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有台灣文藝復興嗎?

友善列印版本

上世紀末以來台灣的民主化和本土化運動,形成一股浪潮,台灣意識抬頭,台灣人認同持續上揚,促成了文化氣氛與教育內容的一些變化,於是有人迫不急待宣示「台灣文藝復興」的來臨。

所謂的「台灣文藝復興」,日治時期台灣文壇領導者張文環(1909-1978)曾以此形容盛行於1950、60年代的台語片,此時期台語歌承續1930年代創作高峰、開展日治時期之後復甦的在地創作意識,也多有表現。

1970年代,在「中華文化」洪流下,台語影歌一體沉淪,直到1980年代以來的新台語歌風潮,以及近年興起的新台語片,在歷史傳承脈絡與集體意識渲染上頗有文藝復興之勢。

除此之外,很多地方要講是「台灣文藝復興」我覺得其實都很勉強。以世界上任何文化運動皆具核心地位的語言復振而言,台語以其濃厚本土色彩與草根傳播,造就出了一種強勢形象,但那常常是抽象甚至是虛幻的,其實台語的社會語言強度相當薄弱,看不懂也不想懂台語文字的台語文盲是有很大發言權的。

所謂文盲,就是會講會聽但不會認字。台文書寫有漢字,也有標音的羅馬字,但台灣社會儘管對羅馬字系統的英文敬愛有加,卻非常堅持漢字的正統與純粹,連中國的簡體漢字都看不順眼,漢字和羅馬字並用的台文書寫就更是天外異形了。

此實為「漢字本位迷思」,視台文系統裡的羅馬字成份為非我族類的異端與雜質, 把一套已具有完整規則與歷史傳統的書寫體系,輕率誣指為火星文。

於是,在成功大學台文系的蔣為文老師與小說家黃春明論戰事件中,我們聽黃說這樣的台語文「不倫不類」,聽名家張大春批評這樣的台語文「是生造出來的」,違背語言發生的實況,徹底否定台語文的書寫資格。

我沒張大春那種學問,不知道他不厭其詳深入淺出漢字緣由的《認得幾個字》是什麼樣的語言發生實況,那大約就是其所標榜的一種「格調、品味、教養」,而這樣的台語文盲而且文盲有理的格調與品味,是教化整個台灣社會的。

不時會有人教化台語人說,佔台灣「絕對多數」的台語族群要有「氣度」,或者不要獨佔「台語」名號,或者不必強求教學時數雲雲,然而台語許多人講不連篇、話不成章,連寫個字都一堆高級文藝人期期以為不可,有這樣窩囊的「絕對多數」嗎?

此實為「台語多數迷思」,台灣社會普遍存在的台語文迷思,還包括「英文本位迷思」:台語羅馬字子音系統如「p」、 「ph」、「b」的「清音不送氣」、「清音送氣」、「濁音」三元對立,和英文不同,然而台灣教育把英文學得虎虎生風,一看到abc就以為是英文,然後質問為什麼相同的發音,台文的「p」不和英文一樣拼成「b」、「t」不拼成「d」等等,實在讓人無奈又好笑,就像同為abc的法文和英文發音規則不盡相同,難道就要質問法文為什麼不和英文一致嗎?

還有「去政治化迷思」:全世界的本土語言復振運動,都必然和政治運動有親近關係,毋須刻意政治化,而是會自然而然政治化,國族意識建構的根本就在其中;而如今「國語」霸權、在地語言極度弱化的台灣社會,也就是政府推行政策的政治化結果,自然要以政治的力量去挽回。十足政治化的「國語」及其擁護者,有什麼立場說台語文復興運動是「政治化」呢?

也有評論說,文字的統一與教育推廣,弱化了語言活力,台語則倖免於此,而得以保存其活潑細膩與自由揮灑的空間。然而,標準化的「國語」自有其自由奔放的一面,卻總有一套穩定自足的文字系統支撐,語文流通的不同面向互補短長、相輔相成,那麼為何台語文就只取其隨興所至的一面,而不必落實為可長可久的文字系統?難道台語文只是偏鄉的美麗風景,只在天龍國後花園閒暇觀賞用的?

張大春認為黃春明前輩說的「怒火就像一朵燦爛的紅花,我前幾天開了一朵」是「真正的文學」。我沒有張大春那種文學格調與品味,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文學,只知道台語文這朵花快被高級「國語」文藝人給踩扁了。

台灣文藝復興?先從破除台語文迷思開始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