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藍弋丰
3 月 05,2014
【能源思考題】(十二):不只手機,家電也可以智慧化
前回我們提到,各國大電力公司,都正在因應分散式能源的趨勢,計畫從過去只收取電費的舊商業模式,轉型為全面性的整合能源服務公司,提供家戶能源管理、家戶屋頂太陽能監控、自動化智慧家庭服務、中央調控智慧照明服務…… 圖說:常見電表。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講到這邊,一定又會有人會跳出來說:哈,要在家裡安裝那麼多新系統,家電電燈都換新,這麼大的工程...
教育文化
楊忠時
3 月 09,2014
【時事想想】從「廢除母語教育」開始!
評論連結: 熱門話題-國小應廢除母語教學 有話要說-讓「台灣話」消失 最近報紙上刊登這兩篇社論,看完筆者有些感動,彷彿遇到尋找已久的知音。這兩篇的主旨都是強調:「台灣應該廢除母語教育。」筆者整理了這兩篇文章的論點,我整理成下面兩點原則: 1. 國際化:英語學習是時勢所趨,我們必須和國際接軌。 2. 效率化:母語教育曠日廢時,語言越少,溝通越方便。...
Mattel
3 月 10,2014
【週一想想】政治台灣:人民的素質決定政客的品質
3月9日,民進黨台北市長初選市政辯論會熱鬧登場,但是坦白講,一如往常的選舉電視辯論,究竟有多少人會在乎辯論會的內容?會審視候選人提出的具體政策? 我想,是否「喜歡」這個候選人,是否「認識」這個候選人,是否這個候選人言行曾經「得罪」過我等等抽象因素,才是決定許多選民支持與否的關鍵。至於候選人真正的視野、能力與具體可行的政見,根本不是多數選民考慮的真正因素。 事實上,人民的素質,...
謝仕淵
3 月 12,2014
KANO之後 臺灣棒球下一章
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導演的電影《KANO》,描述1931年嘉義農林棒球隊從實力貧弱不振,到最終進軍甲子園,奪得亞軍的過程,電影未演先轟動,上映後觀影者眾。關注棒球的臺灣人,藉此才認識嘉農,否則眾人皆以為臺灣棒球的起點,始於台東紅葉少棒。 戰後初期,迄至1980年代,嘉農的故事隱蔽了數十年,直到民主化與本土化潮流下,才能被言說乃至廣泛流傳,當係戰後初期的政治價值所致,...
藍弋丰
3 月 12,2014
【能源思考題】(十三):芬蘭,Nokia衰退以後
過去,曾經我們提起芬蘭就想到Nokia,Nokia過去是芬蘭的經濟支柱之一,一度佔了芬蘭 GDP 的4%,不過隨著 Nokia 在智慧型手機潮流中江河日下,2011 年降到了剩下芬蘭 GDP 的 0.5%,最後更淪落到將手機業務和部分專利組合賣給微軟的下場。 而在此過程中,Nokia 從董事長到資深主管們,對離職的員工,做到職業道德上的最大照顧,幫助他們銜接新工作,...
蔡曉林
3 月 14,2014
【想想看電影】那是最惡劣的年代,還是最美好的年代?──初探從《賽德克巴萊》到《KANO》中的殖民反思
近期課綱微調的議題炒得轟轟烈烈,在尚未上映前,以日治時期為背景的國片《KANO》也被熱烈地討論。有人從預告片中質疑本片是否過於親日媚日,把被殖民的一九三零年代再現得過於美好,也不少人將本片與導演馬志翔、監製魏德聖的另一部日治時期歷史電影作品《賽德克巴萊》相互比較其中的殖民歷史,尤其是片中如何再現日治時期的形象,更是觀眾關注的焦點。 首先,《賽德克巴萊》...
Mattel
3 月 25,2014
【週一想想】媒體台灣:KANO、媒體與服貿
KANO、媒體與服貿,這個看似毫無關連且後現代的標題,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你認為毫無關連性,那你就是不了解未來會有許多魔鬼就藏在服貿細節裡。 KANO在2月27日上映後隨即熱潮席捲台灣,然而在KANO正式上映前,特定集團媒體就已經密集對KANO開砲(連結),批評KANO講日語是皇民化產物。KANO上映後,這些媒體依然無視該部電影受歡迎的熱潮,持續密集對KANO開火。不過,...
藍弋丰
3 月 26,2014
【能源思考題】(十五) 法國與德國的恩怨情仇
法國,核能的代表國,德國,積極廢核的代表國,這兩個國家打從歷史上就有無數恩怨情仇,不過,每次糾葛,最後往往證明德國路線是對的,而現在又即將再次證明這個歷史定律。 彭博社報導,3月,法國工業界向法國國家電力公司要求,其工業核能電價不能再上漲了,否則法國工業將無法與德國競爭。 咦? 彭博社報導中指出:...
Ko Tsì-jîn
3 月 28,2014
【我看台語片】318心法,無法回復的統治正當性
318占領立法院持續10天以來,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社會運動發散全台,多少影響了客層年輕的電影市場,整體票房略呈下降,《KANO》仍然壓過眾好萊塢強片居於首位,但票房已呈下降曲線,氣勢似不若《海角七號》,說是受學潮影響是可能的,因為很多KANO迷大概都去了立法院、行政院2、3、4、5…刷了! 圖說:立法院外面聲援的民眾。圖片來源:VOA(美國之音)...
李維倫
3 月 31,2014
【時事想想】當公民到來,國家也就不遠了
一、 我一直以為,台灣人民(people)還不是公民(citizens),因為台灣還不是一個國家。 我是從「生活上的心理狀態」來區分人民與公民。人群活在世上,追求生活的保障以及維護共同生活的人情義理。這樣的一群人若可以用一族裔、地區、或國家的名字稱之,我們就稱他們是「某某人民」。而「公民」特指屬於一個國家的人民,這群人除了有上述特徵外,...
‹
…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