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隆尼亞的借鏡

友善列印版本

總統與立院大選接近尾聲,在選戰的煙硝中,國人無暇注意到地球另一隅,西班牙東北角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這三個月來政局戲劇性的發展。近年來國內媒體偶爾出現的零星報導,往往只強調加泰隆尼亞追求獨立的進展,如百萬人遊行、獨派過半、議會決議建國時間表等,卻忽略加泰隆尼亞政局的動盪,小黨林立,分分合合,又各持己見,不但在西班牙債務的陰影下經濟政策飄搖不定,也讓馬德里有操作獨派的空間。就在我國立院生態可能劇變的前夕,加泰隆尼亞的政局是有觀察意義的。

加泰隆尼亞追求獨立已超過百年,議會的歷史可追溯到一千年前的中世紀,直到上世紀被獨裁者佛朗哥處死加泰隆尼亞總統,關閉議會。要等到佛朗哥死後恢復民主,加泰隆尼亞成為自治區才又重組議會,於1980年選出第一屆議員。席次至今維持135席,分別來自四個省分,最大省為巴塞隆納85席。議員沒有類似我國區域立委的設計,各黨席次完全以政黨票計算,但各省獨立計算。進入議會的門檻為3%,形成多黨政治,組成政府必須靠政黨結盟,但不見得以統獨為界。

加泰隆尼亞的政局在西班牙民主化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左右的界線更勝於統獨,例如,獨立色彩鮮明的左派政黨ERC過去長期與左統政黨結盟執政。這個現象要到2010年ERC脫離左派政府,馬斯上台後才逐漸改觀。但2010年議會改選時ERC仍反對與馬斯的右派聯合陣線CiU結盟,馬斯必須與統派的右翼政黨合作,才能以相對多數執政。真正讓政治生態以統獨為界的分水嶺是2012年九月的150萬人大遊行。該遊行的起因是經濟問題,但迅速轉為民族主義的出口,和太陽花學運的轉變相當類似。不同的是,加泰隆尼亞的運動領導人迅速舉起建國大旗,而台灣的運動明星則迅速離開統獨辯論,退回到社會正義,甚至只剩程序的技術問題。

馬斯見民氣可用,提前解散議會,於2012年11月改選。馬斯的CiU損失不少席次,但ERC則倍增。儘管兩陣營的經濟政策南轅北轍,但至此ERC以獨立為認同完全倒向馬斯。兩獨派陣營掌握議會絕對多數,這才造就接下來三年迅速擴大的建國運動。進程之快讓CiU聯盟內部反對與馬德里對撞的小黨求去。2015年馬斯再度解散議會,與ERC及其他小黨另組JxSi,「一起說要」聯盟,意指要建國,蓄意將九月的改選操做成統獨的對決。改選結果獨派過半,可惜馬斯帶領的JxSi只得62席,沒有單獨過半。獨派能不能再度組成政府,完成議會決議的宏願,18個月完成建國?所有的目光都落在握有10席,更左更獨的人民團結黨CUP身上。

小黨CUP在2012的改選初試啼聲,拿下三席,2015增為10席,等於是馬斯兩次提前改選的最大受益者。在統獨議題上CUP毫無疑問是馬斯的側翼,但在經濟問題上則與馬斯水火不容,一步不讓,相當激進。2012對馬斯的組閣投下反對票,但不是關鍵少數,這次則完全不同,關係獨派組閣的成敗。經過三個月的協商,CUP堅不讓步,非要馬斯下台不可。依法律規定,如果無法於法定期限前形成多數政府,議會必須解散重選,這將是五年內第四次改選。觀察認為,如果真的又改選,選民將厭倦獨派的內鬥而讓它失去議會多數,這無疑是獨派這三年來最大挫折。

過去三年加特隆尼亞的獨立浪潮幾乎是馬斯一手推動,他自己也樂於站在浪頭上呼風喚雨。馬斯雖以獨派自居,但過去也不是真的那麼鮮明,外界一直認為他只是個投機政客,甚至認為他可能會和統派交換條件。這次僵局各方預測他寧可解散國會,也不會讓步,到期限只剩五天馬斯還忿忿不平地說:「我與獨派聯盟犯的錯誤是信任CUP的獨立概念,CUP犯了滔天大罪,整個獨立的進程已經死了」。但就在最後關頭馬斯宣布下台,換取CUP支持獨派聯盟組成政府,離最後期限不到36小時,算是有驚無險,圓滿落幕。馬斯此舉團結了獨派,已贏得許多人的尊敬。至於那些又獨又左的CUP,為了他們堅持的社會正義毫無商量餘地,他們在加泰隆尼亞建國的漫漫長路上會有什麼地位,我們且看下去。

行文自此,回頭檢視台灣選後的政治生態,固然兩地制度差異頗大,但似乎可嗅到加泰隆尼亞2012改選後政黨重組的味道。加泰隆尼亞近年蓬勃發展的建國運動引來不少台派的羨慕,但又多少人知道這艘建國大船,還沒離港就差點擱淺。在台灣,統派偉大祖國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了,但我們會不會也如那個在建國之路踽踽而行的小國議會?獨立建國是多數人共同的願望,但在兩三年的蜜月期之後,建國的動能反而出現互相抵銷的白目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