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中學離「選課制」還可悲地遙遠

友善列印版本

現在中學的教育模式,雖然有許多人正在努力改變(不見得是改善),但一個最重要的關卡:「選課制」,卻沒被視為優先要項。如果我們還以為選課制專屬於大學(甚至連大學對選課都有一大堆惱人的規定),那麼中學的教學離及格就還非常遙遠。

其實,台灣的課綱在理念上,是有選修這個設計。但是幾乎所有的學校,在實務上為求方便,都大規模壓縮選修的空間,把選修簡化成為高一升高二時選的類組。於是,中學就仍是我們所知道的樣子:學生無法決定自己要上哪些課,無法決定課程的難易與速度。無選課制的教育,是一個鐵殼甲衣,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極大的戮害。

與選課制相較,台灣現在的中學教育環境有以下這些壞處。

沒有選課制(即班級制)的諸般壞處

1、學生沒有空間深入發展與探索專長

在沒有選課制情況下,所有人都學(幾乎)相同的一套科目,無法依自己的特質與興趣深入學習某些科目。強迫學生學習自己不擅長或沒有興趣的科目,不但挫折學生的學習意願,對老師和其他同學都是折磨,不利整體教學。

延伸閱讀:在英國18歲就準備進入專業,在台灣30歲還找不到職涯方向,原因是...?

2、學生太少練習拓展人際關係的機會

在嚴格的班級制下,學生長達兩三年和特定一群人同班,而「同班」常意味著從早到晚,時時刻刻和同一群人在同一間教室。這樣的環境下,學生之間的磨擦和衝突更容易惡化,學生也很少機會拓展人際關係、演練人際交往互動。

延伸閱讀:台灣國高中生最悲慘的求學經驗,可能是:非得和某些人「同班三年」!

延伸閱讀:為什麼美國人總是落落大方?原因竟然是他們都沒有「同班同學」

3、始終沒有培養學生為自己做決定

在班級制情況下,所有重要的學習規劃和決策,學生幾乎沒有置喙的餘地,他們所能做的只有配合與忍耐。他們沒機會主動為自己挑選最合適、最想要、最有益的學習選項,這種對人生的消極態度、無力感,常常是跟隨學生一輩子。

延伸閱讀:台灣人的奴性怎麼來的? 高中還要排「班導師」,難怪會聽老闆的話摻假油

選課制的規格與執行

班級制這麼壞嗎?是的,就是這麼壞。我不斷強調要走向選課制,並非選課制好──選課制是教育至少該存在的樣子。如果選課制是呼吸,無選課的教育是窒息狀態。

因為選課制對台灣大多數的人是極端陌生,即使執掌教育政策的官員都不見得了解其重要原則與方針,以下描述其重要特徵,主要是以英國與美國為藍本:

  • 修哪些科目、哪些老師,學生決定

施行選課制,意味著學校不會規定任何一個學生,一定要在某個時間,修某門課,成為某個老師的學生。常見的制度是少部分必修,其他皆是選修。例如,在畢業前,要在藝能科目(工藝、家政、美術、音樂等)之中修滿幾門;至於修哪幾門,選哪個老師,由學生決定。

  • 即使必修課,也分深度與速度

很重要的基礎能力,例如科學、數學、語文,當然會列為必修學分。但這類科目,通常會有兩到三個深度的層級,每一個深度層級的老師也不只一人,學生仍有選擇空間。

例如,在英國制之中,中學英文就有三個層級:給移民學生的英文、一般學生修習的應用級英文,以及英國文學(包括莎翁戲劇與十四行詩等)。科學、數學也類似,興趣與才具不同的學生,都會找到較適合自己的課程。

  • 沒有班級編制,打散年級編制

選修制的一大特色就是,學生之間沒有固定「同班同學」關係。只要修到同一門課程,就會在那門課程中成為同學,到另一門課上,會有另一群同學。而同一門課的同學,也不見得是同一年入學,高三和高一都選到同一門課,也是常見的事。

  • 允許跨校修課、遠距修課、能力評量抵免修課

有一些科目,不見得每個學校都會開課,但這些特殊的課程,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學校的學生(有時修課人數也少),還可以納入週邊學校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共同授課。在這樣的精神下,甚至可以引入「翻轉教室」模式,利用任何工具和資源,真實達成修課成效,只要通過某種能力評量,都可以列入學分。

選課制沒多好,它是教育基本應該的樣子

我無意幫選課制做廣告,因為它只是及格而己,它沒什麼了不起,不是偉大發明──但是連這個程度都沒做到的教育體制,是不及格的。

沒有做到選課制,沒有資格談適性教育。

沒有做到選課制,沒有資格談對學生的人格、自立、判斷力的培養。

現在,有極少數的學校,以極緩慢的速度,向選課制移動當中。期待教育當局別把這些案例當成就──數量這麼少,進度這麼慢,其實應該是沮喪羞慚都來不及才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