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眺望】尋找失落的日軍寶藏

友善列印版本

2018年7月,媒體曾報導「高雄壽山偷挖寶藏」的新聞。高雄壽山南側一處施工中的山腰,碰上當時的強勁西南氣流,整處山壁大規模崩塌。在崩塌前,工人僅向附近民眾表示,只是在做水土保持工程。事件後議員披露,這處工程竟然是依照「國有埋沉財產申請掘發打撈辦法」合法申請的挖寶事件;同年底,時任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拋出「壽山挖寶藏」的口號,再度引發台灣各地是否還埋藏日軍寶藏的話題。

 

現今關於日軍寶藏的訊息多從訪談得來,真實性與正確性都得打上問號。然而透過「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借調閱系統」可以看到許多貼近史實的第一手史料。舉例來說,1961年,曾有花蓮縣民向陸軍總部提出申請,要求前往美崙山挖掘日軍「貴重物資」,申請書摘錄如下:

「民國三十五年……余認識在臺灣東部某司令部軍人……其回日本前曾攜余至花蓮神社(現為忠烈祠)附近,當時未言明目的……行至忠魂碑(地下室洞口附近)時,鄭重說明其目的與企圖。說明:這裡有東部地區司令部作戰會議室的地下室,係鋼筋水泥做成,據說東部僅有而工程最大的。十年內日軍一定要回來,因此這裡有非常貴重的物資等。萬一在這十年內不能回臺時,依你意去處置都可以。忠魂碑後面的墓石有六個,那是沒有葬人的墓石,是個避人耳目而做的掩飾而已。封閉洞口前有兩台卡車裝載小木箱等進入洞內,但內容不詳。當時離現場不遠,還有很多廢鐵條等可尋。」

根據該檔案的描述,軍方後續以「要塞地帶不得進入」為由,拒絕其申請,事件後續經過並無紀錄。實際前往田野調查,美崙山西側確實有座1950年代建造的「總統侍衛墓園」,然而該處是否為檔案中描述的忠魂碑改建而來,尚無法考證。因此,美崙山到底是否藏有日軍貴重物資,至今仍是謎團。但筆者推測,日軍就算留有寶藏,早該在戰後就被國軍接收美崙山時,就已經被取走;後續數十年的軍事管制,國軍必然早已發現,不會留存到今日了。

「日軍戰敗後,在台灣留有大量寶藏」,這個話題在台灣早被討論多年,從文獻、新聞報導、地方耆老口中,都可以很輕易地聽到。然而,這種傳說可能是怎麼產生的?

筆者推測其發展脈絡如下:首先,日軍軍事地區在戰爭期間即為機密地帶,附近居民不可知道內部概況;戰後這些地區被國軍接收,依舊維持軍事管制,在戒嚴時代下更成為不可談論的禁忌。少數地點藏有寶物的訊息,在某些知情者告知下,輾轉傳到其他民眾耳中,傳言自然容易滿天飛舞。

隨著經濟發展、民生用地需求的擴張之下,有許多要塞地、營區解除管制。大家循著當年的記憶,開始前往林野間探險。好一點的挖寶人循正當管道向主管機關申請開挖,違法的則是潛入後偷偷施工,對地方造成極大的破壞。全台各地層出不窮的挖寶新聞,因此大量出現,日軍在台留有大量寶藏的傳說,也就更加深植人心。漸漸地,大家看到相似的軍事設施,就容易懷疑裡面可能藏有寶藏。

日軍寶藏的傳說廣泛流傳,其來由可能很表面:可能是人們追求橫財、一夕致富的貪念推波助瀾所致。但筆者認為,我們也許該進一步探討更深層的理由:是否因為人民對歷史的無知,導致謠言得以輕易、廣泛地傳播?

為何民眾長期對這段歷史失憶?知道日軍曾經在這裡駐守,卻完全不知道二戰末期「全島要塞化」的發生背景與經過;猜想日軍可能遺留寶藏,卻不知道1945年後國軍到底接收到了多少土地、設施與物資。最重要的是,什麼讓我們站在見證戰爭的珍貴歷史現場前,無法看出它的價值,無法看到百年來無數政權更迭的影子,更無法產生出對戰爭的反思。最終腦中一片空白,只回憶起好像有這樣傳說,問道:「這底下還有沒有寶藏可以挖?」。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