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安娣,給我一份摻摻!透視進擊的小國新加坡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安娣,給我一份摻摻!透視進擊的小國新加坡

作者:萬宗綸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6/12/07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6170

新加坡可以算是個華人國家(儘管他們聲稱自己是多種族國家),這使得Chinese這個英文單詞在獅城變得很曖昧,因為更多時候,他們會用PRC people(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來指涉「中國人」。

這有時讓我很困擾,畢竟已經習慣Chinese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亞洲國際電影」的課程中,幾次討論到香港功夫片中的男性陽剛氣概,老師說那是一種武俠片的化身,而有學者認為武俠展現了「華人性」(Chineseness),是香港電影對香港中國認同的一種想像。

語畢,往往老師便會問:「身為Chinese,你們怎麼看待這樣的想法?」(As a Chinese, 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idea?)面對這個問題,我總是會先嚇一跳,但眼見身旁的本地華人同學侃侃而談他做為一名華人有什麼樣的想法後,才又會過意來,喔,Chinese是指華人,總是要這樣不斷提醒自己,以免掉進過去在台灣媒體營造出的身分窘境。

在一次「批判論述分析」的課堂上,本地老師帶領班上同學討論族群身分是怎麼被塑造出來的?老師劈頭就直接問班上同學:「誰不會認為自己是華人?」(Who won't identify yourself as an ethnic Chinese?),然後要同學舉手。

全班一片靜默,連班上的孟加拉大哥和本地印度裔阿姨都沒有舉手。老師詫異地看著孟加拉大哥,然後笑了出來,全班也跟著大笑。孟加拉大哥先表示他不懂為什麼老師問這個問題,然後提到他到新加坡,一天到晚被人家說是Indian(印度人),但「孟加拉和印度的歷史和文化都那麼不一樣」。老師反問:「那你覺得自己是Indian嗎?」

「當然不!」(Of course not!)孟加拉大哥回答,但與我碰到的狀況相同,他指出當時移民局的系統裡要求他勾選種族,他就只能勾印度人,他感到很無奈。

老師沒有就此死心,她再問了一次──「誰不認為自己是華人?」

一個外表看似華裔的新加坡女同學舉手:「我在人口政策的註記上是華人,但我會說我是娘惹(Peranakan)。」

什麼是「娘惹」?網路上的新加坡遊記,會告訴你一定要吃娘惹糕、班蘭蛋糕,但大家通常只知道自己吃到了美食,卻很少人認真想過「娘惹」的滋味是指什麼?「娘惹」是馬來語 Nyonya 的音譯,要了解這個詞,我們要先知道「土生華人」,馬來語是Peranakan。

「土生華人」描述中國歷史以來,遷徙到東南亞的華人,與當地住民通婚後生下的後代,通常是華人男性與當地女性(馬來人、爪哇人等等)通婚。土生華人,廣泛出現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其中,男性被稱作「峇峇」(馬來語:Baba),女性則稱為「娘惹」,因此「娘惹」一詞也有意譯的成分。

「土生華人」,又稱做「峇峇娘惹」。峇峇娘惹族群的母語,通常是峇峇馬來語,是中國南方語言與馬來語的混種語,新加坡重要的領袖李光耀,第一個學會的語言就是峇峇馬來語(Baba Malay)。

「娘惹菜」以娘惹為名也就不難想像其原因。早期普遍女主內,廚房事是女人負責處理,烹飪的菜餚也需要融入丈夫一方的口味,因此就出現中國菜餚與當地菜餚融合的菜式,也就是娘惹菜。班蘭葉就是娘惹菜常用的一種素材。

十九世紀,英國殖民新加坡,為了統治需求,政策性吸引峇峇娘惹大量進入新加坡。在新加坡的脈絡中,有所謂「海峽華人」(Strait Chinese),對應「海峽殖民地」(亦即英國殖民的三個港口:新加坡、檳城、馬六甲),這個詞,直接與清末民初才移民到新加坡的「新客」(Totok)一詞區別開來。

早期的峇峇娘惹(或說海峽華人)受的是英國殖民時的英語教育,跟受華語教育的新客,有很大的不同。峇峇娘惹,也在英國殖民時期成為統治者拉攏的一群人,因為他們通常會講三種以上的語言:峇峇馬來語、馬來語、福建話(或其他中國語言),與英語。也因此,海峽華人是菁英階層,李光耀在新加坡歷史上的出現,跟他是海峽華人後代,也就脫不了關係。

「新客」在中國出生、說華語,而「峇峇娘惹」在新馬出生、說峇峇馬來語,兩者碰在一起,也就發生衝突。「新客」不能理解「流著中國人的血」的海峽華人,何以沒能傳承「中國文化」,反而是過著雜揉當地「土著」價值系統的生活,因此新客是看不起土生華人的,但土生華人卻掌握著菁英系統,自然出現巨大的矛盾。新馬合作的第一部本土電影《新客》,就是在描述兩方的生活衝突,以及兩方的子女如何相愛等愛恨情仇的故事。

日本曾經在二戰期間占領新馬長達三年零八個月,意想不到的是,日軍的占領反而促成土生華人與新客間的和解,因為土生華人的姓氏還是能輕易辨識出其華人身分,使得土生華人也成為日本殖民政府迫害的一群人,同樣都是受苦受難的,又同樣被丟到華人這個類別下,同時天涯淪落人,何苦再分你我。

峇峇娘惹的文化正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正統中國文化」,但相關的文化保存意識也在興起,在新加坡市政廳附近的「土生華人博物館」展示了更詳信的相關歷史文化資訊。

我初到新加坡時,正逢新加坡建國五十周年,舉國歡騰。到濱海藝術中心「大榴蓮」(Esplande)欣賞慶祝國慶的音樂表演時,阿卡貝拉團裡面的一位女性,就自豪的說「我是土生華人!」(I am Peranakan!),觀眾立刻抱以熱烈掌聲,場外也有好幾場次的娘惹婚禮儀式演出,可見峇峇娘惹身分認同的再起。

這位課堂上的娘惹同學,語重心長地談到新加坡的雙語政策。她認為這對峇峇娘惹族群可說是一種壓迫。因為峇峇娘惹並不等同於華人,母語也不是華語,甚至不是福建話,而是馬來語,或是峇峇馬來語,但是受限於新加坡強制性的母語政策,學生必須在學校學習自己人口註記中種族的語言,而種族註記採用父親的種族,因此,峇峇娘惹在身分註記上,並非其他(Other),而是華人。這讓他們在學校就被迫學習華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