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閱讀〈不國際的台灣@台北國際書展〉後的延深思考

友善列印版本

一、前言

日前在臉書上閱讀到「想想論壇」刊登Wenson寫的《不國際的台灣@台北國際書展》,文章分析台灣的出版市場、文化氛圍以及《陽光時務周刊》在台發展狀況。筆者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表達不同的觀點,並對於中、港、台的文化發展提供個人粗淺的看法。

參加過上海、香港、台北的國際書展,我個人認為台北國際書展在華人文化圈中依舊處於領先地位,領先原因不在於國不國際,而是閱讀人口的普及、出版市場的成熟,最重要的是在台灣出版社裡有著相對其他華人地區優秀的出版人,不論是文編、美編或行銷人才,在激烈的出版競爭中早已鍛鍊出如何生存的技能。﹙當然,在平均薪資待遇上,卻並未反映出他們應有的待遇,這是題外話,這裡先不多談。﹚

二、中、港、台出版市場概述

必須承認的是,中國的出版品在最近五年內進步神速,某部分原因是挖腳了台灣的人才,另一部分是因為出版社企業規模相對台灣的龐大,資本實力雄厚,所以在書籍的設計、排版、紙材等都費了不少的成本。未來在出版的質、量超越台灣已是銳不可檔的趨勢。

但中國出版界潛在的隱憂有二:第一,出版品仍受官方干預,不論是雜誌、書籍的出版仍受到國家機器的監控。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參差不齊,縱使有閱讀人口,卻不見得能轉換成購買力。依個人觀察,即便中國人民富有了,但是購買書籍的風氣卻仍不是盛行,唯一成長快速的是童書,父母買給子女的消費力確實驚人。

至於香港,由於人口僅七百萬,小市場使出版社經營更加困難,香港的書店多半販賣中國、台灣的出版品,香港出版的書籍在質、量上都仍有進步的空間。但筆者認為,影響香港出版市場最重要的兩點是:第一,香港的大學普及率不高,因此在閱讀人口上相對於台灣也會較為薄弱。不論現今大學生是否有念書,不可否認的是有沒有讀大學確實會影響人們是否養成閱讀的習慣。第二,香港樓價令人咋舌,目前全港新屋平均每坪要價一百萬台幣。這連帶壓縮了港人的購書意願,除了多數的薪水必須支付房貸之外,家中空間不適合藏書也是影響港人買書意願的關鍵因素。

台灣與中國、香港相比,在閱讀人口上比例較多,購書意願也是三地中最高,這也讓台灣成為華人地區出版業的領頭羊,但如何維持領頭羊的角色其中仍有些許隱憂。

第一,物價上漲、薪資水準倒退(出版業薪資、福利相對於各行業都算是低的),不但使消費者減少購書意願,同樣也讓台灣的出版人才大量流失,許多優秀的出版文化人不是轉行,就是跨海到海外討生活,造成台灣人才嚴重流失。

第二,各家書店與網路書店之間的削價競爭,造成賣書獲利有限,影響台灣獨立書店的生存,也迫使各家書店必須多角化經營甚至轉型,有許多獨立書店因此歇業。這對消費者來說,購書成本降低看起來是件好事,但長遠來看卻不利於台灣獨立書店的經營,破壞原有社區與書店之間的連結關係。

此外,不夠國際化並不是台灣特有的情況,我相信,不僅是中、港、台的民眾國際視野不足,連美國、日本、加拿大,也不見得知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究竟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

而閱讀人口的下滑也是世界趨勢,特別是閱讀「臉書」的人口大幅攀升後,智慧型手機已經取代書本、雜誌成為捷運車廂內消磨時間的最佳工具。約莫五六年前還依然興盛的言情小說、大眾文學的口袋書,也逐漸的退出了便利超商的市場,這種萎縮並非台灣特有,而是世界趨勢,全世界都必須面對的難題。

必須再補充說明的是,筆者無意為台灣的不夠國際、閱讀量不足做出任何的解釋,事實就是這些部分都是台灣人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但我之所以這麼談,原因在於希望在下面談及《陽光時務周刊》為何無法在台灣暢銷卻在香港有穩定銷售時,能夠排除「不夠國際化」、「不夠喜歡閱讀」兩個因素,因為這其中還有更複雜的歷史與社會因素影響《陽光時務周刊》在台、港的銷售情形。

三、《陽光時務周刊》在台推行最大的困難

目前筆者長期居住香港,同時也是《陽光時務周刊》(以下簡稱《陽光》)忠實讀者,希望透過個人的一些經驗與觀察,提出自己的粗淺看法。誠如Wenson所述,《陽光》不論在專題設計、表格編排、文章內容素質都是非常的好,很多艱深複雜的問題透過《陽光時務周刊》的介紹,總能一目了然地讓人理解相關議題以及時事脈動。

舉例來說,印象最深刻的一期是描寫藏人自焚事件,《陽光》將所有自焚藏人的名字羅列成一個表格,上面註明了姓名、年紀、自焚時間等等項目,一字排開佔了兩大頁。為何印象深刻,因為我認為《陽光》尊重每位自焚的死者,他們雖然為了西藏的獨立或自治犧牲自己生命成了無名英雄,但《陽光》還給了他們名字、職業、年齡,給予這些死者最應該給予的「尊重」。

最不喜歡的一期是專訪「劉夢熊爆料梁振英」的專題,不可否認的是,那一期應該是《陽光》有史以來銷量最佳的一本,且對於香港特區政府、《東方日報》等造成一定壓力,梁振英被迫在那一兩周來回應劉夢熊的攻擊。但是如此的爆料文化原本屬於《壹週刊》或其他雜誌的專利,《陽光》如此的專題內容並不是我期待看到的樣子。

回到問題本身,為何《陽光》在香港與台灣的銷量會有如此大的差異?我認為原因有下面幾點:

第一,《陽光》秉持著推動「兩岸三地」的民主化運動,而在這運動的過程中,存在著台灣最民主(以選舉來看)、香港次之、中國最後的線性排列(以《陽光》所鎖定的閱讀群眾中、港、台)。在這排列中香港處於雙面的焦慮,壓力也最大,一方面希望自身的民主化進程能追上台灣(選舉層面),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因為逐漸被削弱的一國兩制體制,導致香港成為中國一樣的言論不自由。在這情形下,對於中、港的新聞脈動、深入專題報導就會有較多的渴求。

相反地,台灣在華人的民主進程中,並沒有任何一個標竿可以參照。因此,相較來說對香港、中國的政治、社會新聞的求知慾就沒有那麼大,反倒是對台灣內部的政治議題、社會問題有較多的關心。這也是為何《天下雜誌》、《商業周刊》、《今周刊》、《新新聞》會有一定的台灣閱讀群眾,而《陽光》卻無法擴張閱讀群的原因。

第二,依目前務實的狀況來看,中、港之間是中央與地方關係,中、台之間則是國與國的關係(不論你是否承認中華民國,台灣目前擁有自己選出來的政府,且不聽命於中國中央,這是客觀的是實現狀),長期以來,港人對於中國議題的關心本來就遠高於台灣人。此外,香港因為地緣與歷史關係,其與中國之間存在著相對於台灣更為緊密的串連,包括超過半數港人其父母輩、祖父母輩才從中國移居香港,這深厚一層的情感導致香港在面臨中國問題時,相較於台灣更顯現出複雜的態度。

第三,相對香港來說,《陽光》論述立場不符合一般民眾對政治的認識。台灣長期受到藍綠綁架,在討論政治議題時都必須先分藍綠,其後才會決定以怎樣的視角、姿態來看議題。儘管這五、六年來,台灣逐漸走出被政黨綁架的政治價值觀,但這樣的民主化道路還是略顯緩慢,這當然與台灣長期的政治生態有關,以及媒體過於簡化、標籤化的討論任何時事、議題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然而,《陽光》的出現也許能夠幫助台灣走出藍綠對立的情緒性政治版圖生態,開創議題的是非對錯辯論的空間,對於台灣的民主化絕對有正向的幫助。

三、結語

究竟《陽光》可以怎樣在台灣行銷?真的將《陽光》包裝成文青風,走文藝風格、小資品味就能獲得台灣社會大眾的青睞嗎?但是,當《陽光》轉變了他的風格,多些圖片、少些文字,《陽光》還能夠是原來樣子的《陽光》,帶給閱讀者每周深入的報導與時是整理嗎?

許許多多的問號,代表著台灣出版市場的複雜、難以捉模,也說明著我希望《陽光》能夠秉著原有的風格、路線繼續加油,為華人民主化運動繼續貢獻心力,成為中、港、台三地之間最具特色的時事評論雜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