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華裔財經學者,專長中國財經轉型、國際財經轉型以及全球化政經等議題。
從去年的中共十八大,到剛剛結束的中國人大,以習近平和李克強為首的中共新領導層已經正式完成了權力交接。期間,兩人在眾多場合發表的公開講話,在中國國內和國際傳媒中似乎形成了一個頗為正面的對改革的期待。一時間,「習李新政」之謂頻見報端,似乎萬事俱備,又借改革派領導之東風。中國號巨輪再次出海指日可待。
[新聞] 人大演說 習近平大談強軍中國夢
[新聞] 兩岸放送頭-人大閉幕 習近平暢談中國夢
的確,人們有理由這樣期待。一方面,中國國內與國際兩方面的壓力將迫使中共做進一步的改革,國際上,全球金融危機暴露了中國外向型經濟的短板,向內需和消費型經濟轉型的呼聲漸成共識;而中國日趨緊張的官民關係以及環境問題也意味著胡錦濤的和諧社會的全面破產。中國社會留給中共的時間和空間已經不多,新一代領導層如果不有效解決經濟和政治上的結構性問題,很可能自己就成為最後一代了。
從制度能力來說,習李政權也比他們的前任當初的境況要好。首先,習近平黨、政、軍三大權全數在手,李克強作為總理,黨內地位從傳統的第三升為第二,胡錦濤的裸退也沉重打擊了江派的殘餘勢力。因此,在初期的鞏固之後,將使習李有更強的執行力。而胡錦濤則在江澤民的鼻子底下當了三年的小媳婦,而在江全退之後又花了更長時間鞏固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同時,習李手下的財經團隊更是由當年朱鎔基麾下的市場派的技術官僚,比如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財政部長樓繼偉、央行行長周小川等。有這樣一個親市場化的財經班底的輔佐。人們更有理由期待改革的再出發。
最後,習李更是不忘在接班之初為民眾描繪一幅改革的藍圖,其中心就是習近平反覆提出的所謂「中國夢」。為了實現這個「中國夢」,中共在未來要致力於經濟和金融改革,反腐敗,解決環境問題,對外要(以軍費每年兩位數的增長)鞏固中國的「和平崛起」等等。
不過且慢,在我們按下一個讚以前,有必要保留一份清醒。習李為首的領導層,準備好挑戰改革多年來形成的諸多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了嗎?郭樹清在人大閉幕後黯然從證監會主席任上被調到地方政府,不就是因為他凌厲的改革措施得罪了利益集團,而使他成為到目前為止最短命的證監會主席嗎?
再來,習李所描繪的「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一個集體主義的、意在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不過,「人民」在中共的詞典裡始終代表的是一個擁護其價值觀的、「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政治性的集體名詞,而從來不是指一個個鮮活的民眾的個體。所以這樣一個「中國夢」,肯定不是那些被侮辱與被損壞的普通人的「中國夢,也不是那些為前者奔走呼號的維權律師們的「中國夢」,更不是那些身陷囹圄的思想犯們的「中國夢」。
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已經被歷屆中共領導們忽悠了一茬又一茬。先是被毛澤東忽悠著上山下鄉;84年大學生在天安門廣場打出「小平您好」的橫幅,5年後他們的學弟學妹們在同一個地方浴血;胡錦濤上臺伊始為譽為改革派,青年人稱為「胡哥」,十年後改革原地踏步,頻頻喊「政改」的溫家寶成了「影帝」。
所以,我們有理由在這樣一個眾生喧嘩的時刻保持冷靜。中共對異己常用的一句話就是「聽其言,觀其行」。鑑於以往的歷史,我們更要對它聽其言,觀其行。現在習李還在talk the talk,我們要看他們是否walk the walk。讓實踐來檢驗這個黨,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對自己開刀以反腐敗,老虎蒼蠅一起打;是否有能力完成經濟結構的改革和轉型,保持高增長與低通脹的微妙平衡,並實現宏觀經濟與金融的穩定;是否有能力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讓「沙逼北京」和「豬投上海」成為歷史。最根本的是,這一屆新領導,能否帶領人民實現一個真正的「中國夢」,一個普天下共同之民主、和平與繁榮之夢。
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