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 月 14,2013
【週一想想】一定要這樣吃嗎?
又到了尾牙與過年的季節,一個卯起來吃的季節。其實,沒吃下去的也跟吃了的一樣驚人,甚至更有過之。 最近讀到英國作家史都華(Tristram Stuart)寫的《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跟香港作家陳曉蕾寫的《剩食》兩本書,對於一個總會把碗盤裡扒乾淨的人來說,那些根本無緣上到餐桌甚至貨架的巨量食物的浪費,真是令人抓狂。 只因長相不符標準,例如紅蘿蔔不夠直,三分之一的蔬菜水果在產地直接廢棄;...
李蔚
1 月 17,2013
南周之後,台灣能做什麼?
南方周末事件,儘管在台灣隔海觀望,照樣看得人五內俱焚。如今事件表面上平息了,但留給台灣,特別是馬英九政府的問題是嚴峻的: 面對南周事件,台灣能做些什麼? 回顧在抗議行動最火熱的期間,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和文化部長龍應台,都對事件發表了談話。 王郁琦的說法是:「中華民國政府向來關切大陸新聞自由的發展,台灣方面希望大陸當局應該正視人民對新聞及言論自由的渴望,...
李中志
1 月 18,2013
香蕉共和國裡的部長
龍應台以《野火集》在解嚴前夕躍上了知名作家的舞台,龍文對只看中央日報的讀者或 許是不小的震撼,但同時期的《人間雜誌》、《當代》、《台灣新文化》、復刊的《文星》,乃至於各黨外雜誌的寫手,都展現出比龍應台更具深 度與廣度的人文關懷與反省,只是難見容於當局與主流媒體。 所以與其說龍應台是因文崛起,不如說是她精準掌握政治轉型時所容許的最大空間, 以批判者的姿態與執政者相互為用,而取得比真正造反者、...
文化研究
周盈成
1 月 27,2013
【週一想想】雜感國際觀
最近跟朋友聊到「台灣人的國際觀」,我半開玩笑說,我只知道一點:人人都覺得其他人欠缺國際觀。 躍入我腦中的,是近年來網路上瘋傳的一張kuso地圖,諷刺台灣人的世界觀:整個世界草草切成幾大塊,附以很無厘頭的描述,例如非洲是「媽媽說飯沒吃完會被送到這裡」,中國是「黑心商品跟詐騙集團出口國」,日本則「到處都是A片」。(如下圖,註1) 這類地圖,國內外很多各種版本,原不稀奇,...
李拓梓
2 月 03,2013
【週日想想】這不叫改革:馬政府「年金改革」的偽善
年金改革的「異化論」 我從小數學就不好,大學聯考數學考了零分,連帶影響了對數字掌握的信心,拿起電話總是把數字順序撥反,明明是26我總會撥成62,同事最好戲稱我為打錯電話大王。因此舉凡各種政策涉及精算,大家都知道我一定一片茫茫然,到底1.55和1.25有什麼差別,為什麼那個公式要減掉先乘以1.6再減掉1.7,問我一定不會得到答案。因此每每討論年金改革時,看著銀幕跳動的數字,那些「我的退休金」...
司法人權
李柏昇
2 月 07,2013
都市火牛陣:火燒厝的背後
這兩天發生了三起容易讓人有所聯想的火災,分別是溪州部落、台大老宿舍以及華光社區周圍。具體的來說,都是在都市更新如火如荼進行的區域。都市更新與火的親近性遠比大部份人所想的還要高很多,建商運用火攻來逼走既有的住戶也不是第一天的事,早在十年在十年前的康樂裡拆遷中,就發生過無名火燒掉一部份違建戶的房子。大火似乎與待拆違建特別的有緣。 1871年,...
余杰
2 月 17,2013
馬英九不要做鄭克塽——讀高格孚《中華鄰邦》(上)
古語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海峽兩岸的政、經、學各界人士,正因為身在局中、缺乏距離感,對兩岸問題的看法往往「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相比之下,反倒是冷靜的旁觀者看得真切、評得到位,比如《中華鄰邦》一書的作者、法國學者高格孚。 高格孚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台灣認同政治、台灣史以及兩岸地緣政治,以「歷史性比較地緣政治學」...
歷史書寫
藍弋丰
2 月 20,2013
【週三想想】美國的誕生.之十四: 越反越分裂的「反分裂」演說
先前提到邦克丘戰役的慘重傷亡,讓英軍再也不敢積極進攻,正當英軍陷入被動情緒,而美軍則因為無所不缺而動彈不得,戰場上的武鬥陷入停擺時,雙方的文鬥卻即將掀起高潮。 這次文鬥一樣由英國先出手過招,雖然邦克丘戰役大大打擊了波士頓英軍將領的戰意,但是當邦克丘戰役的消息傳回英國本土,對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卻產生了相反的效果,當邦克丘上受重傷的英軍士兵一船船回國,使英國社會震驚於戰場的殘酷時,...
miesiao
2 月 24,2013
廉價航空的社會意義:跨國經驗的普羅化
農曆年假過期間,廉價航空出現了兩則新聞: 一是在年假最後一日,從大阪飛回桃園的捷星航空因機件故障而多停留一晚,致使許多民眾無法趕上開工開學而需多請一天假,甚至在飛機上與空服員爭執欲拍攝存證亦被制止,因此受到媒體關注。 另一則同樣是捷星航空,欲訂前往大阪的數十名旅客臨櫃報到卻不能,致使延誤一個多小時而代理業務的華航先宣稱捷星超賣釀禍,後承認其不熟悉報到系統所致。...
環境經濟
陳穎寬
2 月 25,2013
台灣輻射屋受災戶的獨白
其實大家在講反核、反核,都拿日本、車諾比的案例在講,卻忽略了台灣本來就有輻射受災戶。想想台灣政府連已受災戶的照護制度幾乎都沒有了,更何況是蓋了核四之後呢?你覺得它會想到我們嗎? 小時候念了兩年的幼稚園被發現三塊鐵窗有輻射鋼筋污染,污染指數被列為嚴重,兒童受輻射影響程度是大人的3倍,所以不知道那兩年我到底吸收了多少放射線呢!(請見全台灣輻射污染概況) 剛念國小的我,...
‹
…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