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阿里斯壯
五月 01,2015
網路?霸凌?專訪靠北系列創始版主
近來社會對於霸凌議題特別關注,在網路平台這一塊則是有著全新的理解,而靠北系列的匿名功能也引起大家的熱議,普遍認為匿名是不道德的歪風,說話就要堂堂正正,不要躲在網路背後暗地罵人又不負責任。因此本篇專訪到發明靠北系列粉絲頁的版主,一一探討靠北系列與網路平台的發展。 靠北系列創始版主簡稱K,他在去年五月底成立靠北系列的第一個粉絲頁,主要是利用「Anonymonkey」的臉書程式來匿名發文,...
文化研究
曾明財
4 月 25,2015
【眷村想想】 終身俸
四十五歲的老爸在空軍任職二十八年,於1973年申請退伍獲准,很幸運享有終身俸待遇,至今八十五歲,每個月平均有兩萬一千多元收入。 老爸資歷是從1946年算起,以「上士」退伍,他曾很不好意思的說:「算一算,領終身俸的年份,竟然比任職年資還高呢!」 老爸過去經常抨擊軍公教退休金18%高利息政策,對國民黨政府特別照顧外省老芋仔福利更忿忿不平。當年退伍時,...
書評書介
林唯莉
4 月 25,2015
【書評書介】存在的意義 ─談《灣生回家》
書名:《灣生回家》 作者:田中實加 初版:2014年10月1日 近年來,「灣生」這個被日本和中華民國雙雙遺棄的歷史人球,逐漸受到注意。包括郭強生的長篇小說《惑鄉之人》(2012)、由鐵支路創作體推出的舞臺劇《灣生回家》(2014),以及本書暨不久後即將上映的同名紀錄片。「灣生」凸顯出台灣殖民地史的駁雜性,是誰或不是誰、認同哪裡或不認同哪裡,始終是一則不斷與他者對話、...
電影戲劇
阿里斯壯
4 月 16,2015
反抗階級的《愛琳娜》──鼓譟革命時代(上)
即將在6月5日上映的國片《愛琳娜》是一部在高雄拍攝的本土電影,描繪一個35歲的女人,在不斷換過各式基層工作後,想藉著當小提琴老師,促使自己進入上流社會的奮鬥故事。 《愛琳娜》劇情描繪女主角陳愛琳背後的大家庭,她的大哥是流氓無產階級的卒仔、二哥則是努力無效的悲劇基層警察、三哥是經營投資失敗而破產的小工廠主(小頭家),以及在他們背後支撐著的那位國營事業台碱工人退休父親,...
全球脈動
克里蘇
4 月 15,2015
美國:拉丁美洲的新大國
西班牙文的興起 去年(2014)西班牙大報ABC刊出一篇調查報導,提及未來不論在現實生活中與網路上,西班牙語與印度語的使用者都將會增加;相反的,因為人口成長的趨勢,中文與英文的使用者將會減少。雖然這篇報導看起來很像所謂的業配文,用以推銷西班牙當地以推廣西文教育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塞萬提斯學院(Instituto Cervantes),以及西班牙政府推動對國內外行銷其國家的Marca...
全球脈動
林宏軒
4 月 14,2015
南方青年就業困境 從巴爾的摩看高雄
台灣雖然南北距離不遠,但是卻因為這種要遠不遠,要近不近的距離,造成了,巨大的產業發展落差。除了資源分布上的重北輕南外,隱形的經濟結構,更是深深的把青年們推向兩難的地獄。 許多高雄畢業的大學生,聊著未來的工作時,如果是直接接軌某些製造業(如科學園區的科技產業)或是成為公務員與教師之外,尚還不需擔心。許多人面臨著被迫北上的命運,因為在南部,許多產業相形之下極為缺乏,出版業、廣告業、...
主權兩岸
賴怡忠
4 月 06,2015
一帶一路、亞投行、以及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上)
亞投行(AIIB)是「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的簡稱,是中國為了支撐其「一帶(陸上絲路)、一路(印度洋)」聯結中國與中亞、西亞、南亞、東歐聯結的戰略,而提出的金融支撐工具之一。在去年十月二十四日提出,就獲得21個國家表態加入。到今年三月底前,已有四十六個國家申請,表示有意加入成為創始成員國。在已開發國家中,紐西蘭是最早提出要申請加入的非亞洲國家(2014年12月。而新加坡於十月已經加入),...
政黨政治
李中志
4 月 06,2015
勿將台灣共和威瑪化
我們常過度自信,認為我們有民主,人民有覺醒,獨裁者就不會出現,中國也拿我們沒辦法。這是天真的想法,前題是民主必須是有效的民主,覺醒必須是掌權的菁英也覺醒,否則時代的倒退可能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出現。威瑪共和的滅亡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那段德國人的歷史。 第一次大戰後的德國,在凡爾賽和約的屈辱下,希特勒以愛國主義包裝,固然有瘋狂的支持者,但威瑪共和並不允許這種狂人為所欲為。...
歷史書寫
史努比
4 月 06,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1949的四六事件和2014的學運
說來有點奇怪又不太奇怪,向來並不以剛烈著稱的台灣學生,長久以來卻和國民黨政府有著豐富和綿延的鬥爭歷史。今天就是歷史上極富意義的一天,66年前今天發生的四六事件,是國民黨在台展開長達38年戒嚴時期之前,最後一波的大型學生運動。回顧歷史,無論1949年或是2014年,國民黨政權對待學生的方式和想法,六十餘年下來似乎絲毫未變。 四六事件 慘絕人寰的228屠殺(1947年)...
書評書介
顏擇雅
4 月 03,2015
我的白色恐怖
一九七九年三月,我讀小六,某日午休時間,修女把我叫出去,帶到一個密室,裡面僅有一名穿青年裝的陌生男子。教務主任說叔叔有些問題要問我,就留下我與對方獨處。 陌生男子嚴肅但不失友善,要我把名字寫給他看,然後就問我一串問題,並把一切問答都工整抄在直條本子裡。一開始是問我家裡幾人,爸爸媽媽哥哥年紀、學歷、職業,都問一清二楚。問完我家人才問起我的級任老師。 我的級任老師當時年未四十,...
‹
…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