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介紹】《學校在窗外》(網路時代版)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學校在窗外》(網路時代版)

作者:黃武雄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1/04/28

參考連結:博客來誠品讀冊

《學校在窗外》節錄:網路時代)

1

《學校在窗外》(以下簡稱《窗》書)在2003年初版。2014年因紀念教改20週年,出二版。近日左岸出版社的編輯竣宇告知,二版也已售罄。為因應時代的趨勢,三版定名為「潮本」,意指「網路時代版」。內容大幅調整,並增添許多篇章。

網路發展到2020年,世界出現劇烈的變動。人們的生活、興趣、語言、經濟、社會與國際政治,都出現全新的樣態。好的一面是每個人,不管身分地位,都有發表言論的可能,而且資訊流通,提供人們自主判斷的基礎(極權國家例外);壞的一面,則是每個人都可以肆意論斷是非,可以不根據事實、不了解脈絡,就說長道短,造成真假不分,社會意見兩極化;媒體容易操弄,民粹領袖上台,呼風喚雨,顛倒是非;人心浮動,價值渙散。世界處於焦躁不安,人們看不到明天,看不到未來。

有趣的是1970年代,後現代主義已經融入歐美社會,到1990年代更湧入第三世界。後現代主義是二次大戰之後,一股文化解放的潮流。個人的意識、思維與創作,有更大的文化空間可以自我表現,所以迅速在各地蔚為風潮。因為後現代蘊含「反菁英化」,個人的言論及種種創造,得以遍地開花。到2000年之後,網路出現,更承載後現代的思想風潮,把世界帶到一個完全陌生、完全未知的境地。

2003年《窗》書初版,我談到維生、互動與創造,三者是人在世間活著的原始動力。其中所謂互動,並不依附於維生。不是為了汲取生活資源、為了賺錢才互動,而是純粹的渴望,渴望與世界互動,為互動而互動。這是人的天性。後來網路開始流行,很多人在臉書、推特、微信、Instagram、Line、⋯⋯等網路平台暢所欲言,非關利益,只涉及觀念表達與感情抒發,我才意識到它是互動需求的真實體現。

然後互動的渴望,在網路時代忽然泛濫成一片汪洋,帶來多種災情。為什麼?因為網路發言,缺乏實質的回饋,更缺乏相應的代價。互動在虛擬世界中,人隨時可以抽身,責任可以大打折扣,自我尊嚴變形。「我」可以有多重身份,甚至躲藏起來。人內心深處與世界互動的需求,變成只對著世界不斷發話的單行道。而不是自古以來「與世界連結」雙向而真實的互動。

2

我想起米蘭昆德拉「鳥嘴一張一闔」的意象。那是他在《笑忘書》一篇小說中,所描述的場景。1980年代,我閱讀這書,鳥嘴的印象尤為深刻難忘。

— 鴕鳥一共有六隻,牠們一發現塔米娜和雨果,就拔腿飛奔過來。⋯⋯鴕鳥圍在鐵網前,伸著長長的脖子盯著他們兩人看。寬寬扁扁的鳥嘴激動的一張一闔,速度相當驚人,彷彿每隻鴕鳥都有話要說,而且要說得比誰都更大聲。

小說的主角塔米娜與丈夫,在1968年蘇聯坦克駛入捷克之後,逃亡到法國。不久丈夫死了,塔米娜從悲傷中活過來,在酒店當女侍過著日子。她不斷思念丈夫。幾年之後發覺過去的記憶慢慢褪色。她想起在捷克有一疊她與丈夫之間的情書,留在布拉格的家裡,保有那些信件就保有舊日的記憶。多年來她一直沈默安靜,每天在酒店只微笑的、靜靜聆聽客人的心情,很少說話。於今為了要托人去捷克拿回那些信件,她開始接觸客人:碧碧、班納卡、雨果。

碧碧想寫小說,她在眾人面前不斷大聲的說:

— 我常常覺得全身充滿表達的慾望,要讓人聽見的慾望⋯⋯。從表面看來,我什麼也沒經歷過。不過我內在的經驗,很值得寫下來,大家都會有興趣讀的。

班納卡是三流的小說家,雨果想發表一篇政治評論。有次昆德拉搭計程車,那司機也想寫作。

昆德拉大喇喇的走進小說(這一向是他寫小說的風格),他搭計程車進入巴黎市區。「我想寫作。」司機對昆德拉說。「想寫些什麼?」「寫我經歷過的生活。」

— 「你寫這些是為了給你的孩子看,就像寫家族史那樣?」昆德拉問。

— 司機苦笑了一下說:「孩子們才沒有興趣。這是我寫的書,我想應該對不少人有幫助。」

昆德拉的《笑忘書》是1978年出版。三十年之後,世界進入網路狂飆的年代,我想起鴕鳥寬寬扁扁的嘴一張一闔不停的訴說著什麼的意象,驚訝於他的遠見,不,不是他預知三十年後網路世界的遠見,而是一種洞見,對永恆人性的洞見。

2003年我在《窗》書,提到互動作為人存在的根本動力時,還沒有意識到網路時代,人會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互動的內在需求。也沒有聯想起昆德拉的小說。

是這些年注意到真真假假、排山倒海的網路言論時,才把我寫的互動、昆德拉的小說與網路的特性,三者連繫在一起。

我再引兩段昆德拉的話,聽聽他對人性的洞見。他說:

— 塔米娜永遠也搞不懂這些鴕鳥跑來要跟她說什麼,可是,我(作者昆德拉自己)知道這些鴕鳥跑來不是要提醒她,也不是要勸告她,更不是要跟她預說什麼危險。牠們對塔米娜一點也不感興趣。每次鴕鳥跑過來只是為了要告訴塔米娜關於自己的事。每隻鴕鳥在說的都是,牠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說牠為什麼跑到鐵絲網前面;說牠在鐵絲網後面看到了什麼;說牠看見一個圍著披肩的女人在那裡散步;說牠去游泳;說牠生了病,然後又好了;還有今天牠吃了一袋草料。六隻鴕鳥擠在鐵絲網前沿,七嘴八舌地跟塔米娜說話,熱烈、急切、咄咄逼人,因為在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會比牠們想要跟塔米娜說的話更重要了。

牠們對塔米娜一點也不感興趣,只不斷張嘴想說話,這是一種「話語狂」。昆德拉的鴕鳥正是在引喻人的世界。當人類社會滿足以下三條件時,話語狂必然會像流行病一樣肆虐:1. 社會豐裕;2. 人們生活相互疏離;3. 社會沒有大規模的變動。昆德拉做了這番分析之後,又繼續說:

— 這是因為大家都害怕自己會隱沒在一個無足輕重的世界裡,沒人聽、沒人理,所以要趁著還來得及的時候,把自己轉換成一個世界,一個用話語堆砌而成的世界。總有一天(這一天也不遠了)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是個寫作者(話語狂)。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人類就會進入一個全面聾聵、全面誤解的年代。

3

全面聾聵、全面誤解的年代。昆德拉的《笑忘書》出版三十多年後,我們似乎進入了他預言的時代,雖然他並不在預言。

網路時代人們只說不聽,猶如那六隻奔向塔米娜,熱烈急切的對塔米娜說話,咄咄逼人,其實對塔米娜一點都不感興趣的鴕鳥。

互動是為了與世界連結,但那種連結必須是雙向的,是真實的。人透過互動取得世界對自己行動的回饋,來回相互影響,往上不斷迴旋提升,形成價值共識的綠洲(雅斯培的比喻),塑造相對愉快充實的人生與社會。

真實的互動,可以使人更接近事實,不致閉門造車,但單向的、只說不聽,卻使人更自以為是,更遠離事實。因為人有一種習慣,話一旦說出口,便開始自我洗腦,相信自己的話。只有從不斷的回饋與辯證中,互動才能使人接近事實。

只說不聽,帶來的是吵雜、喧囂,沒有整合意義的噪音。如果說人類這個物種的特徵是語言,那麼形成人類社會組織的根源,便是以語言為基礎,產生的公共溝通。道德、價值的形成,先決條件是公共溝通;繼之法律政治經濟等典章制度,也是經由公共溝通,所形成的社會共識;甚至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的發展,都無一不來自有效的公共溝通。

公共溝通越有效,社會的生命力越強壯。希臘雅典時期、18世紀初威廉三世之後的英格蘭、跨入19世紀之前創立的美國、20世紀後葉北歐的社會福利國家,都是這樣的社會。

公共溝通薄弱,通常是社會資源被少數人把持。合理的、有利於社會成員、有利於社會發展的典章制度,無法建立。歷史上多少獨裁專制的黑暗時期,都壓制言論自由;沒有公共溝通的機制,只有獨裁集團的意志。

人的歷史是荒漠。直到良善的公共溝通形成,才出現荒漠中的綠洲。

21世紀的網路,形成人言各殊、音量龐大的噪音世界,迄無機制使它們匯聚成有效的公共溝通。網路覆蓋全球,新的綠洲沒有出現,往昔難得形成的舊綠洲卻逐一崩壞。世界漸漸倒退,變回一片荒漠。

互動,對於個人來說,必須是雙向的、多向的、有多重回饋的溝通。從這裡,人學習移位思考,取得進步,充實自己的人生,不再封閉,不再自以為是;

互動,對於社會,則必須形成有效的公共溝通,多元的聲音向上攀爬,相互辯證,尋找世界的普遍性,最後形成有利於各個成員、有利於公共性發展的社會共識。

這就是「與世界真實連結」的意義,也是原本的、真實的「互動」。

4

網路時代的發展到21世紀20年代,人類社會的前路,出現一個分岔口。

往右,現時的是非不清、價值錯亂,會繼續下去;往左,理性、多向與批判,將回頭重整這個世界,讓互動回歸「與世界真實的連結」。這原本是社會內部自我調節的機制。

與世界真實連結,融入文明的創造歷程;不能只是科技工具化,不能只是消費科技、消費人類千年累積的智慧與文明,而是重新肯定「創造」的價值。

往左或往右?此刻我們無法預言。

但我們確知維生、互動與創造三者是一個整體。

這三者將是本書的起點。前文,亦即篇○之一〈唐吉訶德的眼睛黑白分明〉的寓言對話,則是宣言,一篇從本書起點,發芽抽枝,落在教育領域的宣言。

5

藉唐吉訶德一文的寓言,我點出了教育問題的癥結。孩子的心智,在學校受到壓抑,是因為抽象知識的取得不易。以往教師的職責就在於傳授知識。

同時,傳統社會不論是西方或東方,都賦予教師管理學生品格的責任,因此師生之間,長久以來,形成絕對的權力關係。

教師有「帶好學生品格」的能力,這是神話,也是普遍的迷思。背景的遠因是:在傳統社會大人不相信小孩;傳統社會資源匱乏,人們充滿強烈的不安全感,為了擔心孩子長大後「變壞」或游手好閒,孩子的品格必須受到社會規範。教師便成為學生品格的規範者。但教師有沒有帶好學生品格的能力,沒有人深究。人們會如此相信,只因為教師是大人,無他。後者是近因。

事實上,多數大人的品格,並不比孩子高尚。孩子的可塑性很大,他們敏感,也比大人真誠。

品格不能教,用外在的力量規訓品格,只會造成陽奉陰違。孩子必須放回世界,與世界互動,與世界連結,從來回不斷的互動中、從日常與同儕遊嬉及對話、與周邊的大人相處、閱讀前人與歷史的經驗、深入文明創造的活動中,去形塑自己的品格。

孩子應該擁有完全的主體性,透過自己與世界真實的互動,去發展自己的人格。學校教育不需也沒有能力管理學生品格。教師只能陪伴,與學生做朋友,與學生平等相待、一起討論問題,一起思辨人生、知識與社會。

每一個孩子的潛能都是無限。解除師生之間的權力關係,是釋放孩子心智,發揮孩子潛能的第一步。

剩下的就是抽象知識的取得。                   

網路滋生眾多弊病,也為人類社會帶來眾多好處。除了資訊流通,人們不再被威權的謊言蒙蔽,更可以自由發表言論之外,網路時代也誤打誤撞,敲開了百年來束縛孩子心智的鎖,解除壓抑孩子成長的權力關係。

本書潮本—亦即這網路時代版,增添「篇三」,其中長達萬言的〈教育四書〉,提供當前教改的新方向。

二十多年的教改,風風雨雨,最大的障礙是台灣社會多數人缺乏想像力,菁英們思想保守,拒絕面對進步的自由教育。「教育複製」,一直是教改最大的阻力。

〈教育四書〉所述,繞過現實教育複製的阻力,鼓勵自願組成的實驗學校,給予機會,進入體制,取得應有的資源,但保有獨立空間。對於抽象知識,進行網路自學與共學,專業教師從講台上走下來,當作諮詢員。以此做為自由學校的樣本,因其績效,扭轉社會對教育的誤解(人是現實的)。 實驗學校逐步擴散。十年十五年之後,完成全面教改。

學校在窗外。這條自由之路,如何可能?

讓我們細說從頭。

*  *  *

尾聲

關於塔米娜的信件

雨果寫了一篇政治評論,談蘇聯坦克入侵捷克後的布拉格。

「雨果,你真的以為布拉格的人會讀到你的文章?」塔米娜的譏諷刺傷了雨果。他反駁道:「妳離開你們國家太久,妳已經忘記你們的警察有多厲害。這篇文章引起很大回響,我收到一大堆讀者的來信。如果我去布拉格取回妳要的信件,你們的警察一定認得我,我很確定。」

塔米娜不發一語,容貌卻變得愈來愈美麗。天哪,只要塔米娜輕瞥雨果的世界一眼。

「塔米娜,」雨果悲傷的說,「我知道妳因為我不能去布拉格而生我的氣⋯⋯剛剛開始我也想說我可以過些時候再發表這篇文章,後來我領悟了一件事,那就是我沒有權利繼續保持沉默。妳明白我的意思嗎?」

雨果背叛了塔米娜,碧碧也是。

雨果不停的找話說,塔米娜唯一的回應就是加快腳步。沒多久雨果就詞窮了,他靜靜陪塔米娜又走了一會兒。然後停下腳步,站在那兒。塔米娜頭也不回的一直向前走去。

後來,塔米娜繼續幫客人端咖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