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來的季節》:家雄與台灣的幸福

友善列印版本

家雄,值得幸福嗎?

即使手頭上沒有甚麼錢,但只要領到一點工資,便為母親買了兩瓶不便宜的保骨藥品。看到哥哥珍愛的手錶壞了,不吭一聲地拆下自己的手錶零件修好哥哥的手錶,即使那是他無法從父親那邊得到的禮物。娶的越南新娘阮雲鳳,常被母親責罵,家雄總是站出來為其緩頰,體貼於雲鳳身處異鄉的徬徨與無助。餐桌上,母親因大嫂始終生不出小孩難免抱怨,家雄插話打圓場,逗趣地模仿母親,以幽默化解兄嫂面臨的尷尬。積極的詢問工頭,找尋雲林勞工都需要的工作機會,家裡缺錢,他就努力工作。對父母孝順、對手足友愛、對妻子照顧、對他人體貼、對工作認真,這樣的家雄 值得幸福嗎?

讓我換個角度再描述家雄一次。學歷不高,勞動工作者,居住資源少的鄉村,家境貧窮,這樣的家雄,值得幸福嗎?

我會覺得兩個問題的答案會是一樣的,只可惜我們的世界不是這樣子運作。

家雄小時候,雖然在班上也有前五名,資質也不差,但終究比不過全校第一的哥哥。家裡窮困,只能供一個人繼續讀書,於是家雄就被犧牲了。他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失去了父母大部分的關愛。因為只有國中畢業的關係,在對方家長的偏見下,他也失去了他愛的女人─五專畢業的辛梅。

假如台灣跟某些國家一樣,擁有體質良好且運作完善的教育制度,透過資金或貸款輔助就學,透過嚴格控管的教育品質,使教育資源均衡。讓所有兒童、青年享有受良好教育的權利(包括職業訓練),無論何種家庭背景、居住地區,以及有沒有錢。那麼也許,家雄不會失去幸福。

雲林地區地層下陷嚴重,每逢颱風家中就會淹水。母親說「你每天幫人墊高房屋 自己的家何時才有錢墊高?」家雄是勞工,與出錢的人、建築師、原料供應者一樣,都是將房屋墊高技術工程中的一環。他的努力工作創造了將房屋墊高免於淹水的價值,卻得不到將自己家墊高的薪資回饋。拷秋勤樂團一首描寫原住民部落被拆遷的《台北蓋都蘭》歌曲中,副歌歌詞「我起恁的厝 你煞來拆阮的厝(我蓋你們的家 你卻來拆我們的家)」道盡蓋房子的勞工卻連自己的家都保不住的心酸。

假如台灣像某些國家,擁有良好的國民住宅政策,提供民眾合理利率的住宅貸款,或是提供輔導及住屋扶助,讓所有人能擁有像樣及安全的住家環境。那麼也許,家雄不會失去幸福。

醫生向家雄表示,他的肝硬化已非常嚴重,需要有人捐肝做手術,手術費需八九十萬。家雄到他病倒之前,不曾對家人提起過這件事。我的外婆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是肺的疾病。她就醫時,也是她即將病逝時。母親曾說過,在外婆死後,他們在外婆床底下發現很多瓶的咳嗽糖漿。其實外婆的病,以及所承受的痛苦,豈是糖漿可以治療。但她不對家人提起,也不就醫,只是拼命喝咳嗽糖漿。因為窮人不敢就醫,他們認為自己沒有錢,不值得接受醫院昂貴的治療。

如果人類研究醫學,是為了讓眾人了解有些病是可以被治癒的,卻在付不起醫藥費的情況下,只能無可奈何的死去。那麼,研究醫學,讓醫學科技進步的意義何在?醫學的進步是為了救人,還是為了賺錢?

假如台灣的健保制度能夠完全轉型成社會福利制度,確實徵收富人所應繳的費額以擴大費基,並且僅補助無法負擔醫療費用的病患。窮到無法負擔小病者,就大小病皆補助;只有重症治療才無力負擔者,就只補助重症治療。讓所有人,享受應有的醫療照護。那麼也許,家雄不會失去幸福。

家雄花錢娶了越南來的新娘雲鳳,希望在失去所愛的女人辛梅之後,能夠重新找到幸福。而雲鳳,有深愛的人在越南等她,卻因貧窮嫁來台灣。一場注定不幸福的婚姻,在家雄發現雲鳳與愛人往來的信紙後緩緩走向終點。新移民女性(外籍配偶)常發生在貧窮國家因資源缺乏,無可奈何下,經由金錢交易買賣而輸出的配偶。而富裕國家的窮人,因窮困而無法尋得好姻緣,才籌錢透過仲介交易貧窮國家的配偶。富裕國家的有錢人對富裕國家的窮人進行剝削;富裕國家的窮人再對貧窮國家的窮人進行剝削。層層剝削,兩邊都不幸福。

家雄病倒前,夢到他與雲鳳盛裝打扮約會的場景,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幸福─與愛人結成家庭。不求大富大貴,不求功成名就,只求平凡的幸福。只可惜,因為社會運作的規則,他得不到平凡的幸福。最終家雄病死了,生命終究走向悲劇。他的死亡是對這個社會強力的批判:原來在這個社會,窮人不值得幸福!

家雄急救時,雲鳳也同時送醫生產。

在家雄死亡前,

響起了一聲孩子的哭聲。

響起了一聲希望的呼喚。

始終生不出小孩,含櫻本來堅持要養親生的孩子,直到她發現自己也是被父母所領養的。而這個家雄與新移民所生的小孩,被家民及含櫻領養了。原來愛,可以超越血緣、超越種族、超越一切。

這是電影給我們的答案。

當我們去愛、去關心那些跟我們沒關係,卻需要幫助的人。也許上述所說的教育政策、住宅政策、醫療政策,在台灣都有實行的可能。

其中的教育及住宅政策,是參考北歐國家芬蘭的政策。然芬蘭與台灣的政府體制、人口及資源大不相同,希望能完全套用其實過於理想化。但台灣社會既然產生像家雄這樣的悲劇,就應該思考朝這樣的政策方向改進。

台灣的社會福利政策要改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假如被《候鳥來的季節》感動的台灣人,或是被其他關懷性及批判性的作品感動的台灣人,開始關心、開始在意,化感動為行動。那麼也許,台灣就會開始改變,而下一個家雄,就不會失去幸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