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疫情,農委會的薛西弗斯(sisyphus)

友善列印版本

農委會官員找來台大教授跟記者說:「農委會沒有隱匿狂犬病疫情」,其實,這種說法,嚴格來講,也沒錯。農委會的確意圖隱匿疫情,雖然被揭穿,但,充其量,也只是「隱匿未遂」而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農委會,非得要不斷的隱匿疫情呢?只要誠實公佈就好了,不是嗎?」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我想了好久,才勉強整理出三個原因:

1.保官位
2.護利益
3.太靠勢

其實,「官位」、「利益」、「靠勢」的因果,說穿了就是「共生關係」。

熟知內情的人都知道,畜牧產業糾葛最嚴重的,就是每年超過百億商業利益的「動物藥品」與「動物疫苗」這兩個項目,而主管這些業務的單位就是農委會防檢局。也因為這樣,那些疫苗、藥品廠商是官員的親戚?那些官員和藥商buddy-buddy?私底下,都打聽的出來。

假如官員公然為藥商護航,那肯定會出事;但,如果護航的是專家學者呢?

在台灣,每一種動物用藥、疫苗上市之前,都得經過動物用藥品技術審議委員會(簡稱技審會)評估、試驗與審議,而組成的委員通常就是大學獸醫相關科系的教授。於是,藥商就會利用各種方式,私底下聘請審議委員來當藥廠的顧問,於是,業界人士就說:「審議委員如果可以兼任藥廠顧問,身上同時擁有10張高爾夫球證,一點都不意外!」

技審會委員的遴聘權在農委會防檢局,掌握了這一點,防檢局的口袋自然也就擁有一堆「背書」的口袋名單,還記得嗎?去年農委會召開「瘦肉精專家會議」時,養豬協會就強烈抨擊,這些專家當中,有人就同時具備「藥品審議委員」以及「藥廠顧問」這兩項身份。

除了,藥品、疫苗錯綜複雜的利益,讓專家學者願意為農委會「背書」的另一個因素就是「研究計畫案」。於是,為了研究經費、為了得到來年的計畫,每當防檢局被戳破隱匿疫情時,大學教授不是「俯首背書」就是「噤聲不語」。另外,具有半官方色彩的「中央畜產會」和90%經費都來自防檢局的「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同樣也都是農委會隱匿疫情最大的幫手。也正因為這些「有權無則」的單位不受立法院和監察院的監督,於是,理應由家畜衛生試驗所國家實驗室執行的敏感疾病監測、診斷與試驗,紛紛被轉移到這些單位,以「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為例,每年承接農委會的計畫案超過200個,金額超過3億台幣,平均每個人身上同時執行8到9個計畫,然而,卻幾乎沒有看到任何成果發表。

從H5N2、H7N9、H6N1禽流感一直到現在的狂犬病,我們清楚看到,農委會為了「官位」和「利益」,他們把隱匿系統的高牆,築的又高又厚,當媒體戳破一個謊言,對他們來說,只是掉了一塊磚而已。此外,農委會目前已經展開另一個堡壘的建造計畫,也就是就是「農業科技研究院」。因此,我想跟台大獸醫系的龐飛老師說:「雖然,你昨天有幫隱匿未遂的防檢局緩頰,不過,我相信下個年度開始,防檢局絕對不會再給你任何的研究經費!」

一再隱匿疫情,一再被戳破,農委會學到教訓了嗎?如同薛西弗斯(sisyphus)與巨石,答案是否定的。一旦,農委會旗下的這些財團法人單位全部整併到「農科院」之後,疫情監測與診斷的結果,就幾乎無法從這座密不透風的城堡當中,透出來。

 

[新聞] 政府認了! 50年狂犬病防疫破功

[新聞] 農委會確認了// 狂犬病重現 我非疫區除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