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司法人權
李柏昇
2 月 16,2013
虐童輕判?——死刑所掩蓋的事實
去年底,法務部在2013年前趕工簽核了6個死刑令,讓2012年的死刑執行不至於掛了個難看的0,畢竟曾勇夫部長的上任與他大無畏的簽核死刑案是密切相關的。而前不久,最高法院決議死刑犯再三審之後一定要量刑辯論,不可以直接「惡行重大,應與社會永久隔離」這樣兩句話打發掉。這項新的措施應該是針對已經內國法化的兩公約而來,不過兩公約提供原則性的誡命,也很難直接推導出死刑不得執行,至多只是死刑必須要謹慎而已...
全球脈動
杜弘毅
2 月 15,2013
我吃雞腿你喝湯:童工的情人節
今天是大年初五,也是西方的情人節。想必一談到西方的情人節典故,大部分的人都會先想到羅馬時期的瓦倫丁 (Valentine) 教士殉道,或古希臘的牧神潘與愛神阿佛迪特的傳說。或許,這次我們可以從西非象牙海岸(Côte d'Ivoire)的男孩菲力講起。 在大太陽底下,當其他國家的孩童都在學校上學,吃豐盛的午餐,下課回家玩電動的時候,菲力正用他不結實的雙手剝著可可豆,...
張榮豐
2 月 14,2013
【時事想想】習八條 vs. 蔣十項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的八項規定,通稱「習八條」。 40年前,1972年,蔣經國也曾頒佈了「十項革新」的規定,俗稱「蔣十項」。 如果將二者對比,發現兩岸威權時代的領導人,思惟竟然這般雷同。以下用「習八條」的順序為主軸,比對二者之異同。 一、改進調查研究:輕車簡從、簡化接待、不張貼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
李柏毅
2 月 14,2013
禮貌、公職、22K
前些日子,你我的臉書上可能都出現像是下列的報導: 清大校方拒絕收回道歉聲明,理由是企業觀感不佳。 施振榮:如果年輕人認為,當公務人員能對世界有貢獻,而不是只為捧鐵飯碗過舒適的生活,那就去做。 前飛利浦副總裁:畢業領22K,需要檢討的是學生、校方。 事實上,這些事件與問題,指向的核心是,我們要的是什麼樣的大學教育,「教」些什麼,「育」...
全球脈動
董思齊
2 月 13,2013
北韓「核子試爆」對朴槿惠的影響與挑戰
一如眾所預期,北韓(朝鮮)於本日(2/12)上午11時57分,在其位於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的核子試爆場,進行了第三次的核子試爆。這是繼去年十二月中旬發射長距離火箭之後,北韓再一次強硬的軍事行動。 許多觀察家指出,北韓這個回應聯合國制裁的核試驗,之所以會選在李明博政府卸任與朴槿惠上台之前執行,不但有警告朴槿惠上台之後必須更注意其對北政策之意,並且也是對南韓羅老號火箭的試射成功,...
書評書介
吳介民
2 月 12,2013
如何破解反動的修辭?
《反動的修辭》 作者:赫緒曼(Albert Hirschman),吳介民譯,吳乃德、廖美推薦序 出版社:左岸(2013) 喧囂地,全世界幾乎都籠罩在新自由主義的氣焰中。福利制度在老牌民主國家備受攻擊,全球工薪階級普遍面臨薪資停滯,資本主義生產過剩、消費力不足。愈來愈多人,被甩到資本主義利益分配系統的外圍,...
德菟 Dot Tw
2 月 12,2013
養路養心
上次回台灣的時候,坐著車在彰化縣的縣道上,道路施工。話說道路施工也沒什麼奇特的,可是我著實嚇了一跳⋯⋯ 怎能不被嚇到?替代道路基本上沒規劃,連三角錐都捨不得放,瀝青車,壓路車,怪手,全部都在狹小的道路上擠成一團,更與用路人搶奪狹小的通車空間。交通阻塞不說, 危險程度也是爆表。 有沒有搞錯!?這種公共建設,從一開始建設規劃的時候就讓人感覺到不用心,又怎麼能奢求施工品質?也因此,...
書評書介
Jay
2 月 12,2013
回應:閱讀〈不國際的台灣@台北國際書展〉後的延深思考
一、前言 日前在臉書上閱讀到「想想論壇」刊登Wenson寫的《不國際的台灣@台北國際書展》,文章分析台灣的出版市場、文化氛圍以及《陽光時務周刊》在台發展狀況。筆者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表達不同的觀點,並對於中、港、台的文化發展提供個人粗淺的看法。 參加過上海、香港、台北的國際書展,我個人認為台北國際書展在華人文化圈中依舊處於領先地位,領先原因不在於國不國際,而是閱讀人口的普及、...
全球脈動
飛米
2 月 09,2013
瑞典遊筆(下):華人。流離。瑞典
「你們從哪裡來啊?」高瘦的壽司店老闆問著 「台灣。」我簡短的應答著, 「台灣來這裡很遠喔!」 「我們暫時住在倫敦,是從倫敦來的。」我試圖解釋,「今天跨年夜好多餐廳都提早關店,還好你們有開。」「是呀,我們原本要關店了,大家都去跨年,沒什麼客人;但是有個客人打電話來,說七點要來吃壽司,叫我們等他。」 就這樣打開了話匣子⋯⋯...
許建榮
2 月 09,2013
過年的味道
過年,應該是小朋友最開心的時刻。不管在那個年代,小朋友收到紅包總是眉開眼笑。 曾經在1970年代擔任《中外文學》執行編輯的孫萬國教授,告訴我關於他小時候過年的故事。他說當時兄弟姊妹最快樂的事,就是家裡養很久的雞終於可以吃了。身為長子的他,在除夕就負責殺雞讓全家人有頓豐盛的年夜飯。我想,這就是我爸那個年代的過年記憶。 至於我的童年春節光陰,當然有了演進。 過年就是年糕、...
‹
…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