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文化研究
張之豪
1 月 26,2014
【雞籠勃露斯】臺灣的埃利斯島
一個病奄奄,孤獨拿著皮箱的小男孩,一句當地話也不會說,就這樣在船上,與無數其它跋山涉水到了美國的人們,眼睛望著岸上的自由女神像。雖然一無所有,他們的表情雖是茫然,卻帶著期望。這是他們的新大陸,他們的新國家,他們將拋下過去的種種,開啟一個屬於他們的未來。 這是在電影《教父II》裡,描寫教父 Vito Corleone 於 1901 年從西西里逃往美國,在紐約的埃利斯島(Ellis...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郭篤為
1 月 30,2014
【拉美想想】巴拿馬運河擴建遇挫 無以為繼百年歷史重演
二○一三年十二月卅一日晚,俯視運河太平洋端「美洲大橋」的「運河管理局Panama Canal Authority」行政大樓三樓燈火通明。行政長官荷黑.吉哈諾Jorge Quijano和多名一級主管及幕僚下班時,地平線另一端的巴拿馬市跨年煙火已經開始劃過夜空。 貫穿大西洋與太平洋間八十公里長中美洲地峽的巴拿馬運河今年通航屆滿百年,二○○九年起正進行野心勃勃的五十二億五千萬美元〈...
陳昱齊
2 月 01,2014
落實轉型正義 先從國民黨黨史資料收歸國有做起
去年中國國民黨黨史館重新揭幕對外開放,黨史館為此除了更新常設展外,也建置了目錄查詢系統,對研究者來說,相較於以往僅能以卡片或是內部電腦查詢目錄來說自然是便利了許多。而媒體的報導多半集中在黨史館新開放的「總裁批簽」檔案中,發現蔣介石定調「匪諜」一詞的使用,以及蔣介石常用的公文批閱用字(悉、可、照辦等)(見〈最後一批國民黨史 25日對外開放〉),並未針對黨史館及黨史資料的定位有所分析或評論。...
米那娃之梟
2 月 03,2014
青年關心政治的必要──一點觀察,一些思索
在這個不快樂卻又深感沈悶的日子裡,年輕人的關心公共議題,參與政治總是令人興奮期待。不論是新興起的所謂公民運動,或是大學生的提鞋怒擲惡官,都引人拍手叫好,也深感慶幸有人挺身而出。 而看看國外的經驗,二十出頭而未滿三十歲卻當選議員的例子不乏其人。當然,這類人不乏因係出身政治世家,作為政治勢力的延續者而當選。近鄰的日本就有很多這種例子。但其實,更值得注意與深思的是,除此之外,...
藍弋丰
2 月 05,2014
【能源思考題】(九):為什麼賺不到錢?
最近,全球產業界有一件大消息,Google又出手購併公司了,這次花了32億美元,買下一間叫NEST的公司。 這次購併的規模有多大? 這是Google進行過第2大宗的購併案,僅次於買下摩托羅拉的手機部門。 這也是一門相當「凱」的購併案,因為NEST目前的年營收預計為1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Google以它32年份的營收加以收購。 從這兩點,可以知道它在Google心中的重要性...
萬宗綸
2 月 09,2014
想想地理教育:教法自由了,但教材還戴著腳鐐
大學學測結束後,部分媒體報導社會科的關鍵在於地理,標題寫下「地理偏難 考生 『快崩潰了』」,翻翻這次的試題內容,先不論高中生是否崩潰,大約可以推敲出題老師先崩潰了,考題千篇一律、了無新意,這考題難出得很呀。作為一個地理系的學生,最常感嘆的就是國高中地理教材和地理學的實際內涵之間,那段難以克服的落差,打開學測題本不禁想望天吶喊,我們的地理教育何時才能被真正地解放?...
莊佳穎
2 月 11,2014
致「自由」── 1920年與2014年的台灣,和電影〈大稻埕〉
「自由」,是理解電影〈大稻埕〉的關鍵字。 做為一部票房極佳的賀歲片,很顯然,〈大稻埕〉不是要拍給歷史學者、文史工作者、 文青、鄉民來看的。也因此,這篇關於電影〈大稻埕〉的小文,不會是一篇糾正電影文本裡的歷史細節、或辯證影片中相關文學藝術作品應該如何被細緻處理、或檢討「穿越時空」邏輯是否夠說服人心的文本分析或史學研討論文(以上議題請讀者參照已經發表的電影〈大稻埕〉各精彩評論)。相對的,我想從...
藍弋丰
2 月 12,2014
【能源思考題】(十):工作回流,能源也有責?
年初,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暢談其 2014 年相關的投資想法,其中包括計劃在美投資十代面板廠,產業界猜測這是因為蘋果近來開始把生產線挪回美國本土,鴻海身為蘋果公司的主要代工廠,也得跟進。 想當初,歐巴馬曾問蘋果能不能把製造挪回美國,得到的答案是「不可能」,不只當時的賈伯斯如此當面回絕,整個上游供應鏈也都在嘲笑歐巴馬根本不懂產業,怎麼可能把整個產業鏈都搬回美國去呢?...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陳亮甫
2 月 14,2014
國際醫療的空笑夢
當局與民眾對自由經濟的信仰已近於走火入魔,而執政者提取當中產值可觀的醫療產業,放眼觀光醫療與「國際醫療服務中心」的設立,其中政策施行的莽撞與超乎尋常的自信,令人不寒而慄。 在此先做概念上的釋義:觀光醫療的商機自1980年代就為商人所注目,在台灣也行之有年,許多醫療機構都試圖拓展版圖;而國際醫療項目附屬於《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之下,要以政策介入的方式,替投資者消除更多障礙、...
新一
2 月 20,2014
【打狗吹水】國民黨史觀看不到的歷史:59年前的大陳撤退(下)
美國資深廣播記者卡培爾(Ted Koppel),曾語重心長且一針見血地說道:「歷史是政客正當化他們意圖的工具。」如此看來,將逐步以台灣為本位的歷史書寫,進行中國化調整,其實只是正當化馬邦伯親中經濟的一系列作為,甚至為未來馬邦伯的政治談判的意圖進行合法化的暖身罷了。 因此,中國國民黨為了將台灣人打造成中國人,在其史觀長期灌輸教育下,帶來台灣人民錯亂的認同,以及歷史感的欠缺,...
‹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