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討黨產,能不一起討「黨案」嗎?

友善列印版本

最近有兩件事很熱門,第一是討黨產、第二是搶救史料,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議題,事實上存在重要的關連性。討黨產,一般多半關注「有形資產」,那些算得出「價錢」的土地、建物等等;搶救史料的議題,外界都將焦點鎖定在從政府機關內外流到民間的檔案資料,著重在「政府機關」身上。但其實兩者可以合起來看,也就是討黨產的同時也可以搶救史料,搶救史料的同時也能幫助討黨產。這聽起來有點繞口,不過若是將兩者放到過去「黨國不分」、「以黨領政」的歷史脈絡下來看,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在那個「黨國不分」、「以黨領政」的時代裡,除了蔣介石、蔣經國說了算數的強人統治之外,許多政府的決策都是由國民黨黨中央做出決定後,再交由行政機關來執行,因此,要瞭解當時決策,看國民黨中常會檔案可能比看行政院院會資料還來得重要,要瞭解威權體制下的台灣歷史,國民黨的黨史資料是絕對不能忽略。

國民黨的黨史資料算不算是國民黨「黨產」?當然算,黨產可能取之「非法」,那「黨史資料」應該沒有「非法」的問題吧!確實如此,但誠如前述所言,在「黨國不分」、「以黨領政」的時代裡,「黨史資料」就性質上而言就如同「國家檔案」般的地位,其重要性不能僅以所謂「民間團體內部資料」來看待。

以討黨產為例,國民黨過去如何透過各種非法或形式合法等方式「接收日產為黨產」、「利用特權經營黨營事業」、「國庫通黨庫」等等,哪裡會留有最多的證據與資料?當然就是國民黨本身呀,所以追討黨產的同時,能不一起追「黨案」嗎?

前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日前就拿出一份黨史館的資料(按:該檔案是「蔣中正總統批簽」,就是蔣介石親筆批示的公文),證明國民黨的黨務經費有「政府協款」,「國庫通黨庫」是鐵一般的事實。他也強調,「類似檔案,所在多有」,事實上楊偉中拿出的這份史料還是已經對外公開的,其他未公開的想必還非常多。

固然,現在國民黨黨史館有對外開放,但能開放的範圍、限制都是該黨說了算,最近討黨產風氣正盛,除了加速變賣有形的土地、建物外,搞不好連黨史資料也可能被拿去變賣換現金(如果胡先生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檔案能夠開價到一千萬,相信國民黨的黨史資料身價也不遑多讓),所以,搶救史料的眼光怎能不關注到國民黨黨史資料身上呢?

過去四年屢屢遭國民黨阻撓的「政治檔案法」就把「國民黨及其黨營機構」列為政治檔案徵集的對象,就是因為期待國民黨自己把黨史資料吐出來,就跟叫國民黨不要變賣黨產一樣,根本是緣木求魚,因此,才有必要透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或「政治檔案法」等特別法來處理。若是肯定「黨國不分」是戰後台灣歷史的一大特色,那追討黨產的同時,就也不應該忘記一併追討「黨案」,兩者相輔相成,既能幫助追討黨產又能達到搶救史料的目的,一舉兩得,大家一起努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