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東南亞:從玖壹壹爭議MV,看馬來西亞種族矛盾

友善列印版本

「不存在沒有歷史脈絡的人」

前言

最近一首還沒上市的音樂MV「OH MY GOD」引起輿情激烈討論。這首歌是由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與台灣音樂團體「玖壹壹」合作製成。歌手於MV中身著具有各大宗教文化特色的服裝獻唱,最大爭議在,其中一身穆斯林打扮者,在影片中有大量持槍畫面。由於該畫面有可能把特定負面形象,強加給伊斯蘭教信仰,於是便有輿論以「不尊重他人文化」批評這首歌,黃明志還涉及《馬來西亞刑事法典》遭警方約談;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支持者認為該MV被過度負評,堅持力挺歌手。

本文並不願輕易對事件做出價值判斷,而是試圖去挖掘該MV創作背景,進行同情理解。畢竟若資料不足,很難作出相對中肯的判斷。也或許在釐清更多資訊後,能找到溝通的橋樑。

爭議MV誰導的?

先看MV的製作吧。根據玖團在臉書官網的公開澄清,MV製作由黃明志方主導,MV最後導向不同文化之間,和樂融融的景象,這也是願意合作的原因。基於信賴原則,理當相信所述為真,那麼「黃明志為什麼製作這樣的MV?」、「有內涵嗎?」、「如果有又是什麼內涵?」或許才是進一步該追問的問題。

我們認識黃明志嗎?

黃明志到底懂不懂「服飾」與「道具們」所寓含的意義?關於這點,或許能試著先去理解這個人:

上圖是維基針對「黃明志」詞條解釋的目錄,其中「3.歷年爭議事件」尤其引人注目,占據目錄竟約八成篇幅,這也更令人好奇他為人?為何有如此爭議?爭議是單純白目,又或蓄意而為?目的為何?若我們進一步細看內容,能發現議題描述中,充斥「種族」、「文化」、「語言」、「官方」、「教育」等字眼;再對比黃明志赴台攻讀大眾傳播的求學背景,應能合理推測,他並非無意識的從事這些「爭議行為」;若該認知不差,他藉這些「爭議」想表達什麼呢?這是個人的態度,還是群體現象?要理解這點,必須回歸到他所處的社會背景。

馬來西亞種族問題 知多少?

針對馬來西亞的社會背景,中山亞太區研所的顧長永教授的《馬來西亞:獨立五十年》從國家構成的人做為核心,層層梳理其宗教文化、社經法治理路,以理解馬來西亞的特殊性(報載節錄:〈馬來西亞-馬來人與華人的矛盾之源〉,2009/8)。扼要整理如下:

 

種族

馬來人

馬來西亞華人

族群認同

原住民

非原住民

人口占比

50.4%

約1/3

宗教信仰

馬來人100%信伊斯蘭教

全國61.3%信伊斯蘭教

憲法明定官方宗教

其他

宗教預算

編列預算保障特權

統治層級

13州中9州有皇室

皆為馬來人、穆斯林

司法法治

伊斯蘭教法庭規範伊斯蘭教徒

一般民事法庭不得干預

教育培養

設伊斯蘭教學校,政府補助經費

媒體傳播

僅伊斯蘭教節目可播放

通婚

不允許,除非改信伊斯蘭教

製表:Karma

追溯其歷史背景,馬來西亞在英國殖民時期,馬來人、馬來西亞華人之間的問題尚未檯面化;然而在1957獨立建國立憲後,馬來人在國內各方面,享有憲法保障的絕對優勢。也許從這個歷史脈絡,我們可能稍微理解黃明志所代表的馬來西亞華人族群。如果我們先不急著下價值判斷,把觀點從「普世價值」高度暫時移開,專就馬國內部政經社會情勢來看,「黃明志們」切身感受到的社會實況,可能與台灣人對特權階級的觀感相當近似。

如何理解「黃明志們」?

 

黃明志的邏輯?

台灣可能理解的類比?

時空背景

馬來西亞

台灣

社會強勢

馬來人

外來政權

抗爭者

馬來西亞華人

本土民眾

製表:Karma

上表的類比對照,須經過更嚴密的資料佐證,才能更周延。但若我們試圖達到跨文化(trans-culture)理解,須在不同文化間,找到可能有所感觸的橋梁,故該類比仍有其必要性。從此看,黃明志主導該MV,應有明確的批判對象,試圖藉文字影音創作,達到諷刺效果。當然,「批判」並不等同於「正確」,該MV處理仍是粗糙,但它應接受多種觀點的檢視。

附帶一提,如果我們有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請稱呼他們為大馬人、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華人,但別稱呼他們為馬來人、馬來華人,他們多數很在意稱謂被混淆。

我們能從什麼觀點反思?

根據玖團的聲明(澄清影片第23秒),團員在拍攝MV時一度「覺得怪怪的」,卻未深究,這種發現問題,卻不習慣追究的態度,與台灣的威權教育不能說完全無關;而黃明志帶有強烈批判性,可能挑起對立情緒的創作,拍攝時未能如實告知,是否可能陷友人於不義?再者,穆斯林在馬來西亞是相對強勢的,身為馬來西亞華人的黃明志,去批判「他眼中的特權」並非不能理解,他的行為除了「白目無理」的評價外,尚有值得被討論的空間。

從「對文化尊重的普世價值」來看,該MV極可能對特定宗教人士有所冒犯:以偏概全的既定印象、草率貼標籤的過度臆測、時興的標題殺人,相當程度將傷害其宗教情感。然而更令人在意的,是事件背後所透顯的「淺碟文化現象」。

從「對特定個案的情境還原」來看,該MV可能透露出,作者對特定社會情境的不滿,若回顧黃明志眾多爭議事件,頗多細節也與台灣「不滿特權階級」情緒有所類似,而我們倒也不用急於加入黃明志的批判行列,這點觀察的意義是:「對馬來西亞還需要更多理解」。試圖同情理解,能避免我們將批判對象「妖魔化」──這也是種標籤,一種既定印象的草率重覆,倉促判斷而失去深化理解的可能性──爭議MV事件,很快被貼上標籤,大刀一切,有明確的正、反方,卻也止步於此。而這種淺碟報導,能在台灣頻繁出現,並非僅報導方的事,而是先有其讀者市場。

我們面對的是?

淺碟文化的形成,在台灣是經過文化清鄉、白色恐怖後,所遺留的集體失憶,是種總體社會現象,非僅只是個人問題;在亞洲則是上看數世紀,區域性累世殖民的遺緒,是跨越數個世代的事。而這樣的歷史背景,造成不自覺的歧視、不求甚解的速食文化,同時更是個現在進行式的問題。

最後從國政的角度想想。作為東南亞的鄰居,如果對馬來西亞缺乏認知,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配合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呢?更遑論東協國家各自的歷史情境──「菲律賓」如何籌備「國際法庭戰」爭取南海仲裁,新任總統能被選上的理由是?「越南」判罰台塑160億,不得不為的特殊政治背景?「緬甸」毀譽難斷的翁山蘇姬,國境上羅興亞14萬被遺棄的難民?「泰國」民主的「隱性軍政府」是如何鍊成的?「印度」種姓制度下的科層系統、宗教情懷及對中國的恩怨⋯⋯

爭議MV的新聞壽命只有幾天,批評很快就會過;然而台灣在東南亞地緣關係能扮演的角色,如何能同情理解他國文化,或許才是真正攸關未來的重要議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