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戲碼之外:寶島債與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冷思考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兩岸政治大戲陸續登場,先是王郁琦登陸會見張志軍,隨後是連戰再度登陸拜訪習近平;緊接著,馬英九也下令完全由中國擬定的服貿協議必須強渡關山。兩岸政治戲碼高來高去不著邊際,政治戲碼外的金融經貿議題,才是真正衝擊台灣社會與人民生活的關鍵。
 
近來有兩個兩岸金融議題值得專注,首先,中國在台灣發行的寶島債,是影響台灣資金外流至中國的關鍵之一;其次,江宜樺在2月20日表示,目前臺灣人民幣存款餘額已突破2,000億元,江宜樺更據此表達台灣必須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決心。
 
前些日子,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對台灣開放中國在台發行的寶島債表達看法:「我不是反對寶島債,但不以為然。」郭台銘認為,中國政府知道產能過剩,所以嚴格審核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表,結果他們選擇到台灣來發債,如果他們利用這些寶島債籌到的資金,再拿回去投資中國面板產業,這樣豈不是用台灣的錢來打台灣企業?
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2005年第五套人民幣圖案。(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雖然很多台灣人對郭台銘的企業領導風格不以為然,但郭台銘的這段話卻真實點出了寶島債的問題。台灣在2013年2月正式開啟境內人民幣業務,而寶島債就是香港點心債的台灣版,是中國與台灣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啟動以後再台灣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2013年3月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發行首單期限三年的寶島債,此後陸續有機構跟進,截至11月底寶島債的總體規模僅有39億元人民幣。但年底的12月份,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卻於12月10日同步在台發行總規模達67億元人民幣的寶島債,其中中國建設銀行發行20億元,中國銀行發行20億元,中國農業銀行發行15億元,中國交通銀行發行12億元。
 
對於這一年度總計106億人民幣的發行額,台灣內部的反應兩極化。一方面,有郭董版的「不以為然」直到綠營的「矮化台灣,吸金兼洗腦」;另一方面,有人則認為在台灣發行人民幣債券是趨勢,是「不可逆擋的潮流」。其實,寶島債的是是非非,不應該從其本身的技術角度去考量。截至今日,台灣蓄積的人民幣存款已經超過2,000億元。既然手頭有了這些人民幣存款,就要有相關的投資渠道。但礙於中國實行的資本管制,人民幣外國持有人的投資受到極大管制,所以在中國國外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就成了一個還算不錯的投資渠道,況且此次四大行的發行利率與香港的點心債還略高,按台灣金管會的說法是總體規模也在可控的範圍內,所以寶島債大可不必上綱上線。
 
不過,這種技術主導的觀點其實遮蔽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台灣是否應該在目前的條件下搶搭人民幣國際化的這班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寶島債只是順水行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台灣的決策者就應該三思而後行了。
 
貨幣的國際化,或者說一個國際化的貨幣,就是該貨幣在國際範圍內,被居民和非居民所廣泛使用,包括貿易結算,投資,以及作為官方外匯儲備。通常來說,決定一國貨幣國際化的因素,只要看該國的經濟體量之大小,幣值的穩定,以及市場對其貨幣政策的信心。從經濟體量來看,人民幣背靠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無疑是樂觀派的主要依據。誠如歐元之父 Robert Mundell 所言:Great powers have great currencies。歷史上的大英帝國和二戰後的美國,無疑催生了英鎊和美元這些近現代世界經濟體系的核心貨幣。同理推斷,人民幣的崛起將是勢所必然。
 
然而,當我們更仔細地打量中國這個經濟體,尤其是從其貨幣的穩定性以及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來看,人民幣的未來充滿隱憂。從幣值來看,儘管中國從1995年以來以消費物價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計的平均通貨膨脹率低於國際標準的3%,但這個名義數字裡含有多大的水分,即使不問中國問題專家,中國國內的老百姓們都能告訴你這是一個笑話。相反地,事實是近年來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則是貶值。為什麼會貶值?從2006年至今短短七年間,人民幣的發行量已經翻了三倍,而同期中國經濟以GDP計的規模卻之增長了不到30%。同時,中國的經濟轉型也存在諸多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不確定性,這些都會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人民幣的幣值。
 
從貨幣政策來看,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國的中央銀行,缺乏制定政策的獨立性,造成中國的貨幣政策長期聽命於政府的政治安排,尤其是服從於中央政府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優先考慮,從而造成實際上的高通脹,外匯存底畸高不下,金融體系部分則是利率扭曲,影子銀行大行其道。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分行(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歸根到底,中國的經濟奇蹟是建立在以金融抑制基礎上的,通過高額貨幣發行驅動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貨幣發行缺少一個獨立央行的看守,自然會被政治化。
 
由此看來,人民幣要實現國際化,功課其實要在國內做。儘管長期前景看好,但短期和中期內,風險和不確定性極大。因此,台灣大可不必去跟香港和新加坡去爭做人民幣的離岸中心。台灣完全可以不搶頭班車,但要巧搭順風車。只有不溫不火,不卑不亢,審時度勢,才能掌握自己的主動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