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kj,大學念經濟,研究所念勞資關係,但關心範圍過大,常被朋友揶揄住海邊管太寬。經營部落格http://mlkj24.pixnet.net/blog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中,刊出了一篇名為「The upper Han」的文章,副標則是「Who is Chinese」。嗜用雙關語的《經濟學人》,標題借用了擁有「佔上風、比他人更具優勢」之意的片語「upper hand」,來形容在中國佔有優勢的漢人。這篇文章極為值得一讀,以一篇簡短的導讀為各位讀者介紹。【全文翻譯(上)、(下) 】
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一開始先探討「誰是中國人?」、「中國人對中國/中國人的想像」等議題,接著探討中國境內非漢人民族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政府在外交面向對「漢人/中國人」的操作。文章雖長,但讀起來非常有意思,尤其是前半段關於「誰是中國人?」等議題的討論,點出了許多中國民族主義者認知上的盲點。其實這些盲點,在台灣本土派的同溫層中並不是新鮮論點,但由知名的《經濟學人》提出,又加強了論證的強度。
文章在開頭時,舉了今年香港銅鑼灣書店的例子。銅鑼灣書店遭中國情報單位帶走的五位相關人士中,李波拿的是英國護照,而桂民海拿的則是瑞典護照。就一般觀點來看,拿哪國護照就應該是哪國人,但顯然中國政府不這樣認為。中國外交部長宣稱,李波「首先是中國人」,而桂民海在電視上也說:「我真切地感覺我還是一個中國人。」是否被迫就沒人知道了。
《經濟學人》指出,中國官方對出生地、種族的想像,遠高於國籍的概念。而這樣的想像,甚至放在所有的移民社群上。且不只是中國官方,中國一般民眾也有這樣的認知。而一般對「中國人」的想像,其實又侷限在佔了絕大多數人口的漢人上。
《經濟學人》引用香港大學教授、荷蘭籍馮客(Frank Dikötter)的說法,說「漢人」這個名稱固然是致敬漢朝,但現代漢人的概念,其實是20世紀初才被建構出來的。馮客說,過去650年中,現在中國的疆域,其實有一半統治在非漢族手上。中國歷史,雖把清朝統治者形容成「中國化」的滿洲人,但其實滿州人保留了自己的文化跟文字,清代中國只是一個更龐大滿州帝國的一部分。
而為什麼要建構「漢人」的概念?《經濟學人》指出,這是清朝倒台後,中國新一代菁英,為了建立民族國家,所想出來的立論。加強原本就綿密的宗族關係,訴諸「黃帝是共同祖先」、「5000年前本一家」、「血濃於水」等概念。而因為中國境內的漢人比例非常高,讓國籍、種族兩種原本截然不同的概念,在中國成為一組可輕易代換的詞彙。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成為被忽視的一群。《經濟學人》指出,少數民族被當作是一種珍稀物品的概念,並佐以刻板印象。比如說烏茲別克裔「喜歡戴各式各樣小帽」、哈薩克裔「生活充滿音樂跟節奏」等。這點跟台灣在敘述原住民時,往往只提到音樂、體育的傑出表現等刻板印象敘述,有些神似。
而中國用大量漢人移民,遷入原本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地區,並禁止當地文化、宗教習俗(如禁止信仰伊斯蘭教之少數民族進行齋戒)的行為,很可能會演變成文化衝突。中國大眾在近年也許開始關心環境、同性戀權益等社會議題,但沒人有敢為少數民族受壓迫一事發聲,《經濟學人》認為,這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可能會被中國政府解讀成「支持分離主義」。
諷刺的是,許多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漢裔,被中國政府硬扣上「中國人」的帽子,比如說前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被因為沒有為「中國利益」發聲,遭到中國網友砲轟,而真正在中國境內的少數族裔中國人,卻往往因為習俗、外貌等因素,不被位於中國的中國人認同。
《經濟學人》最後語重心長地表示,這樣的漢人中心世界觀,讓中國對內不尊重平等權、也不尊重中國公民海內外的自由權。而保守的民族及移民政策,讓人口成長趨緩的中國,面臨經濟上的重大考驗(中國的勞動適齡人口在2012年首見萎縮)。與其把資源浪費在歧視少數民族上,不如把這些資源應用在能產生更好效果的政策上。而種族間的緊張關係,又帶來不定時炸彈。不用國籍,而是用種族來區分外國公民,可能造成外交上的衝突。漢族神話在過去一世紀間,可能是中國力量的來源,但方針若不修改,《經濟學人》借用《大亨小傳》的名句,說中國將「逆水行舟,不斷地朝過去的路倒退(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在我小學的時候,作業本後面還寫著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而四五零年代出生的上一代,把「我們中國人」跟「我們台灣人」混用的也不在少數。這是過去教育、習慣的問題。《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將這種「中國人想像」做了清楚的解析。
看完這篇文章,還會認為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美國的漢裔,比中國境內的維吾爾族、哈薩克裔,更「中國人」一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