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台灣大學經濟、法律雙學位後,再拿德國慕尼黑大學憲法學博士。
旅居德、英逾20年。現任自由時報駐歐洲特派記者。精通中、德、英、台語。經常於報刊雜誌刊登文章。台灣出版品包括《法律企業家林敏生傳》、《學德國人過生活》、《學英國人過生活》、《開始當記者就上手》等及其它中研院等合著與翻譯書品。另在德、中、日也有包括論文等出版作品。
阿裡薩德(Ali Alizadeh)是一位法國音樂專家。他在1981年進入法國媒體後曾陸續擔任音樂製作、節目策劃、藝術管理、諮詢、電台主持人及培訓新秀音樂人的工作,目前是法國尼斯JazzActions電台的記者,也是法國坎城MIDEM國際唱片展的常客。我國駐外單位中有人認為,這位法國佬開啟了台灣音樂在法國市場上的銷售之路,因而成為幫助台灣音樂輸向法國的貴人。
阿裡薩德在2009年在「法國坎城MIDEM國際唱片展」(Marché International du Disque et de l』Edition Musicale)首度接觸台灣音樂。他2010年就決定訪台,從此深愛台灣,2011年創辦了「台灣音符協會」(Taiwan Note)並與我國駐法國代表處合作,透過巴黎最大的Buda Music唱片公司陸續發行了「台南十鼓擊」、「台灣爵士樂」、「原住民樂曲選集」及「台灣二胡」等4片音樂帶在環球唱片體系上銷售。
在今年第49屆的「法國坎城MIDEM國際唱片展」六月開展前,他想對台灣透露一些個人多年來協助台灣音樂打進法國市場的感想,因為他認為台灣的特色跟多元文化應當獲得國際社會更多的尊重及認同。尤其是台灣的原住民音樂讓他震撼,認為這是他聽過最和諧、最具原創性又能溝通東西方的一種音樂。他說台灣音樂結合了兩個基本要素,比其他亞洲音樂讓西方人更容易消化融入,其一是原住民的音樂,可作為一種根源和國家認同。二是音樂家的態度和他們觸及原住民根源的方式。讓他們的音樂在根本上就跟中國音樂不同。
阿裡薩德認為台灣14個部落保留了最原創的音樂特質跟差異性,可以回溯數千年之久,還涵蓋整個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他強調這才是台灣「真正的音樂身份」,也奇怪這麼豐富、多樣又獨特的音樂卻從未走出台灣島。即使是音樂學家們也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他也發現台灣音樂人都非常有創意和視野開放,他們一方面可以結合所有時期不同的音樂元素,另一方面再用原住民的旋律和氣氛來滋潤靈感,以此為基礎創造出一種獨特的混合音樂,這種音樂既純屬台灣,又讓歐洲公眾易於接近。
也就是台灣音樂在台灣島結合了所有過往歷史的影響後,找到了一個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一種全新的面貌。他認為台灣的文化資產正是以小搏大的最優工具。他在台灣遇到的大多數音樂人,都已經準備好征服世界。就是因為這種態度,讓他可以在法國為台灣出了那些張音樂帶。但很不幸的是,他遇到的所有台灣這些非常有才華的音樂人,都掙扎在沒有任何機構或政府資助的困境中。因為他們不是「明星」,只是有創意的個體!
阿裡薩德認為台灣政府並不忽視「法國坎城MIDEM國際唱片展」這個匯聚全球音樂產業菁英及媒體的展會,所以自1995年開始,就每年協助國內業者前往參展並設立「臺灣館」。近年更開始選派藝人參演(Showcase),企圖用此結合台灣廠商展示出台灣品牌,發揮更大的國際影響力。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來自我國外館的辦事人員有許多苦衷,因每年的一次性展出雖然花了大把鈔票,但沒有後續不夠連貫,也就無法建立起人脈,國際間對台灣的音樂不但認知有限,更別提政府老愛宣傳的「音樂外交」。
多年來他觀察了台灣團隊參展的作法,發現每年都帶大批代表、發片商、產品來參加,秀場上晃完後就回家,整個昂貴的出席,背後卻缺乏一個應有的整體策略來整合展場上所獲得的資源。東亞國家中在這方面讓他覺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南韓,數十年來不論政府或民間機構都願意投下巨資來保存跟發展他們的文化資產。在一個整體策略下,南韓的音樂人得以獲得資助,被鼓勵出以傳統樂器跟音樂型式創造出新音樂。
他積極建議台灣政府跟文化機構,應該資助小型原始的台灣音樂人到西方世界,而不是流行音樂或明星。也就是自己在島內就挑出具有「台灣身份的原創音樂人」來呈現給世界。在這方面他非常讚賞台灣彭郁雯領導的「絲竹空樂團」,覺得他們的音樂呈現出台灣新世代的傳統原創性。也認為樂團「午後之樹」跨界爵士實驗樂團爆發出很有力的創意。羅堂軒的二胡更讓他念念不忘,阿裡薩德表示這是非常不同於中國的「台灣二胡」,也才是真正的台灣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