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青年就業困境 從巴爾的摩看高雄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雖然南北距離不遠,但是卻因為這種要遠不遠,要近不近的距離,造成了,巨大的產業發展落差。除了資源分布上的重北輕南外,隱形的經濟結構,更是深深的把青年們推向兩難的地獄。

許多高雄畢業的大學生,聊著未來的工作時,如果是直接接軌某些製造業(如科學園區的科技產業)或是成為公務員與教師之外,尚還不需擔心。許多人面臨著被迫北上的命運,因為在南部,許多產業相形之下極為缺乏,出版業、廣告業、會計業往往只有台北才有。而其他企業雖然高雄有分行,但連分公司的規模都不到,若是轉調內勤,或是稍加升職都需要往台北調動。南部青年一出生就面對著,若是要留在家鄉居住家中或是低房租以省下開銷,就必須承擔低薪的底層服務業(大部分隨著觀光或餐飲而生)。或是前去北部發揮跟自己所學科系有相關的行業,但是承擔高額的房租。

儘管1990年,林強的《向前行》就已經唱出當時區域發展不均的問題,二十五年過去,不僅沒有改善,這類南北失衡的狀況更加嚴重。南部的「都市」儘管有類似都市的天際線,卻無法承載足夠的就業人口。當初,把台北打造為政治文教中心,隨著台灣的服務業轉型,金融、行銷、廣告等行業在台北匯聚。高雄居民卻只能依賴製造業,而過去也乘載大量勞動人口的製造業在1990年代開始外移至中國與東南亞,高雄就面臨產業轉型的問題。那時,政府選擇產業轉型的方向是,觀光業。

美國的巴爾的摩也有類似的現象(Harvey,1992),巴爾的摩的「內港」,過去是重要的港口。丹達克海運站(Dundalk Marine Terminal)是美國重要的入境口岸。整個城市圍繞的水而建設。過去,馬丁路德‧金恩的民主運動,讓這個城市是重要的民主地標。在港口城市與民主地景上,此處跟高雄相仿。

在產業上,巴爾的摩過去也是重要的工業城市,但是,在1973到1975年的經濟衰退,1987到1983開始,許多新興化的工業化國家競爭,製造業工廠開始外移,工業產品也無法面對日本和南韓產品的削價競爭。伯利恆鋼鐵造船(Bethlehem Steel shipyard) 更是在1983年關門。聯合化學廠留下了大量的土壤汙染後,也倒閉而去。高雄也是面對類似的問題,製造業外移,但是舊有的汙染,卻仍染使這塊土地承擔痛苦的後果,卻無法解決失業率的上升。

但是,政府採取的方式卻是炒作港灣廣場、增加各式各樣的民族風味嘉年華,伯利恆鋼鐵造船公司原址被改建成小艇船塢、遊艇修理廠和大型商業辦公複合建築。各種展覽和觀光狂熱發展。但是,到2000年為止巴爾的摩流失五分之一人口,城市失去超過一成的工作。該城市迅速變成全國倒數五大貧窮城市,具高中以上學歷的成人失業率是49%。而這些都掩蓋在港灣廣場、馬裡蘭科學中心、國立水族館、會議中心、內港船塢的繁華之下。

高雄不也是如此?相較於北部地區青年失業率11.9%,其中廿至廿四歲年齡層失業率為12.4%。高雄的總青年失業率自2011年的12.4%至2012年的14.7%,不斷的上升。然而市府努力興建國際會議中心、水岸輕軌、流行音樂中心、新圖書館、遊艇中心。帶來的似乎只有舉債,增加的就業人口多為低薪的底層服務業,而製造業大量外移,路竹科學園區發展不及南科,甚至使高雄更難就業。

高雄長期承擔製造業污染的傷害,等到傷害造成,我們面對的卻是外移的產業和和龐大的失業率,離鄉背井,成為這一代高雄人共同的記憶,台北的高昂房租,成為高雄人共同的傷痛,而高雄留下的,除了一批批遊客,還有什麼呢?或許巴爾的摩的例子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鏡。

Harvey, David,〈聯邦丘觀點〉(A View of Federal Hill ),《資本的空間》(Spaces of Capital: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王志宏,王玥民翻譯,2001,Routledge(台灣由群學出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