可能會是一個轉變的契機,也可能會是另一個牢籠的開始。在很多家庭中,不合宜的管教方式可能是家族裡流傳下來的傳統及束縛,傷人的父母往往過去也曾經是受傷的孩子,如果我們可以看清楚家庭系統中的來龍去脈,會讓我們更能諒解這些曾經歷過傷痛的大人,也更能貼近的去感受其中的無奈和辛苦,進而找到方法協助他們。...
教育文化
李知非
8 月 08,2018
大群館之後:誰來正視學生的居住權益(上)
隨著文化大學與又昱公司解約,先前爭執了一個多月的大群館事件似乎已經落幕,事件爆發時暴露出來的學生宿舍空間狹小、一位難求、校外租賃價格與居住空間等問題,也彷彿從不存在,爭執雙方都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學生居住問題真的有這麼難嗎?本文想以文化大學為例,談談如何保障學生的居住權益。首先先看文化大學的宿舍供給狀況。從床位數來說: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大專校院學生宿舍概況,文化大學除自有的4,242床宿舍床位外,...
社會安全
李雪芳
7 月 12,2018
【女人想想】從國際觀點看台灣家暴防治現況
台灣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參考自美國,立法實施以來,今年已邁入第20年,期間歷經多次修法,逐步將服務對象及服務內涵擴大保護至滿16歲以上非同居親密關係暴力及目睹暴力的受害者。在邁入下一階段的過程中,我們透過勵馨基金會在今年五月底辦理的性別暴力防治國際研討會持續關注國際家暴防治觀點,尤其是美國與澳洲的部分,以作為借鏡。 一、安全網路科技保障個人隱私,增加求助意願 美國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過程,...
社會安全
蘇穩中
6 月 06,2018
台灣交通事故死亡率高 道安會報應有外部評鑑
交通部、警政署統計顯示,台灣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30天內死亡人數2,877人,涵蓋A1類(立即死亡與24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604人,約即一天約8人因車禍喪命,代表每天需因車禍損失8個人的社會產值、需額外替8個經濟瀕臨瓦解的家庭付出社會成本。 據日本警察廳(National Police Agency)發表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1],2017年度總共3,694人喪生,...
文化研究
黃建龍
五月 24,2018
【南國艾爾摩莎】食物的歷史基因:台南小吃的十七世紀基因
吃,是人類生存每天的必要工作,對於台南人「吃」更已經成為身為一個台南人的基因標籤。對於小吃,總有一大堆每個人的口袋名單,隨著大量的觀光客湧入消費後,談「台南小吃」變成一種顯學,人們總期待著有哪家不知名老店被挖掘出土,哪家排隊名店如何如何,但是小吃為何成為台南的「名物」,與老城的歷史文化有何關係?似乎不太為人所知,於是乎排隊名店虛構歷史,會加個唬爛感人故事,透過網路行銷排隊,就變成某某飲食的代表了...
文化研究
陳威臣
五月 10,2018
【鐵份補給】日本鐵道的經典塗裝——國鐵特急色
2018年4月27日上午,一列塗裝經典又高雅的舊型電車,從新宿緩緩出發,月台上塞滿了前來拍照的鐵道迷,不僅如此,這列電車抵達目的地長野之前,行經的中央本線與篠之井線,同樣湧進了大批前來朝聖的鐵道迷。 會吸引這麼多關注,除了這列國鐵時代服役的189系特急型電聯車,在執行完新宿至長野的這段旅程後,就將引退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它是現役最後的國鐵特急色塗裝車,在它退役後,...
教育文化
賴慈芸
五月 10,2018
【翻譯偵探事務所】小荳荳在窗邊做什麼?「窗邊的小荳荳」
近日2017年日劇「トットちゃん!」將在台灣播出,中文劇名採用最流行的書名「窗邊的小荳荳」。這本藝人黑柳徹子的自傳,1980年代曾在台灣掀起一陣搶譯風潮,相信很多讀者對那個率真可愛的小荳荳、睿智的校長、電車改裝的巴學園教室都頗有印象。 但小荳荳在窗邊做什麼?看人還是看風景?其實真相還蠻心酸的。根據黑柳徹子的說法,書名「窗邊」出自日語「窓際族」一詞,指的是職場上不受重視,坐冷板凳的員工。...
歷史書寫
張肇烜
3 月 27,2018
【人心人術】法國來的花蓮人——潘世光:我要葬在我部落的土地裡
他從法國而來,但是對台灣的愛比我們還要還要多。潘世光神父用一輩子的生命陪伴著花蓮部落鄉親、變賣法國家產,幫助阿美族建設家鄉,更花費半世紀編寫阿美族語言字典。曾有人問他會不會想家,潘神父說:「我要葬在我部落的土地裡」,因為這裡才是家⋯⋯ 在花蓮縣玉里鎮東豐里有一位潘世光神父,1959年,年僅27歲的他,遠渡重洋從法國來到台灣這塊土地。...
歷史書寫
張肇烜
2 月 27,2018
【人心人術】救濟窮困的仁醫 為何在二二八中消逝
「二二八事件」為台灣歷史上留下一道鮮明的傷痕,許多台灣菁英因「二二八事件」從此消失在這座島嶼之上,潘木枝醫師就是其中之一...... 「患者將生命交給我,我一定要全心全力為他治療好,不可太重金錢,對貧苦的患者不重視。」潘木枝醫師常這麼說。 潘木枝醫生出生於日本時代的嘉義,爸爸潘天河經營「長義堂」武術館,潘木枝是家中長子。他雖然出身清寒,卻有很優異的學業表現。...
全球脈動
,
司法人權
Nam Quốc Văn
2 月 26,2018
【越南想想】越南二二八的啟示(上)
此刻正值台灣國殤日二二八之際,筆者在此先向所有受害的台灣英靈及其家屬表示萬分的悼念及感謝。其實,不止台灣有二二八事件/大屠殺,在越南也有二二八事件。雖然台灣和越南的二二八不完全一樣,卻都有共通的特質,就是與獨裁者蔣介石的藉機入侵有關。 公元1946年2月28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與法國臨時政府簽訂了「中法關於法國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中法關於中越關係之協定」、「...
‹
…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