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林琮盛
五月 22,2015
【中東想想】 在商言商,以色列和中國大步向前
今年四月,在以色列中部的一個城市裡,舉辦了一場大型的國際會議。主題和農業科技有關。長期以來,先進的農業技術就是以色列的強項。透過高科技,讓以色列種植出反季節作物,甚至成為歐洲冬天的「菜籃子」。有趣的是,這場會議裡,中國代表團的人數就佔了全部人數的10%。 中國人大舉湧向以色列的場景,也出現在另一場以色列舉辦的網路安全峰會上。中國電商巨頭阿裡巴巴還派出規模不小的代表團親臨與會。...
Tabanuan Nangavulan Isbalina Bali
五月 22,2015
【Yu'fafoinana逐路者】 我是布農族,不是你的中華民族
關於【Yu'fafoinana逐路者】: 「Yu'fafoinana」是鄒族族語裡青年的意思,「逐路者」則是原住民青年們對自己行動的定位。面對國家逕自劃編原住民族,以福利之姿掩蓋殖民的事實,現代的原住民青年沒有忘記祖先勇敢踏出的血路,以筆作刀,逐路出草。 去年7月16日,台東縣長黃健庭至長濱鄉寧埔部落參加祭典,於祭典進行中強行發言,導致現場混亂,受到當地阿美族人強烈撻伐。...
電影戲劇
張硯拓
五月 22,2015
《薩爾加多的凝視》:看見,能改變世界嗎?
紀錄片一開始,就是一片黑暗──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的旁白浮現,第一句話就是自問:「關於一個攝影師的紀錄片,該怎麼拍?」攝影與被攝影,凝視和被凝視,「看見」以及(因為看見而)被改變⋯⋯視覺是強大的感知,影像即語言,透過「看」和傳遞所見,人們彼此感染,進而溝通。這是攝影的價值,以及攝影師的無聲心路。所以這樣一位人物,該怎麼記錄? 塞巴斯堤安.薩爾加多(Sebastião...
Mattel
五月 25,2015
【島嶼邊緣】中國人的玻璃心
《聶隱娘》日前在坎城影展全球首映,坎城影展官方在首映紅毯攝影單上將女主角舒淇國籍標示為「中國」,官方發現錯誤後,隨即以手寫更正為「台灣」;沒想到媒體報導卻變成舒淇發現錯誤,因而要求官方改為「台灣」,還主動向媒體介紹「我來自台灣」。這則舒淇要求官方更正的新聞報導傳出後,中國網友口出穢言大罵舒淇是「台獨狗」,中國網友也特地翻出舒淇的陳年舊事痛斥她。另一方面,台灣網友看到台灣媒體報導後,...
全球脈動
mlkj
五月 25,2015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噤聲
羅興亞(Rohingya)人,也許是世界上最被壓迫的民族之一。他們已居住在緬甸西部的洛開邦(Rakhine)長達數個世代,卻還得不到緬甸官方的承認。他們不被視為公民,無法受到法律保障、無法受教育、更別提醫療保障。緬甸境內有嚴重的種族問題,從官方認定的少數民族就有135個這點,可以看得出來。而可悲的是,羅興亞人因為信仰伊斯蘭教,被緬甸中央政府、其他種族敵視,不被計入這135個少數民族之內。...
社會安全
陳俊光
五月 25,2015
真是病家和立委造成醫療崩壞嗎?
胎死腹中通常不是醫師的責任、醫療崩壞也不是病家或單一立委的責任。把胎死腹中歸咎醫師、或把醫療崩壞歸咎病家或單一立委,都只是找代罪羔羊洩憤而已。就像告倒醫師救不了死者,譴責病家和立委也救不了醫療。 先講一個故事:有位高齡孕婦在接受超音波產檢時,被告知略有異常。緊張的準媽媽向醫師詢問超音波的狀況,於是醫師花了二十分鐘、仔細閱讀檢查結果、並向準媽媽解釋「這是臍帶、這是⋯⋯,這種狀況有⋯⋯%...
媒體觀察
史努比
五月 25,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媒體悲歌:無梗寸步難行 點閱決定價值
寫完這篇文章後,我毫不懷疑自己會和無數記者一樣,開始擔心究竟多少人會看這篇文章──是幾百還是幾千?抑或數萬?我也必須很努力的告訴自己,如果點閱數只有幾百,不代表人生就是黑白,不代表你「枉而為人」。這,是一場艱難的人性戰爭。 目前台灣記者的價值,有很大一部份建立在點閱數上。公司與老闆要求他們這麼想,市場機制似乎也要他們這麼想,久而久之,這個觀念不是被內化為記者的一部份,...
電影戲劇
CHIU MEi
五月 25,2015
關於侯孝賢:一位作者,應專注於他的創作
首先,恭喜侯導,獲得第六十八屆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獎,電影人至高的榮耀。繼2000 年楊德昌導演的《一一》,十五年後台灣侯導再奪此獎,最早有日本導演大島渚《愛的亡靈》、香港王家衛導演《春光乍現》、南韓電影教父林權澤的《醉畫仙》、菲律賓導演曼多薩的《男孩看見血地獄》,這是亞洲國家第六度獲得此獎。 法媒早在試映會後,以多篇深入影評向這位台灣的電影大師致敬。例如:5月22日《解放報》...
謝宇程
五月 26,2015
【學與業壯遊】 中學離「選課制」還可悲地遙遠
現在中學的教育模式,雖然有許多人正在努力改變(不見得是改善),但一個最重要的關卡:「選課制」,卻沒被視為優先要項。如果我們還以為選課制專屬於大學(甚至連大學對選課都有一大堆惱人的規定),那麼中學的教學離及格就還非常遙遠。 其實,台灣的課綱在理念上,是有選修這個設計。但是幾乎所有的學校,在實務上為求方便,都大規模壓縮選修的空間,把選修簡化成為高一升高二時選的類組。於是,...
音樂藝術
胡蕙寧
五月 27,2015
一位忙著拓展台灣音樂的法國音樂人
阿裡薩德(Ali Alizadeh)是一位法國音樂專家。他在1981年進入法國媒體後曾陸續擔任音樂製作、節目策劃、藝術管理、諮詢、電台主持人及培訓新秀音樂人的工作,目前是法國尼斯JazzActions電台的記者,也是法國坎城MIDEM國際唱片展的常客。我國駐外單位中有人認為,這位法國佬開啟了台灣音樂在法國市場上的銷售之路,因而成為幫助台灣音樂輸向法國的貴人。 阿裡薩德在2009年在「...
‹
…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