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情到同理:我們該如何面對身心障礙者

友善列印版本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跟我一樣有相同的生命經驗?看到一些行動較為不便的身心障礙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協助他們,因此就假裝沒看到的離去。我想這樣的案件不難看見,因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臺灣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數大約為一百一十萬人,將近臺灣每二十三人當中就有一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我想這個比例難以去忽視。因此想藉此文章,整理自己過去幾年與障礙者相處經驗的協助模式及心態轉換。

收起對障礙者的憐憫

若想幫助身心障礙者,第一件事情並不是直接詢問怎麼幫助,而是在心態上要先有所改變。先把我們的憐憫之心收起來,他們本身並不可憐,他們可以適時透過不同輔具及協助來改善生活,他們也可以藉不同幫助者來完成生活的所需,真的不需要用你的憐憫、慈悲去看待他們。身心障礙者只是需要不同的生活協助,因為在現階段的環境不利於他們而已,當你用憐憫之心看待他們,除了使他們在生活上更加依賴他人而已,更是將他們貼上無能化的標籤。

障礙來自環境

我們在對於身心障礙者的障礙認知,我認為需要建立在環境之上。我們必需要理解兩件事情,第一就是我們的社會會去建構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第二件事情是我們的社會建構來自於多數的需求而形成的。舉例來說:首先因為精神障礙、自閉症的情緒及行為不符合社會大眾的標準因此被列為一種「障礙」,再者若我們的社會在道路設計符合無障礙及通用設計,對於輪椅使用者而已,將不會造成「障礙的困擾」,甚者或者我們的社會如果沒有聲音的形成、沒有影像的概念,就不會用視覺及聽覺的障礙。從上述,我們必須理解障礙的形成是來自環境,因為環境造就障礙,我們更要瞭解「環境是來自社會全體的建構」。

減少特定標籤的詞彙

當我們心態及認知上有所改變之後,我們必須在語言上的使用更為警慎,避免使用針對身心障礙者的詞彙,減少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標籤。例如:不該使用特定障礙障礙的詞彙來進行謾罵,像是「智障」、「眼殘」、「耳包」、「智能不足」等等。而可以盡量使用一些較中性的詞彙形容身心障礙者,像是「輪椅使用者」、「視力障礙者」等,但是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指稱並沒有絕對正確,因為每一位身心障礙者的感受不盡相同,對於不同稱呼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不妨可以直接詢問障礙者本人。

瞭解障礙者需求

前半較多講述概念及思考的內容,在實際上需要如何幫助障礙者,其實並不要那麼擔心,可以事前瞭解障礙者的障礙程度及障礙類別,有充分的背景知識時,在協助上也較為容易。若你沒有時間,其實你可以直接上前詢問障礙者,在我的經驗當中障礙者多數會直接告訴你,或者告訴你目前自己不需要幫助。但是這邊要提醒各位,對於障礙者的生活,給予適時的協助固然重要,但是絕對不要什麼都給予幫助,我們之所以要有背景知識,是可以讓我們去判斷哪些是障礙者有能力去做的事情,哪些是他們做不到的事情,再去作協助。這才是真正的協助障礙者。

個人化的調整設計

不同程度、類別的障礙者,對於輔具或協助助理的需求皆有所不同,舉兩例:輕度的視障者可以透過字體放大的方式是中重度的視障者可以使用報讀或點字的方式來輔助。輕度的聽障者可以透過助聽器輔助,中重度的聽障者可以透過聽打員及手語服務輔助。藉兩例,我們瞭解障礙者本身差異性龐大,並沒有任何一個模式適合所有障礙者。若作為障礙服務者、政府機關、服務業者,不應只是將無障礙做半套,或缺乏思考的設計。

從同情到同理

身心障礙的服務,包含較小的個人對個人的服務,以及較大的無障礙空間規劃。我們知道輪椅使用者經常被拒絕於公車,無法進入餐廳用餐的情況,因為在國內無障礙空間規畫並沒有強迫性,也清楚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義務一定要協助障礙者。障礙服務來自於自願及自發,小的服務可以協助輕度視障的活動手冊字體加大,大的可以將自身餐廳調整為無障礙空間讓輪椅使用者可以使用。微小的舉動足夠讓障礙者生活更加便利,我們設身處地的瞭解障礙者的困擾及情況,從同情的心態成為同理,這將是台灣最美的風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