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也會是社會好幫手

友善列印版本

很多人談大量難民湧進,都蹙著眉頭覺得會造成接收難民社會的傷害。德國總理梅克爾接收大量難民背負罪惡深重的罵名,但也直接壓低了德國勞力市場的價格。

表面上收難民是顧及道義公理,但骨子裡造成的勞力市場的工資降低更是事實,這也是保守右派的所要的成果,口頭罵梅克爾,卻享有它帶來的經濟效益。勞力市場的工資降低,討好到資方,德國各工廠與手工業,對於年輕難民的到來,其實也有一定的期望,畢竟它紓解了長期以來少子化,找不到足夠年輕學徒的窘境。另外百萬難民到現代社會的消費力,也讓節儉的德國社會賺盡了年輕人喜歡「潮」的錢。

確實有年輕難民在街頭走動閒聊,偶而還會看到他們穿著鮮艷的橘紅反光衣服做清潔街道的工作。很多人都去上職訓課程,有些找到幾小時的餐廳清潔工作,但也有來自厄立特里亞的女生找到Audi的全天清潔工作。有些敘利亞人很高興找到腳踏車名店實習,少數人也交到女朋友,擔心被送回國。有人已經是阿富汗的裁縫師,有的早已是建築工地粉刷工人,上完職訓都很容易找到就業機會。更有著六年經驗以上、來自利比亞的外科急診醫師,等待專業執業認證,一群人有著一技之長,蓄勢待發。

這一大群十八九歲以及二十來歲的年輕男人,讓年紀稍大的中老年志工,確實感到社會年輕至少30歲,充滿活力。年輕難民們各有各的不安,不過基本上多是積極向上的年輕人。他們的裝扮也隨德國男孩一樣越來越潮。年輕男生沒有家人在旁碎碎唸,也根本不想讓人把他們當成難民的印象。

今年18歲的阿富汗尋求庇護者,是我認識的一個年輕男生,他希望把他的故事寫下來,因為他很擔心德國官方誤解他。他去年來德國的時候還未滿18歲,可是在填寫註冊資料時硬是被誤寫多了兩歲。就這樣,未成年一下子多了兩歲變成已成年。他不知道為什麼, 我猜是德國官員為了不讓他在德國進入18歲以下必須就學與照護的體系而做了手腳。

他這一年以來都沒有語言課程可以上,因為他的身份還沒有被承認為正式的難民。他在等待,用力地在網路世界以及和德國私人學德語,希望將來可以上護理學校, 學得一技之長。兩個星期前,他帶著棒球帽來找我寫他的經歷故事,今天要他寄照片,現在的他染成紅頭髮,戴耳環,穿襯衫,頗為時尚的照片。這張照片一點也不可憐, 反而讓人感到是很潮的年輕人。

他方形的臉與五官的不對,是他不能留在家鄉的原因。他在三歲時跟著家人從阿富汗遷移到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經常被自己的遜尼派人誤認為什葉派,而被暴力相向。八歲時還被人用手槍頂著腦勺,嚇得不明所以的他大哭。還好他父親及時趕到救了他。在巴基斯坦就讀了八年書,也當過三個月的護佐,曾給其他孩子打疫苗。他很喜歡幫忙打疫苗的工作。

唸完書,他父親擔心他在巴基斯坦會出事,就讓他一個13歲少年單獨到土耳其去住父親熟識的朋友家。在土耳其的餐廳打黑工將近五年,賺了一些錢,但是沒有身份。他不能繼續唸書,也不能正式工作,沒有未來。

於是他想到可以有未來的德國。他說他花了8000歐元,獨自挺進與上百萬的難民一起湧進德國。他說,他搭的木船沒有我家廚房大,坐滿著60人以上。冒著生命危險,就是為了未來。船到了希臘,有人接應,給了吃也買了衣物,就與其他14人一起被載到德國,途中歷經六個國家,終於抵達慕尼黑。一到慕尼黑就去向警察報到。現在安全了,接下來就等待命運的安排。

這是上百萬個難民中的一個簡單故事, 卻也滿藏血淚。對過去的事,他說得一點也不傷心,因為他沒有退路。他只有耐心等待,生錯地方、生錯臉蛋都不是他的錯。年輕就是他的本錢。他或許會是不定時炸彈,但也會是善助他人的好護士。

關鍵字: 德國難民巴基斯坦阿富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