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林琮盛
11 月 06,2013
【中東想想】酷愛流浪的以色列人
孔子曾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中國歷代都用孔子的「孝」字約束、要求子女為其父母盡孝。在家族為尚的羈絆下,傳統上,中國人對出遠門,或前往不確定的目的地,總添上一縷陰霾。除非活不下去,否則農業社會的老百姓盡可能不「逐水草而居」。 即便至今,在當今台灣現代化社會中,面對年輕人是否出國旅行打工,仍有頗大的意見和爭論。但對自西元70年,被羅馬軍團以屠殺式血腥滅國後,...
吳小可
11 月 07,2013
【時事想想】今天不談政治
我一向欣賞張懸的作風, 雖不能說我最愛的歌手是她, 但作為一個「人」該有的格調, 她不因為身為「表演者」、身為「藝人」而放棄。 在此容我以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的名言做一點點延伸: 「先做人,再做女人/男人/藝人。」 我不懂那些講出「今天不談政治」的人, 請問你們了解你們所稱的「政治」一詞,真正的意涵是什麼? 是指「政黨」、「政策」還是「...
賴天恆
11 月 07,2013
「你是否支持停止賣台?」
總統馬英九先生日前表示「兩岸若要和平協議或政治對話,最好先經過台灣民眾公投,確定大家支持才展開討論。」這段言論乍看之下好似高舉民主,但是如果回過頭來檢視現行公投法,就可以知道為何以背離民意舉世聞名的馬總統會願意訴諸公投。 試想今天如果立法院修改選罷法,授權選務人員「為民服務」,代替所有未到場投票的選民投票。除此之外,執政黨更是藉由執政優勢,...
黃聖峰
11 月 08,2013
【時事想想】別讓恐同蒙蔽你的心靈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簡稱伴侶盟)嘗試透過立法方式推動的同志婚姻、伴侶制度與家屬制度的修正等三項訴求(簡稱多元成家議題)隨著立法院通過一讀、反對多元成家團體的集結,以及近幾日女星郭采潔臉書文字的推波助瀾下,再度成為爭議話題。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場有眾多人參與的論辯中,許多人並沒有辦法很清楚地區分前述這三個訴求,從而導致許多似是而非的論點出現。而在這團渾沌之中,...
陳揚
11 月 08,2013
【時事想想】It’s Not Just a Flag
張懸在英國曼徹斯特的小型演唱會中,看到台下同樣來自台灣的觀眾手持國旗,相當驚喜地以英文向外國觀眾分享,這是來自我家鄉的國旗。 事情自此都還無關政治,直到來自中國留學生的一句「No politics today」,純粹的音樂表演就像中了魔,全走味了。 在此,我不認為音樂就該被關在無塵室裡,表演染上政治就是俗氣和挑釁,也沒有要聲援張懸的意圖。我認為她當下的回應「it's just...
張勝涵
11 月 09,2013
【時事想想】從特別權力關係到做自己的主人:臺大學生組工會!
周旋於台北市勞動局、勞委會與臺大之間,在學術、法律與政治的邊緣地帶,奮鬥三年才得以在今年四月正式成立的臺大工會,旋即陷入臺大與勞委會的訴訟之中,臺大試圖否定「兼任研究助理」、「研究計劃臨時工」、「教學助理」等三類研究生主要從事的助理工作,與校方之間存在雇傭關係,這場訴訟也將全台各校一併拉入戰場,判決結果將會影響全台超過十萬名助理是否能獲得勞動權益保障。 在這場訴訟中,...
李拓梓
11 月 10,2013
【週日想想】拒絕公共討論的一千零一種方法
1994年,我讀高中,當時同志議題開始被藝文圈討論,文青必讀的雜誌「誠品閱讀」作了一期「同性戀」主題(「同性戀」是當時的稱呼),介紹了石牆運動(Stonewall riots, 1969)、包括《孽子》和《失聲畫眉》在內,各種有名氣的同志小說,以及電影、劇場與學界對於這個議題的討論,引起一股對於禁忌議題的好奇風潮。當時懵懂的我是校刊主編,決定在校刊上規劃這個主題,此舉當然引起了學校的關切,...
拉裘
11 月 10,2013
去你的包容「歧視」
無罪推定原則強用於公眾人物發言失當時的失能,大概就是因為它只剩粉絲護航、為反對而反對兩種功能。就像先前總統馬英九以元首的高姿態呼籲新移民母親不要「教壞」下一代,或是近日人氣偶像郭采潔迂迴地表達反同志的立場,這些都是已出口、已造成傷害的事實,被圍剿是預期的。這可不是撲朔迷離的刑案,需要確定誰是真凶才能判刑,因為,凶手在失言當下就已確定何人。 話出無心,可以構成無條件寬恕、包容的要素嗎...
丁允恭
11 月 12,2013
【週二想想】品牌作為一種(可能的)歧視體系
是的,這個禮拜,我們來講講品牌。 當我決定要就這個議題發表意見的時候,內人斜著眼睛看我說:「如果你要寫影評也就算了,或許你還可以標榜自己作過影展的策展人,人家做膝關節,你至少還可以當個髖關節,但是你的服裝品味在我看來無法認同,你的評論可參考性應該不高。」這實在是頗為傷人的一段話,同樣是個人的意見,我的意見權重就遠不如「那個」個人意見。當然這本身也是一種品牌問題。 會講到這個,...
李蔚
11 月 12,2013
張懸「被台獨」背後的僵固結構
不管「張懸這個人」的歌聲多麼撫慰療癒,面對中國女學生的抗議的態度如何從容得體,都不能避免「張懸這件事」已經成為一把利劍。狠狠割開了從「APEC王張會」、「國共論壇」到「紫金山峰會」以來,共產黨和兩岸政商集團張起的一塊寫著「兩岸和平一家親」的脆弱布幕。 「 No politics tonight!」一句驚天抗議,連同後續網路上中國憤青長篇累牘的叫罵,像循著蜜糖而來的蟻群。...
‹
…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