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教育事業的嶄新面貌,再不正視可能太遲!

友善列印版本

系列前文:

人類生活在往自由方向衝刺,教育呢?

除了上課用電腦,科技會將教育如何改頭換面?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未來教育可能不再有畢業入學,不再有班級年級,甚至老師學生的身分,也將隨時轉換和切換。

是否你會懷疑:這些究竟是幻想還是空想?

其實,與現在學校完全不同的新形態教育事業,在全世界各地,無論是線上或實體,不斷出現。這個說法早是現實,不是預言,甚至已不新潮,只是「就事論事」。除了許多人都熟悉的 CourseraUdacity,其他新式的教育機構不勝枚舉。

新式教學機構,教育模式徹底重整

Noisebridge -- 在舊金山市的中心,是一間非營利性質的科技教育機構。教學的主軸是綜合機械、電子、程式、設計的能力,進行發明和製造。這裡採取社群式的教育方式,參與者彼此幫助學習,沒有明確的老師和學生,由高手自發進行主要的教學工作。

Lynda.com -- 一個線上影片為主的教學平台,由許多領域的資深人士實際錄製教學影片,可免費收看及上課。課程以廣意的「數位技能」為主,包括:攝影、影片、動畫、音訊、設計、網站、程式開發等等。

The Steel Yard -- 美國羅德島的一個工藝學習場所,從 2001 年成立至今,核心目標是工藝教育,以及其他工匠事業周邊的技巧。在這裡學得到的技能包括:焊接、鑄造、陶瓷、珠寶設計…。這是一個收學費的教學機構,但是只要年滿十五歲就可以報名上課。

École 42 -- 由法國軟體大亨出資建造的軟體學校,位在巴黎。這個學校沒有老師,沒有課程,不收學費,沒有課表。學生和彼此學,上線學,用一切資源進行個別和群體的學習 -- 許多軟體高手認為這是最好的學習方式。這裡的學生是從七萬申請者中,經過嚴格實作能力測試而選出的九百名有潛力的年輕人。他們其中許多人高中沒畢業,也有人頂著史丹佛等頂尖名校的光環。三年後,他們也要通過嚴格的能力測驗才能拿到認證。

Skillshare -- 是一個線上影片教學平台,邀請各種領域的專家透過線上影片的方式開課。只要有真材實料,人人都可能在這裡當老師。目前較主流的課程集中在這幾個領域:設計、攝影、創業、美術、烹飪。

這些教學機構,一再挑戰了傳統的教育觀念:特定的校園、師生二分化、學生身分資格、年級與班級的分化、特定時間的上課與下課、入學與畢業。不,這些教育機構拋下這些格式,而且無論能教的、想學的,人人都從中受益。

教育面貌的改變,抵抗、漠視,或開創?

現在的主流教育模式,是以一百年前科技形貌規劃的。當時資訊難以保存、傳遞,知識的供給與需求難以彈性配合,教學只能以「面對面」的形式發生。為了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達成一定效益,學生們被迫接受一定程度的囚禁:在教育的時間、空間、內容、方式等方面都不能自由選擇,以忍受層層壓制為代價換取知識能力。

但今日,科技已經全面翻新,未來還會以更快速度進展。追求知識與能力,不再需要以受到囚禁為代價。

科技發展到今日,資訊傳遞成本向零貼近,創建教學社群極為便利,「教」與「學」不再受限於同時、同地、面對面才能發生。任何專家、高手放在網路上的教學影片與文件,可以經年累月,幫助世界各地數以萬計、千萬計的學習者。

未來,還會有老師與學校,正如現在也還有餐廳、音樂會、大賣場。學校將是教育的選項之一,正如上餐廳只是吃飯的選項之一。不久的未來,台灣的老師、學校、知識庫、自學群體、各領域專業社群中的有識者將攜手建立一個以自由自主、彈性選擇為基礎的教育系統。學生的自主性與學習動能將從囚鎖中被釋放。這也是歐美各界領袖人物傾全力正在進行的教育工程。

中學選課制,台灣落後時宜已經數十年,至今趕不上。在今日,全世界教育發生變局的時候,台灣要採取什麼姿態?是敵視與抗拒改變,是假裝它沒發生不存在?或者,我們將主動開創那個更好的未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