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
政黨政治
Nam Quốc Văn
12 月 02,2018
【越南想想】孫文的越南情緣
孫文為19世紀末主張以武力推翻滿清的革命團體領導人之一。儘管藍綠紅陣營對孫文的評價不一致,目前中華民國政府仍將孫文視為開國國父。眾所皆知,當時的孫文為了推翻滿清,四處各國奔波以期藉由外國的支持協助推翻腐敗的大清帝國。孫文曾多次到日本、越南、台灣及東南亞尋求當地華僑及政府的支持,甚至於1904年以偽造的夏威夷出生證明取得美國護照以方便他在美國從事革命活動。 孫文與越南的關係遠大於台灣。...
歷史書寫
根雨屋
1 月 08,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自稱台灣人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你明明出生在嘉義或台中,但只因你爺爺的爺爺來自「北平市」或山東省,你的身分就是北平人、山東人,而非嘉義人或台中人,這就是「本籍」(或稱「籍貫」)。 中國自古以來就透過籍貫制度維繫人與故鄉間的關係。最著名的例子是兩晉南北朝期間,...
張肇烜
2 月 12,2019
【人心人術】台灣空前絕後的醫師罷診罷工事件
機師罷工事件持續延燒,有網友在批踢踢詢問:「機師罷工了什麼時候可以換醫師?」其實,台灣也曾發生空前絕後的醫師罷診罷工事件...... 那年是1945年,「盟軍轟炸驚天動地」之後,民眾盼望迎來「『光復』歡天喜地」;誰知很快接踵而來的卻是,官員接收花天酒地、政治混亂黑天暗地、民生痛苦呼天叫地。 1945年12月1日,台灣大學核定校名,派任羅宗洛為校長,...
全球脈動
吳尚書
2 月 14,2019
【南洋想想】緬甸:日中鐵道外交的分庭抗禮
緬甸老舊的鐵道系統成為該國現代化的重要挑戰,而日本與中國分別提供的改善方案顯示其不同的政經考量。 自從1947年獨立以來,英國遺留在緬甸的米軌(一公尺軌距,與泰馬越等國相同)鐵道並未接受充分的投資。儘管開闢多條路線,緬甸國鐵不僅缺乏現代化的號誌與閉塞系統,甚至連基本的車輛與路線維護都有困難。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 Development Bank, ADB)...
歷史書寫
Will Lu
3 月 14,2019
【戰地眺望】尋找失落的日軍寶藏
2018年7月,媒體曾報導「高雄壽山偷挖寶藏」的新聞。高雄壽山南側一處施工中的山腰,碰上當時的強勁西南氣流,整處山壁大規模崩塌。在崩塌前,工人僅向附近民眾表示,只是在做水土保持工程。事件後議員披露,這處工程竟然是依照「國有埋沉財產申請掘發打撈辦法」合法申請的挖寶事件;同年底,時任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拋出「壽山挖寶藏」的口號,再度引發台灣各地是否還埋藏日軍寶藏的話題。 ...
書評書介
坂野德隆
3 月 14,2019
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霍亂、傷寒、瘧疾─擊退疫病的醫師千手觀音
一八七四年(明治七年)出兵臺灣的日本遠征軍,於臺灣南部牡丹社登陸,士兵因感染瘧疾、痢疾等俗稱「臺灣熱」傳染病,死亡的人數遠遠高出戰死人數的幾十倍之多。在日本殖民臺灣之前,島內還存在著鼠疫、霍亂、傷寒、天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恙蟲病,以及因寄生蟲而引發的疾病和皮膚病等,可說是疫病之島。 幸運的是,由後藤新平出任臺灣第三任的民政長官,他在思考力、行動力和經驗度上,都是十分優秀的人物...
歷史書寫
陳威臣
五月 19,2019
【鐵份補給】記得太郎與次郎嗎?日本的南極探險船艦演進史
記得多年前,木村拓哉曾演過一部日劇,叫做「南極大陸」,故事講述日本戰後,積極參與南極調查,並且派出一艘探測船,帶著研究人員以及擔任馱獸的樺太犬們,前往南極的故事。 由於是真實發生的故事,因此賺人熱淚,不過對於我這個世代的人來說,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在1983年,改編自相同的故事,並由高倉健所主演的電影「南極物語」。這部電影採用半紀錄片的方式拍攝,而且劇組人員跟著南極破冰船前往現地拍攝,...
歷史書寫
馬非白
7 月 07,2019
【被遺忘的歷史】美麗島事件:藏施案的「義人」無怨無悔
「願意為困苦的人犧牲自己的人很少。我相信能愛惜這種人才的國家必有光明,而不能愛惜這種人才的社會,必有禍害。」——高俊明牧師在法庭的最後陳述。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中國國民黨政權於1979年十二月十三日凌晨起展開瘋狂大逮捕,其中,施明德成了唯一的漏網之魚,展開長達二十五天的逃亡(根據林樹枝的敘述是二十六天),直到1980年一月八日,才在台北遭中國國民黨政權情治單位專案小組逮捕...
文化研究
陳威臣
7 月 25,2019
【鐵份補給】日本規模最大的路面電車系統——廣島電鐵
近幾年輕軌(路面電車)的議題在台灣很夯,不管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或是高雄與淡水輕軌的陸續通車,都讓國人有了全新的交通體驗,畢竟在過去台灣並沒有輕軌系統。 早在1930年代,台北市便有興建路面電車的計畫,當時規劃了四條路線,卻因市會(現在的市議會)的反對,認為太過花錢而作罷。不過在日本本土,這項古老的交通工具,自京都市電在1895年通車以來,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15,2019
【被遺忘的歷史】原住民悲歌(上):中國國民黨殘殺鄒族菁英高一生
為鄒族付出生命 有愛,有恨,無悔 ——高一生的墓誌銘 一九五○年代,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極權政權在台灣的統治正當性,面臨黨內不同派系、台灣人民及國際高度質疑情勢下,遂行專制的『白色恐怖』整肅,台灣的原住民不但未能倖免,還曾遭到蔣政權利用原住民之間的矛盾與利益衝突,擴大層面將未能與中國國民黨政權緊密勾結在一起的菁英予以剷除。 1953年六月五日完成初判,...
‹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