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主之路:臺灣與韓國的民主轉型期中考

友善列印版本

韓國首爾於本月14日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參與民眾主要訴求針對現任總統朴槿惠的勞工政策,以及反對統一國編歷史教科書(註1、2)。首爾警方出動水車、催淚瓦斯等武器,並逮捕多位抗議者,試圖鎮壓這個被執政黨人士稱為「暴力」、「破壞法治」的社會運動。

雖然韓國的抗議事件並未在臺灣社會激起太大波瀾,但對比國內風起雲湧的公民運動、香港去年的雨傘革命,以及新加坡針對「馬習會」的高規格警力,不同政權卻對公共事務有相同反應模式,彷彿透露東亞威權國家的民主轉型至今仍是長路漫漫、天猶未亮。

相生相倚的命運共同體

過去半世紀,東亞威權國家經常以「發展經濟」作為鎮壓異議的宣傳武器,而臺灣的國民黨政府更是塑造出「亞洲四小龍」一詞,來包裝其獨裁政權的民意正當性。誠然,東亞地區並非只有「四小龍」才有外國殖民統治經驗,或以華人與儒家文化為根基的社會發展(至於韓國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民族想像則是另一個議題)。

但「四小龍」相對其他東亞威權國家而言,在上個世紀的動盪年代中,不僅有海外知識分子廣播進步思想,又經國內人民多年努力以及國際情勢的變化,有些獨裁政權全面瓦解,有些則是進一步鞏固並獲得民意支持──時至今日,香港已經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回歸中國,新加坡仍是一黨獨大的威權體制,而臺灣與韓國則不約而同走上民主轉型之路,卻也同時面對改革之後的民主困境。「亞洲四小龍」的人民彷彿相生相倚的命運共同體,在東亞的大國政治格局之下,脫離或鞏固威權體制,卻又互相吸納當代公民社會所孕育的能量,抵禦掌控國家機器的當權者。

民主鞏固或民主倒退?

其中,臺灣與韓國擁有極為相似的社會發展,包括上述儒家文化社會、日本殖民統治、歸國知識份子與人民運動連結、逼迫獨裁政府改革等,在在顯示兩地能以歷史經驗相互借鏡。

韓國於1987年的六月民主運動(註3)後舉行首次總統直選、1997年實現政黨輪替;臺灣則於1987年宣布「解嚴」、1996年首次總統直選、2000年達成政黨輪替。雖然國內社會輿論常有「反韓」聲浪,但也不能忽視臺韓在推翻軍事強人神話、爭取民主權利的發展脈絡上,確實具有驚人的相似性。

但歷史總是比戲劇更精彩,韓國在2007年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朴槿惠當選;臺灣方面,國民黨於2008年重掌政權、2012年再次連任。政治學家雖稱「政黨輪替」為「民主鞏固」之必要條件,但臺韓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因為開放的政治體制而讓威權繼承者再次上台,讓人不禁納悶:民主鞏固的必要條件難道無法兼顧民主轉型的理想嗎?

我們當然不能因為歷史而斷定今人有何罪過,但兩地執政者以類似手法對付公民運動卻是不爭的事實,證明了威權有很多種組織形式,但只會有一種控制方式:「指控異議者卻忽略政府的不正義」,而這也表現在人民對示威行動的兩極意見之上。此次韓國的抗議事件,執政者傾向財團的勞工政策,對照臺灣的勞工運動(如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或可看出臺韓在民主轉型中所共同面對的困境。

到民主的共生之路

由於臺灣社會的開放性與多元的政治意見表達途徑,即便有「國安三法」(國家安全法、集會遊行法、人民團體法)加諸限制,仍舊無法壓制社會運動的浪潮,甚至催生出臺韓兩地工運組織相互結合的「Hydis抗議事件」。除了抗議行動的連結與支援之外,在議題上甚至有趨向同步發展的態勢,例如臺灣的「反高中課綱微調」與韓國的「反統一國編歷史教科書」等,都奠基於抗議政府試圖以單一意識形態為歷史定調(當然兩地意欲調整的課綱內容有所不同)。

這些事件凸顯在民主轉型過程中,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的國家總體政策,如何面對當代要求分配正義與社會福利的意見?擺脫殖民之後的社會,要以什麼樣的觀點看待歷史?而在民主轉型的難題上,臺灣除了日常生活「反韓」的類民族情緒外,是否有可能與韓國社會結合觀察與抗爭經驗,防止當權者藉「穩定」、「法治」為大旗,壓制人民得來不易的政治權利與社會的民主化果實?

轉型的日頭已經高高升起,端看臺灣與韓國如何讓民主照耀東亞,一同走出「到民主的共生之路」。

 

註1:2015年10月12日,韓國政府通過統一國編歷史教科書。

註2:國編歷史教科書政策引發對殖民歷史、獨裁政權的爭辯。

註3:六月民主運動為1987年6月在韓國爆發的全國性民主運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