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馬非白
6 月 12,2020
【被遺忘的歷史】馬場町的第一位台籍受害者林正亨
蔣家王朝的中國國民黨政權從中國敗退台灣那年起,因為大肆進行政治整肅,每天遭冤枉槍決的人不計其數,處決的刑場不夠用,便在一九五○年初增設了馬場町刑場;根據研究指出,在該刑場第一位被槍決的台灣人是名叫林正亨的青年。 林正亨被槍決的日期是一九五○年一月三十日,中國國民黨政權是以「參加奸匪組織,企圖顛覆政府」的叛亂罪名,在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五日將他逮捕的;當時偵辦匪諜、叛亂案,根本沒有法律可言,僅憑...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李政亮
五月 14,2020
【日治時期電影史漫談】高松豐次郎的台灣時光:他為何離開?(上)
高松豐次郎年輕時,曾有遠赴海外發展的鴻鵠之志,然而,卻在工廠工作時斷了一隻手。面對逆風,他的人生越發堅毅,反而因此發現勞工與資方不對等,攻讀法律並從事勞工運動。受到伊藤博文的鼓勵,1904年開始來台灣發展。 他的角色起初是以電影放映協助後藤新平的文化宣傳,1906年後藤新平調任滿鐵總裁之後,1907年高松豐次郎在官方的協助下,將台灣的治績(一大部分是後藤新平之功)拍攝了紀錄片《台灣實況紹介...
陳威臣
4 月 14,2020
【鐵份補給】即將畫下句點的日本航空「ARASHI」彩繪機
日本男子偶像夯團「嵐(ARASHI)」就將在今年底結束活動,即便是沒有聲明解散,但團長大野智在去年拋出將要休息之後,其他的成員也將會改以個人活動的方式,不少歌迷因此感到相當惋惜。 對於航空迷來說,雖然並非傑尼斯的粉絲,但ARASHI卻在這個圈子有著相當高的知名度(或說是支持度),原因是每隔一段時間,日本航空便會推出一款ARASHI彩繪機,而且已經有10年的歷史,獲得相當多航空迷與粉絲的好評...
歷史書寫
邱振瑞
4 月 06,2020
【日晷之南】兩個思想轉向者的自白
對處於時代困頓中的熱血青年而言,當他們遇到看似神聖的無政府主義的漫天白絮,就注定要被這個思想詭謎攪得驚醒不安。 幸德秋水與堺利彥 以歷史的角度來看,明治時期的自由民權運動掀起第一次民主運動高潮,在日本近代政治史上留下民主的精神痕跡。順著這個邏輯,大正時期(1912-1926)的德謨克拉西(Democracy)運動,可謂是民主政治運動第二次高潮。這兩次運動有個特質,...
Nam Quốc Văn
4 月 02,2020
【越南想想】為何越南人不再過清明節?
「清明」原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過去曾用農曆的亞洲許多國家,譬如中國、越南、韓國、日本與台灣都曾有清明習俗。然而,因各國的風俗民情與歷史發展有異,最後也演變出不同的清明節民俗內容。譬如,越南人已逐漸淡化清明節日,改於過年前夕到祖先墓前掃墓。 當代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把清明節列為國定假日並與掃墓祭祖掛勾,實為近代大中國思想下政治操作的結果。唐代時期尚無清明節,而是以寒食節的方式流傳。...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29,2020
【被遺忘的歷史】郭國基口禍與「乞食趕廟公」的文化衝突(上)
郭國基,生於1900年,受日本教育,留學日本,娶日本太太,少壯就熱衷政治、社會活動,坐過日本監牢,二戰後參政當過市參議員、省參議員,卻也坐過中國國民黨政權的牢;一生以「郭大砲」征戰南北而馳名,卻在最後一次參選立法委員,當選後不久即因病辭世。 他一生惹的「禍」不少,日治時代是因強出頭抱不平,遭日本特別高等警察(特高警)迫害,羅織到「東港事件」【註1】中而坐牢,備受酷刑後才釋放。...
文化研究
邱振瑞
3 月 26,2020
【日晷之南】作家是怎樣煉成的——國木田獨步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無論什麼時代,作家都是眾所羨慕的行業,欽羡者認為,這是一種高尚的行當,享受社會大眾的尊重,若加上媒體持續的傳播,很快就能名利雙收,走向恩寵的讚美聲中。這些世俗社會的期盼和想像,如今都已獲得歷史性的證明,所以它們才成為難以撼動的他者形象。然而,這裡存在必要的質疑:果真,所有的作家走入墳墓之前,都能享有這般輝煌嗎? 有的作家為了寫出好文章,...
書評書介
邱振瑞
3 月 15,2020
【日晷之南】超越學派的勇氣——中村元
對多數日本知識人而言,戰爭時期的言論箝制、二戰後社會的混亂局面,以及被美軍占領的殖民經驗,都給予他們精神層面深刻的打擊。然而,這段苦悶的歷史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反而成為一種內傷外癒的宿疾,一種刺激和省思,甚至是一種批判的新起點。 知名印度思想研究者中村元(1912-1999),即是這群清醒的聲音之一。我們透過其自述和治學過程,嚴肅解讀相關的訪談內容,似乎都能找到那個時代遺漏的記述。...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15,2020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續)
往前閱讀 :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上)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下) 在二二八事變發生之後的高雄「三六慘案」中,高雄要塞司令兼台灣南部防衛司令部司令的彭孟緝,設計高雄和平談判代表二度上去壽山要塞的機會,藉口代表之一的凃光明企圖行刺,除了將包括凃光明在內的三位代表當場逮捕之外,還隨即命令他的部隊依計畫下山進行大屠殺。...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竹村公太郎
3 月 11,2020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地形如何創造性格:日本人為何總覺得「好浪費」?
不移動的民族 人們在浮現於遠東汪洋的日本列島上,創造出獨特的文明。 日本列島與歐亞大陸相隔著約兩百公里寬的海峽,此處海流相當激烈。歐亞大陸的震盪大移動,從未觸及這座日本列島,也從未有人征服此地。 背脊山脈於日本列島中央蔓延開來,山脈上無數河川紛紛流向日本海與太平洋,在出海口形成小小的濕地。日本列島上的狹小土地因被眾多海峽、山巒阻隔而更顯零碎。 大約三千年前,...
‹
…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