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猜疑與傷痕:從電影看波蘭版「白色恐怖」

友善列印版本

波蘭慶祝獨立100週年時,《Idź Pod Prąd TV》電視台在節目公開支持臺灣獨立,甚至有「對中國說NO,對臺灣說YES」的發言,此舉引起臺灣、中國的討論,波蘭駐中國大使館甚至還需要出來聲明,波蘭奉行「一個中國」的外交政策,但不限制民眾言論自由。

《Idź Pod Prąd TV》的辦公室在盧布林,有相當多臺灣人在當地習醫,應該是波蘭的城市中,臺灣人最密集的地方。在盧布林的街上,有機會看到中華民國的國旗、或是臺式的餐廳,甚至我在波蘭當交換學生時,臺灣在波辦事處舉辦年末聚餐,在首都華沙辦一場,盧布林則另外再辦一場,由此可見在盧布林的臺灣人為數不少。這次《Idź Pod Prąd TV》會發表支持臺灣的言論,或許並不那麼令人驚訝。

姑且不論《Idź Pod Prąd TV》在波蘭到底有沒有人看,這樣的支持仍是民間點滴經營的成果,如果趁這個機會,讓更多波蘭人知道臺灣,或是讓臺灣人認識波蘭,也是一件好事。

一般臺灣人對波蘭歷史最熟悉的部分,應該是奧斯威辛集中營,還有猶太人的屠殺。不過,認真檢視波蘭這個國家,其實會發現波蘭跟臺灣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同樣地處強權中間,甚至比臺灣更倒霉,沒有海洋作為屏障,波蘭18世紀末之後的歷史,就是一部瓜分史,不斷在滅國、重生中循環。不只是同為兵家並經之路,波蘭就連二戰之後的歷史,都跟臺灣的白色恐怖頗為類似。

在波蘭華沙大學交換時,我修了一門「從波蘭電影看歷史(Polish History on Silver Screen)」,那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描述波蘭共產時期的幾部電影。波蘭二戰時為德國、蘇聯瓜分,波蘭人在兩個強權的壓迫下,屠殺、流放都不是稀奇的事。更慘的是,二戰之後,波蘭的共產政府為蘇聯所控制,在波蘭施行高壓統治,清掃所謂「反政府」人士的同時,也有不少無辜民眾入獄。告密、刑求、槍決,宛如臺灣的「白色恐怖」。

《尼爾將軍(Generał Nil)》是抹殺「具威脅性人物」的典型電影,主角August Emil Fieldorf,又名Nil,是二戰波蘭軍隊重要領導,也曾經被任命為「NIE」組織的領袖,NIE之名來自於「Niepodległość」,意思是獨立,目的是統整波蘭反對蘇聯的勢力。因為這樣的經歷,尼爾將軍在1945年被捕,流放二年後重回波蘭,回國後儘管他遠離政治,但卻再度被捕,被逼迫與共產政府合作,最終被宣判死刑。尼爾將軍一輩子熱愛波蘭,但最後卻以「與納粹合作」判死,在歷史上消失直到共產政權垮台。

《審訊》則是完全相反的一部電影,故事是虛構的,設定在1950年代,主角是一名有名的女歌手,一天在她與丈夫的爭執後,她與兩個男人喝酒、發洩情緒,沒想到喝醉後,她卻被帶往了監獄,開始了彷彿永無止息的審訊。審訊官逼問著她的所有曾經情人的故事,儘管她已經掏空所知,他們還是逼迫她說出更多。與尼爾將軍不同,《審訊》呈現的是民眾的無辜入獄,其中描寫宛如公視連續劇《一把青》,訴說在充滿猜忌的時空下,每個人都可能是敵人,也都可能被要求成為他人的敵人。

在看這兩部電影的時候,不時就會想起臺灣的白色恐怖,無論是對於具威脅性人物的清掃、無辜民眾的牽連,甚至是歷史的刻意抹煞,都讓人不禁想起臺灣歷史的傷痕,尤其,無論在波蘭還是臺灣,這樣的「恐懼」都就在生活中。

電影課老師曾提到,他的父親也被警察帶走過。「我的爸爸回來了,不然今天在這邊跟你們講話的,可能就是別人了。」老師笑著說,台下也傳來一陣輕輕笑聲,但笑語下的沈重,卻怎樣也揮之不去。

每次被問起波蘭歷史,我總會戲稱:「波蘭的歷史就是:被德國人屠殺、被蘇聯人屠殺、被烏克蘭屠殺、然後波蘭人還被波蘭人自己屠殺。」雖然總算在1980年代「團結工會」動員的民間力量,以及蘇聯1990年代初的垮台下,奪回了自主權,到現在,波蘭人也還要對抗高度保守的執政黨PIS。我在華沙時,遇見的波蘭人跟許多臺灣人一樣,見到外國人劈頭就是一句:「你為什麼要來這裡?」雖然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但或許可以看出其中自信的缺乏。

不過,波蘭人也還是在努力追求一個更理想的世界,當PIS試圖完全禁止女性墮胎時,大量民眾擠滿華沙舊城廣場,來了一場「反反墮胎」的「黑色抗議」。在抗議人群中,很難找到一個「領頭者」,而是吶喊聲此起彼落,沒有組織,但生氣蓬勃。波蘭人走過了猜疑與傷痕,儘管傷口未必痊癒,但他們正在追求一個更接近理想的未來,臺灣不也是如此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