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為了兒女子孫,你要學會上網

友善列印版本

農委會於七月九日在南投縣埔里鎮農會舉辦農業勞動力座談會時,茶農們紛紛痛批農委會抓不到農業缺工核心重點,只會紙上談兵。全台採茶、採香菇等農業缺工嚴重,農委會和人力銀行合作成立「農業聯合徵才」網路平台,並要農民上網徵才,但不少農民年紀大不會上網,有些農民怒斥「簡直在刁難」。農委會「如果農民不會上網,各地區就業服務站可代勞。」的回應亦被嫌路程遙遠,麻煩,乾脆不登記。

我認為,農委會浪費時間也費人力物力,去開這種既沒有結論,也達不到任何共識的座談會,被罵也只是剛好而已。

台灣的農業因為長期的政策偏頗,以農業扶植工商發展,最終導致這一項號稱「國本」的產業積靡不振。當主要的勞動者開始高齡化、凋零化的時候,產業的勞動力就出現斷層,青黃不接。甚至被戲稱為「一高二低」,高勞動、低報酬、低成就的產業。越無法獲利,就越難以提升待遇,更難以讓年輕和青壯年族群的投入,成了一個需要靠政府補貼,一個惡性循環的行業。

台灣的農村缺工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一個地區兩個地區的事,而是全國皆然。本人是雲林的花農,在平原地區的農村都已經很難找到工人,更不要說山區,甚至是高海拔的地區。

說到這裡,大家總會有那麼個疑問:為何失業人口那麼多,農業還是缺工?講白了就是兩個原因:薪水低、作業環境不佳嘛!

目前平原地區的農工每日工作八小時,時薪制,日薪從700到1100都有,風吹日曬也沒有勞健保,同樣的薪資還不如去加油站或是有冷氣的便利商店。現階段除了部分的蝴蝶蘭和菇場業者已布建半自動、自動化產線之外,其餘的都還是要用勞力去拼。然而,要工卻缺工,產值和產能無法提升,台灣農業的升級可說是燃眉之急啊。

對我們這些農業從業人員來說,今天如此不良的產業環境並無法立即改善,那麼,我們自身也必須有所作為,透過不斷地進修與學習,讓自己能在逆境中生存下去。白海豚都能轉彎了,為什麼我們會轉不過來哩?

近年來各個農業改良場和某些縣市皆有開設農業類別課程,不論是各種作物、果樹的栽培管理、土壤微生物、堆肥製作、液肥發酵、農特產品烹飪或加工,高階的還有水耕、養液,乃至於是包裝儲運、網路行銷、個人品牌,有些地區甚至開設電腦課程讓農民朋友學會上網查詢資料、履歷登錄和行銷販售。

許多年輕的農民朋友都盡可能抽空到處上課,透過網路串連志同道合者,彼此交換心得一起成長,用「爭氣」去面對「不景氣」。如果這樣叫做草莓,那我實在不知道連個「上網」都不願意學習的族群該叫什麼?

「網路」造就了今天這種高度競爭的環境,「網路」讓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徹底改變,我在農村裡,看到很多阿公阿嬤為了和孫子視訊而積極學習使用3C產品,看到許多農民朋友為了更好的收益而去學著網路行銷,為了生存,為了競爭,為了可以不依賴政府補助、自立自足,為了可以不需要救濟、不拖累子孫,只是學習個「上網」,這絕對不是刁難。

關鍵字: 漂鳥計畫農業農委會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