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拱祥生
2 月 26,2014
合理國道收費的漫漫長路
當遠通國道收費「ETC」缺失一籮筐現象呈現在國人眼前,筆者覺得台灣的合理國道收費之路更漫長了,但不怕缺失多,最怕不專業的聲音壓過理性的思考,當初推動本案的立委諸公與政府官員,不就是「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的實踐者嗎?拋開爭議,筆者願從國道收費的原意與國際接軌兩大主軸進行論述,以期「國道基金」及「國道電子收費」早日步入正軌! 交通部於一九九四年成立的「國道基金」,本著「...
蔡威逸(Wii)
2 月 27,2014
寫在227 我e阿母生日之前夕
2月27日是《勿忘台灣・落花夢》的作者:張秀哲先生的忌日。 圖片來源:衛城出版社 第一次看見這個名字是在公館的五南書局地下室,隨手翻到了一本書,封面的男人意氣風發地叼著一根菸;那是張秀哲先生,或應該說是二二八事件之前的張秀哲先生。 張秀哲先生家境優渥,父親是礦業大亨:張聰明,膝下僅張先生一子,故極盡培育之能事,...
林琮盛
3 月 01,2014
【中東想想】以色列:拒絕「小確幸」的戰鬥民族
被外界視為資本家政黨的國民黨,最近很反常。 除了要「以富濟貧」,大改稅制外,從過年前國民黨籍的新北市長朱立倫就開始拋出「放假拚經濟」;近日,行政院長江宜樺又國會接受質詢時,引用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小確幸」這名詞,當作處理國定假日的政策考量方針。但是,台灣真的需要「小確幸」嗎?或者我們應該想想:處在當今困境中的台灣,禁得起「小確幸」這樣的自我陶醉嗎?...
文捷
3 月 03,2014
吃裡扒外的意識形態
最近一位知名醫師作家,在網誌分享一則真實故事,提到有位中華民國籍華僑專程回台灣就診,享用著台灣便宜健保資源外,不僅以說洋文為尊,用輕蔑、跋扈態度對待護理人員,還落下一句「我才不稀罕你們中華民國的國籍咧」。姑且不論這位華僑的身分背景,但她的言行舉止,卻也充分反映出一種長期存在於台灣的「殖民他者」心態,並以此心態利用與占台灣便宜;此一心態,也化約成語言,在日常生活中霸凌著台灣這塊土地的人事物...
Mattel
3 月 03,2014
【週一想想】香港台灣:今日滅聲明日滅口
主導歷史課綱中國化的王曉波,在紀念二二八事件67週年座談會中,大言不慚地說:蔣介石在中國大陸清黨時殺了40萬人,在台灣二二八事件中殺了2萬人是小case。今年二二八紀念日前夕,2月26日,主導批評梁振英政府、揭發溫家寶海外資產的香港《明報》前總編劉進圖遭砍殺重傷。兩則看似毫不相干的新聞,卻共同陳述著中國人政權的恐怖本質,以及國共對付媒體的同質性。 (...
賴怡忠
3 月 04,2014
【時事想想】烏克蘭危機擴大 美德俄互動關鍵
原先主要是烏克蘭內部民主與威權、親歐還是親俄的爭論,隨著俄羅斯出兵進佔克里米亞半島,使得烏克蘭爭議升級為戰爭危機。普丁認為烏克蘭內部親俄依然佔多數,克里米亞半島不認同烏克蘭只認同俄羅斯的俄裔烏克蘭人口,其數目更是可觀,普丁更指責發生在烏克蘭的問題,是烏克蘭親歐民眾以示威手段趕跑一個以民主程序選出來的總統。這些都當成普丁出兵烏克蘭的藉口。 (來自家人的鼓勵:...
藍弋丰
3 月 05,2014
【能源思考題】(十二):不只手機,家電也可以智慧化
前回我們提到,各國大電力公司,都正在因應分散式能源的趨勢,計畫從過去只收取電費的舊商業模式,轉型為全面性的整合能源服務公司,提供家戶能源管理、家戶屋頂太陽能監控、自動化智慧家庭服務、中央調控智慧照明服務…… 圖說:常見電表。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講到這邊,一定又會有人會跳出來說:哈,要在家裡安裝那麼多新系統,家電電燈都換新,這麼大的工程...
教育文化
楊忠時
3 月 09,2014
【時事想想】從「廢除母語教育」開始!
評論連結: 熱門話題-國小應廢除母語教學 有話要說-讓「台灣話」消失 最近報紙上刊登這兩篇社論,看完筆者有些感動,彷彿遇到尋找已久的知音。這兩篇的主旨都是強調:「台灣應該廢除母語教育。」筆者整理了這兩篇文章的論點,我整理成下面兩點原則: 1. 國際化:英語學習是時勢所趨,我們必須和國際接軌。 2. 效率化:母語教育曠日廢時,語言越少,溝通越方便。...
Mattel
3 月 10,2014
【週一想想】政治台灣:人民的素質決定政客的品質
3月9日,民進黨台北市長初選市政辯論會熱鬧登場,但是坦白講,一如往常的選舉電視辯論,究竟有多少人會在乎辯論會的內容?會審視候選人提出的具體政策? 我想,是否「喜歡」這個候選人,是否「認識」這個候選人,是否這個候選人言行曾經「得罪」過我等等抽象因素,才是決定許多選民支持與否的關鍵。至於候選人真正的視野、能力與具體可行的政見,根本不是多數選民考慮的真正因素。 事實上,人民的素質,...
潘信榮
3 月 11,2014
放下道德譴責,來場飲食革命吧!
從塑化劑、毒澱粉、大統、胖達人到近日的鼎王,食安危機就像是月經般的固定報到。然而隨著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我們也彷彿愈來愈痲痹無感。於是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犬儒主義者,抱著「反正吃那麼久了也死不了」的心態,假裝問題不存在。或是像網路鄉民般訴諸市場機制: 「不爽不要吃」。 台灣藍鵲茶團隊的同學,除了賣茶,平時也實際參與農事。 圖片來源:新鄉村協會...
‹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