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音樂藝術
張肇烜
11 月 15,2016
【人心人術】一百歲的藝術人生:陳慧坤
「堅持自己的路程,探究美的正確方向,能獻身於美術的教育與創作,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矣!」──陳慧坤 「活在台灣而不認識藝術家陳慧坤者,就算不了解台灣了。」曾有人這麼說。陳慧坤一百歲的藝術人生,活脫就是「台灣近代美術史」的縮影。 陳慧坤(1907-2011)生於日本時代的台中龍井鄉,父親喜好文藝,他也遺傳了父親的DNA。 遺憾的是,在他就讀公學校期間,父母雙亡。...
書評書介
王思捷
11 月 07,2016
【書評書介】《一桶蚵仔》(下):為台灣人民發聲,質疑美國角色的警世之作
《一桶蚵仔》的寫作 Sneider在文中的翻譯非常直接平實,如Lok-kang(鹿港)、Ho-bi(和美)、Sai-se(西勢)等地名都可以看出當初蒐集資料時由台語直接翻譯的痕跡。文中也提到清代至日治時期均使用的保甲制度為Pao-chia。懂台語的人,在閱讀時應該都會不由自主的聯想當中的台語對話。 他對人物的描寫簡單卻深刻,小說中抓出了幾種50年代的台灣人、外省人、...
歷史書寫
阿圖賽
10 月 31,2016
【縮影人間】今天記得先總統 蔣公前面要空一格
多年前,在那個沒有週休二日的年代裡,每逢「國旗日」,就是小朋友最開心的時刻。每當牆上日曆紙出現國旗,即代表該日為國定假日,也正是當年我們這些小孩口中所謂的國旗日。不過,那時最討厭的事,莫過於國旗日還是得到學校參加升旗典禮,而且還要先自行去書店買面小國旗,把國旗帶到學校站在操場曬太陽,聽師長訓示與該紀念日相關的演講,並再高呼反共口號後才能真正放假回家。 翻開牆上的日曆,...
音樂藝術
晏山農
10 月 11,2016
【山農說書】餘香繞樑的燒肉粽──郭金發的時代之歌
以一曲《燒肉粽》紅遍全台逾半世紀的台語低音歌王郭金發,於重陽前夕的一場表演中倒下不治,眾人在震驚、不捨之餘才驚覺郭金發如同空氣與水,少了他方知記憶之牆剝落了,庶民文化硬是少了塊沃土。 郭金發讓我聯想到兩個月前辭世的王拓,1944年出生的兩人都可歸屬到戰後嬰兒潮成員,祇是較戰後初期呱呱墜地者沾到一點戰爭餘焰,這樣的世代和當代台灣發展是相隨與共,他們身上有太多故事,...
文化研究
南方客
9月 13,2016
從客語有無「輕銀」一詞說起
為了因應每年年底全國語文競賽,每到八月底九月初,各地區各級學校便紛紛舉辦演講朗讀比賽選拔選手。個人因為曾經忝為許多國小客語老師的老師(擔任2001年教育部舉辦的唯一一次母語支援人員甄試委員及培訓講師),每每成了指導老師們「客語用詞」的諮詢對象。 最近被問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現代生活常用的鋁箔包、鋁箔紙的「鋁」,客語究竟該怎麼說?大家眾口一詞「阿嚕米」(日語的外來語),不論客家、...
賴彥丞
9月 07,2016
台中一中新校門爭議的幕後揭露了什麼?
這次新校門的揭幕顯然已「締造歷史」:台中一中百年校史上遭受負評最爆量的一次!各界冷嘲熱諷排山倒海而來,連絕大多數一中在校生與校友都給予噓聲。網友嘲諷像「酒店」,儼然「金錢豹分店」;校友批如「檳榔攤」,直呼「醜斃了」;絕大多數在校生亦認為新大門與校景及一中百年歷史風格極為不搭。唯校長陳木柱自誇這是「前衛設計」,以及校方高層等極少數人給予正面評價,...
文化研究
朱孟庠
8 月 21,2016
從《黑色的維納斯》談「無意識的偏見」
2007年閱讀黑色的維納斯一書,強烈的震撼,於是畫下《黑色的維納斯》。當代文化研究的核心精神──邊緣論證,解構強權,顛覆一元中心、父權的支配與宰制。性別、生態、種族等,也是文化思潮中反霸權的重要議題,成為當代文學、電影、繪畫批判的主題。 強者對弱者的支配與宰制,一直是人類、自然裡的殘酷法則。然而經近百年來的女權運動及黑權運動的抗爭,許多男士此刻總會說:現在已然是男女平等,...
書評書介
晏山農
8 月 17,2016
【山農說書】大風起兮,曠野尋星──觀看《受困的思想》的角度(上)
可以馳騁歷史沃野,亦能上天求神諭、入地探酷土,有著經院的深厚內力,更藏蘊俠客的詠歌異能,更且理性與意志鍛造了多語傳輸,足以智服眾生、感性懾人。通俗的說法,這是一個能綰合學院知識與社會實踐的奇葩,放眼這塊島嶼,能擔得上如斯讚譽者,吳叡人或許不是唯一,卻絕對是名副其實。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待焚之書? 作為台灣民族主義的絕地武士,吳叡人在政權再度易幟、轉型正義之聲高亢的今夏,...
莊博安
8 月 14,2016
【時事想想】POKÉMON GO的吸引處與致命處?
8月6號對許多手機用戶真是瘋狂的一天,因為POKÉMON GO正式開放臺灣地區地圖,你如果下載了這款遊戲你就看的到,在街道上、公園裡、餐廳中都出現神奇寶貝(現譯:精靈寶可夢)的足跡。 尤其這兩天,每個人都緊握手機,低頭直盯螢幕,為的就是看看有沒有遇到新的神奇寶貝、道館或驛站。 我自己也有玩,也是搶在第一天趕緊下載,吃飯時和朋友討論的話題三句不離這個,還在飯後難得去公園散步,...
教育文化
魏佳卉
8 月 07,2016
【大學問想想】誰是十二年國教的遺珠?
十二年國教開辦三年,全國15個就學區,每年開辦上百場說明會,總是擠滿焦急的國中家長,亟欲了解「免試入學」究竟是怎麼回事?然而,年年都有學生考完會考,因選填志願「失誤」,而與理想中的「第一志願」擦身而過。 在「適性揚才」的精神下,十二年國教應是扭轉「唯有讀書高」的解方,目的在於讓人人都能根據性向、專長,選填高中、高職的多元科系。依照目前台灣高中職的招生人數來看,...
‹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