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中國問題熱門
中國問題
金鐘
9月 06,2012
九皇變七皇?中共太子黨與團派搞平衡
下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的人數,到底是七人還是九人?最近幾乎所有報導都說,七人方案已是定局,並有一個認受性較高的名單出籠。 筆者曾力排眾議,主張提九人方案是難以推翻的必然趨勢(註一)。最近,此議出現了迴聲,有報導說,「九常委打敗七常委」,其根據還是從權力分配出發。這當中,有人為劉延東「入常」造勢,也有胡鞍鋼者流主張中宣部長劉雲山應該「入常」,鼓吹九常委是「集體總統制」。 由《...
中國問題
金鐘
8 月 25,2012
中共政治局常委應該「七改九」
最近,中港熱門話題莫不圍繞著中共政治局常委的人數,看起來,「七改九」應該是個趨勢。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目前常委共九人,但這並不是制度性的人數。中共在鄧時代基本上為七人或五人。八九年「六四事件」後,江時代為七人(即十四大、十五大),自二○○二年起,胡錦濤當政,才增為九人。 常委會是中共一黨制的權力最高層,統馭全國的內外政策,被網民稱為「九皇」。...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楊建利
8 月 28,2013
它不是「中國」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共當局一向是玩文字遊戲的高手,善於給歷史事件和地理區域冠以誤導性的名稱,這些名稱不僅混淆視聽,更嚴重的是,它們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甚至控制人們的思想。 比如說,中共通過暴力和欺騙的手段取得內戰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把人民置於更殘酷的奴役中,然而,它把這段歷史稱為「解放」、「解放前」、」解放後」的說法充斥正式檔、教材課本、文學作品和人們的日常話語中,使得人們先入為主地認為,...
中國問題
Chenglap
6 月 09,2013
【時事想想】真的有港獨運動嗎?
我並不是只有第一次見著臺灣人問,為甚麼香港要回歸中國大陸,為甚麼香港不獨立呢?其實,少數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在看了電視轉播的回歸慶典後,就覺得香港人是歡天喜地自願回歸中國大陸。臺灣民眾大抵是知道香港人在1997年之前出現大移民潮,粗估約有1/10至1/6有經濟和技術能力的香港人移民離開了香港,就連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國籍也是加拿大。 關於為何不對抗中國呢?答案是很現實的:香港很小,...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蔚
7 月 03,2013
可以做「政治動物」,不要做「政治蝙蝠」——謝長廷香港行現場觀察三之一
由謝長廷主持的維新基金會,六月二十九、三十日在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的「協辦」下,在香港舉辦了一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謝長廷會前、會中的幾次發言中,不只一次把這場會議和一九九二年兩岸海基、海協會的「香港會談」類比,深信維新基金會和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的這場研討會,必定如同達成「九二共識」的兩會香港會談一樣足以名留青史。 是什麼樣的比可性,...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蔚
9月 20,2012
台灣的「中聯辦」?----從香港選舉的「西環之手」看未來的海協會駐台辦事處
香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剛剛落幕,對於結果本身的分析,以及香港民主/建制派力量的消長,港、台兩地不少論壇都有相關論述,不再贅述。但對於中國駐港機構「中聯辦」在香港選舉中扮演的角色,卻有不少值得台灣警惕的部分。 正如許多觀察家指出的,以精密的組織經營和配票,充分運用比例代表制的特性取得超額過得票比例的席次,是香港親北京的建制派在這次立法會選舉中,給外界最深刻的印象。...
中國問題
漂流木
6 月 23,2016
【時事想想】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上週,歷經掙扎、恐懼、勇氣的心理糾結後,香港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決定向中共的濫權和魔手說「不」。 他拒絕將中國的訂戶資料交出,以防習近平當局藉此打擊異己,持續鞏固習的個人崇拜工程。 銅鑼灣書店店長和店員「被失蹤案,起因於該書店原本計畫出版一本有關習近平情史與情人等私生活內幕的書。英國《衛報》指稱,該神秘書籍名為《習近平和他的六個女人》,描述習近平婚前和女電視主播之間的關係,及種種「...
中國問題
Chenglap
9月 07,2013
建立香港右派的陳雲
從臺灣人的口中,我聽過一個說法,說臺灣兩大黨都是右翼,左翼的影響過微。如果我們把這看成事實,則香港與臺灣可謂相映成趣,香港的情況是相反的,本來左右翼已是很含糊的詞語,遇上香港的政治環境,就更含糊。 在香港,主流的政治派別分為兩派,粗估可區分為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主要意識形態的建制派,和至少表面上跟建制派對立的泛民主派, 先說建制派,建制派遠源是成立在國共內戰時期,...
教育文化
,
電影戲劇
,
中國問題
簡文惠
9月 12,2012
你叫什麼名字?
「千尋,千萬不要忘記你的名字。 白龍,我知道你的名字了,你的名字是賑早見琥珀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Chenglap
11 月 19,2019
香港抗爭者的「攬炒」之戰
何謂攬炒? 先理解香港抗爭的大戰略,香港抗爭者的戰略叫作「攬炒」,可以理解成「同歸於盡」或「玉石俱焚」的意思。 可能很多人以為,香港抗爭者的目標,是要與政府和解、或者是像臺灣一樣的政黨輪替、或者香港民主化、或者在軍事上全滅警方與解放軍、或在議會宣告獨立等等……這些都不是正確的,也不需要那樣做,如果做到,當然好,但抗爭者的戰略並沒有建基於此。 「攬炒」戰略的核心,在於經濟...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