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心的偏執、不屑與偏見

友善列印版本

壹週刊引了朱天心新作的片段,看了以後覺得有些反胃。

粗體字是原文。

「礦工之子與天文同掛編劇,實則工作狀態是天文與侯子日日談劇本一整年,最後一星期交給礦子填上生動口語之閩南語,侯子疼愛礦子,且一直以為礦子真像他自己愛的那樣窮窘,便將劇本費四六分(女生不需養家故少些),兩人合掛名。是故我每見礦子記者會或訪談中大談「我當初構想……」「我的理念……」「我覺得台灣人……」我覺得他真好意思……礦子早就不是礦工後代的生活了,就像我們後來老愛把三級貧之子掛口上的另一名台灣之子,他們都不窮很久了,那之前一年,我們同行去義大利貝沙洛影展時,一路上我已深深見識他對名牌的嫻熟與不手軟。

怕有些人受不了這種文謅謅的敘事方式,我用直述句翻譯一下(這邊我只直譯,不採洪蘭教授的超譯方式)。

吳念真跟天文一起掛編劇,但其實劇本是天文跟侯孝賢每天討論,整整花了一年的成果;最後一星期才交給吳念真填口語對白。侯孝賢疼愛吳念真,以為吳念真跟他自己講的一樣窮困,於是把劇本費四六分,天文只拿四,兩人合掛名。

所以我每次看到吳念真受訪談時說「我當初構想……」、「我的理念……」、「我覺得台灣人……」,我覺得他真不要臉。吳念真早就不是過礦工後代的生活了,就像我們後來老愛把三級貧戶之子掛口上的另一名台灣之子,他們都不窮很久了。在那前一年,我們一起去義大利參加影展,一路上吳念真明明就買了很多名牌,也都很熟。

筆者不曾使用過「天龍人」、「高級外省人」等筆者認為無助於溝通的字眼,但朱天心這段話的心態,除了這幾個字眼,還有更適切的形容詞嗎?朱天心何許人也?朱西甯之女、朱天文之妹、朱天衣之姐,母親劉慕沙為翻譯家,也算文壇中人。台灣文壇,誰(敢)不認識朱家。

而上面引述的那段話,看到了朱天心的偏執、不屑跟偏見。

說偏執,她認為二十六年前的「悲情城市」劇本多是天文寫的,怎麼讓吳念真拿走功勞說嘴(連劇本費都比她高);說不屑,她提到侯孝賢用侯子,提到吳念真用礦子,平平都是子,意義大不同。姓加子是尊重、是敬意,如孔子、莊子;名詞加子是輕蔑、是看不起,如戲子;說偏見,很明顯她認為小時候貧困,長大也必須要過同樣布衣襤褸的生活,更不能拿小時候的往事出來提,買名牌、對名牌熟悉,更不是你們這些人該有的行為,說什麼自己小時候窮。

1989年時,吳念真37歲。根據維基上面的資料顯示,吳念真自1980年進中影開始從事編審工作後,至1989年悲情城市完成前,總共參與了53部電影劇本的編審,不是三、五部,是53部喔。在這八、九年間,他跟小野推動台灣新浪潮電影工作(想必朱小姐也覺得這他們怎麼好意思),沒出過國參展嗎,不能去義大利嗎?跟朱小姐出國,一定要顯得鄉巴佬的模樣,才符合他礦工之子的身分?

紅衫軍的朱天心,還是比較適合挺柱(甚麼,你說沒柱了?)。

 

本文同步發表於作者部落格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