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看看板(kòaⁿ khanpáng):廣告招牌的台語大學問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看看板:廣告招牌的台語大學問
作者:看看板工作小組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8年8月8日

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會用到台語文khan-páng的商家,好像都是小吃攤、檳榔攤、機車行等單價較低、以一般大眾為主要消費客群的產業;單價較高、鎖定經濟強勢、高消費力族群的產業,似乎不會使用台語文khan-páng。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本書作者群的調查和統計,若是光看台語文khan-páng 的統計數字,飲食類的店家和攤商,的確是使用台語文khan-páng 的最大宗;整體來說,這一類的台語文khan-páng 在各地大約都占台語文khan-páng 總數的半數至四分之三強。尤其在商業活動越不發達的地區,台語文khan-páng 的使用就越有集中於飲食類店家與攤商的趨勢。照這樣來看,好像「賣吃的人」最常使用台語。

但這種現象其來有自,正所謂「食飯皇帝大」(chia̍h pn̄g hông-tè tōa),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和飲食脫不了關係,只要透過每個民族的特殊飲食(或食品),我們就能發現該民族居住環境的物產特色、生活習慣和文化獨特之處。而這些食物,往往都會用最能代表其民族文化的本土語言來命名,也因此,像是加了台灣海味的「蚵仔煎」(ô-á-chian)、用台灣米做成的「米粉炒」(bí-hún-chhá),因著台灣傳統辦桌文化而生的「白菜滷」(pe̍h-chhài-ló͘ ),以及「滷肉飯」(ló͘-bah-pn̄g)、「臭豆腐」(chhàu-tāu-hū)、「切仔麵」(chhe̍k-á-mī) 等台灣人日常生活最常吃的食物,大多用台語來發音才對味。

除了這些全國性的食物之外,在不同的地區,也會有當地特殊的物產,以及使用這些物產所做成的小吃,例如中部地區的「大麵羹」(tōa-mī-kiⁿ)、麻薏 (môa-íⁿ)、「麵線糊」(mī-sòaⁿ-kô͘),南部地區的「魚冊」(hî-chhè)、「鹽嗆魚頭」(iâm-chhèng hî-thâu) 等等。這些在地的美味,若不是用台語取名,反而才是很奇怪的事。也因此,飲食攤商使用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的語言來製作khan-páng,也就非常理所當然。

不過,若要說只有賣吃的店家才使用台語文khan-páng,其實也不全然。如果仔細觀察路上的khan-páng,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做為民生的基本需求,飲食類店家、攤商的khan-páng 數量本來就會比其他產業多,而且這種情形在經濟活動越不發達的地區越明顯──也就是說,在其他商業活動不發達的地方,經濟活動主要是以「賣吃的」為主,與其說這些地區的台語文khan-páng 以飲食類為多,還不如說這些地方的khan-páng不分語言,都是以飲食類為大宗。換個角度,如果是以「不分語言的khan-páng 總數」和「台語文khan-páng總數」的比例來看,某些類型的商家使用台語文khan-páng 的情況,並不會比飲食類商家來得少,例如醫藥和汽機車相關產業。

從本書的調查中可以發現,醫藥相關產業並不排斥使用台語文khan-páng。這種情形並不侷限於國術館或腳底按摩之類的民俗類醫療院,即使是現代西醫診所或藥局,使用台語文khan-páng的情形也相當普遍。前者如中醫「控八控控中醫診所」(khòng-pat-khòng-khòng tiong-i chín-só͘) ,後者像是西醫的「上齊藥局」(siōng-chiâu io̍h-kio̍k)等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且生動的範例。

醫藥產業使用台語文khan-páng 的理由或動機,可以從顧客和店家兩端分別探討。從顧客端來看,除了專賣嬰幼兒用品和女性保養美妝類的店家以外,大部分醫療保健類的商店或診所,都是以年紀較長的人為主要客戶群,這些較年長的顧客多半是以台語做為生活的主要語言,店家或診所自然也會盡量以台語和顧客或患者溝通。此外,醫界有個普遍流傳的說法是:「當我生病時,我就不是雙語人。」意思是說病人平常可能會說兩種以上的語言,但當他生病的時候,最能打入他內心深處的語言,還是病人自身的母語。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的醫學大學普遍都有開設「醫學台文」相關課程的原因。

再從店家或診所、醫護端來看,由於台灣的現代醫學最早就有使用台語羅馬字編寫醫護教材的傳統, 如《內外科看護學》、《公用ê藥方》等等,從日治時代到今日的醫療現場,醫護人員之間使用台語也相當司空見慣,所以醫護保健類的相關從業人員多半不會排斥台語,想想我們平常在電視上看到的成藥廣告,大部分也都是使用台語來表現。

至於汽機車相關產業使用台語文khan-páng,理由和醫療產業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就工作場域的歷史背景和特性而言,由於台灣早年重工業和交通工業大多由日本引進相關技術,這些和汽機車相關的術語,有相當高的比例是源自英語的日語外來詞,這些外來詞雖然是由日語輾轉而來,但來到台灣,當然就轉變成台語的發音了。例如「hân-tó͘ -luh」(ハンドル,handoru,方向盤),「iân-jín」(エンジン,enjin,引擎)、「ba-té-lih」(バッテリ,batterī,電池)、「khu-sióng」(クッション,kusshon,避震器) 等等,甚至就連所用的工具,也同樣稱為「lô͘ -lái-bah」(ドライバ,doraiba,螺絲絞)、「phiàn-chih」(ペンチ, penchi,鉗子) 等等。

其次是, 汽機車相關產業一般都被歸類為「低語言」的使用場域,也就是說,除了上述轉變成台語的專業術語之外,這個場域的交談大多屬於日常對話,談話者的教育程度通常不高,主要使用的也是本土語言。既然如此,台語文看板應用於汽機車相關產業,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那麼, 其他行業使用台語文khan-páng的情況又如何呢?根據調查結果, 可以發現在服飾美容類的店家中,台語文khan-páng的使用和性別有明顯的關聯:以女性為主要消費群的商家,甚少使用台語文khan-páng。即使有極少數的例子,像是台中市南屯區的台語文khan-páng「色度」(siat-tò͘ ),所使用的也是由日語外來詞セット(setto) 轉化而來的詞彙,而非傳統的台語詞,顯見台灣的女性服飾美容業對台語文khan-páng的接受度並不是很高。相對的,專賣男性服飾的店家,即使主產品是單價較高的西服,使用台語文khan-páng 打廣告的比重也偏高。

男性和女性面對本土語言的態度有所不同,其實原因並不單純。有一種普遍的說法是:因為台灣社會的性別傳統,女性的社經地位通常比較弱勢,而且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通常不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女性在心理上會相對容易認同「主流價值觀」——台灣長期處於被殖民的社會狀態,認為「西方比較高級」、「華語比台語高雅」這類的想法,仍根深柢固地存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以女性消費者為主的服飾美容業,可能才因此出現「多見外語khan-páng 或外國譯音,少見本土語言」的現象。反觀男性,由於社經地位傳統上相較女性強勢,教育上又多被鼓勵發揮不同的想法,所以敢於表現自我,面對台語文khan-páng 的使用,或許也就相對沒那麼顧忌。

政府機關方面, 由於公家單位絕大多數都只有各機關的正式名稱,也不用特意廣告宣傳,所以我們幾乎沒有看過哪個政府機關使用台語文khan-páng。但是,許多政府機關會大量使用台語做為政令文宣的主要或次要語言,甚至在某些地方政府單位的官網中,台語文的使用占了相當的比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