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電影戲劇
莊佳穎
3 月 15,2013
請不要笑我們的執著– 〈阿嬤的夢中情人〉二三事(下)
〈阿嬤的夢中情人〉是一部意味深長的嚴肅喜劇。 –四方田犬彥 (March 5, 2013) 我試圖問自己,這部電影為何讓我如此揪心。第二次回到電影院,我和台灣觀眾在一片黑暗中一起安靜而專注地看著電影螢幕,一起感受這部電影所要梳理的多重敘事軸線。 「蔣美月,沒有電影了。」為圓導演夢、也為完成猝逝李導(脫線飾)未完成電影而誤簽了本票入獄的劉奇生,...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5,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三)
被市場化扭曲的幫助之手 資本短缺是國家對農村實行金融掠奪的關鍵背景,而自1996年起,中國金融體系的資金從短缺變為充裕和過剩,主要原因在於政府推動的資源資本化,引發了高速的經濟貨幣化。資金過剩的一個主要跡象,是國內金融機構從淨貸差轉為淨存差。95年以前人民幣存貸款一直處於貸差狀態, 但96年開始,貸差轉為存差。到2012年8月,存差已經累計到26.3萬億元,佔存款總額的將近30...
電影戲劇
Ko Tsì-jîn
3 月 15,2013
【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換月娘出來ah
劉奇生:沒有電影了。 蔣美月:你導我就演。 ~~《阿嬤的夢中情人》(2013) 《阿嬤的夢中情人》這部向流行於1950年代後半和1960年代台語片致敬的電影,觀後反應極佳,口耳網路相傳,初映票房不惡,已有評論預期,有機會再現《海角七號》票房逐步攀升終成大潮的海角效應。 《阿嬤的夢中情人》年代設定為1969年,片中大批觀眾迷戀明星,電影公司老闆一心撈錢,...
文化研究
杜弘毅
3 月 15,2013
【週六想想】薄暮西丘--台灣研究生帶您一窺非洲之角秘境 (五之四)
沒有「廁所」 話說到一半,蘇萊曼突然想上 「廁所」。這詞的確不合時宜,因為 「上廁所」 是文明世界的產物。多荷羅村並沒有任何衛生設備。如果內急的話,必須到村落最外圍的那間屋子,再走 「扔一塊石頭」 的距離,到乾草叢裡排泄。受之於天,還之予地。這就是非洲。 穆斯林是十分愛乾淨的。縱使沒有衛生紙這種資源,他們還是會盡量找水來清洗。不過,在這種水資源匱乏的地區,...
環境經濟
,
中國問題
遠望
3 月 16,2013
失血的中國農村金融 (四之四)
中國需要怎樣的農村金融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96年以來以市場化為導向農村金融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失敗的改革。一個個以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的商業金融機構,在國家退出後將觸角伸向農村。它們好像一條條抽血的管道,將農村本已薄弱的金融資源抽離農村的機體,投向利潤率更高的城市工商業部門。 從中共建政以來農村經濟與金融演變的大視角來看,農村金融先後經歷了國家的掠奪之手,以及市場的抽取之手...
李拓梓
3 月 16,2013
【週日想想】政治之中有沒有「善」的存在?
先前提到民進黨早期對於「非核家園」的主張,和其創黨的精神中,必然含有對於「善」(good)的追求說法,引發了一些不同意見的爭論。究竟一個政黨所追求的,到底是權力?還是「好社會」(good society)?顯然眾說紛紜。 這又帶出了一個更基礎的問題,政治裡面到底有含不含有「善」的成分?比起美國豬肉裡面到底含不含瘦肉精、或者總統的女婿身材如何,政治裡面有沒有「善」的存在,...
硬風
3 月 16,2013
從台灣和綠軍的困境談到核四公投的策略
我是住在美國的台灣老留學生。 今年初,因為臨時有事,回到台灣,住了兩個多禮拜。這兩個多禮拜中,我從台北,新竹,台中,台南,見了許多親友,也談了很多話。 基本上,從南到北,整個台灣都瀰漫著非常悲觀的氣息。大家非常擔憂台灣的經濟,也很擔心台灣的將來。很多人對馬政府非常不滿。但是非常奇怪的,從來沒有一個人對我主動提到民進黨。顯然沒有人認為民進黨對台灣目前或將來的情形能影響什麼。...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李威寰
3 月 17,2013
踏地恐土痛:詮釋316苦行的意義
2007年3月16日,樂生療養院被張貼上強制拆遷通告;2013年3月16日,在樂生院被迫拆遷六年後,各界青年以六步一跪的方式,呼籲政府面對錯誤,終結樂生院面臨的走山危機。 在六步一跪的隊伍中,說實話我的心思大部分時間是空白的,只專心感受著每次下跪時膝蓋的痛楚。然而這一點痛,或許正是我聲援樂生保留運動的意義。因為透過樂生保留運動、看到樂生院的阿公阿嬤,我對台灣社會與歷史又多了一些理解...
江昺崙
3 月 18,2013
這些事,那些人,我們—記於樂生遊行之後
我們雖然是來自四面八方,但我們是一群相似的人,而這次遊行意義,又使我們成為一個人。我們不同故事,但都是我們。 我們是誰?我們是溪州的農民?兩年前因為中科搶水工程而站出來,今天不是為了自己的田地而再度北上抗議,而是為了遙遠不認識的人們,為了重建大家心裡都有的美好家園,為了「我們」而走上一段漫漫長路(永遠走不完的路呦)。 所以,我們是誰?菲律賓移工、關廠工人、都市更新、紹興南街、華光社區...
林全
3 月 18,2013
核四是病徵,獨占是病源
長期以來,台電主張興建核四廠的理由是台灣有缺電之虞,而且核能發電較其他發電成本為低。 但核四預算通過迄今,三十年來並未完工運轉。台灣隨著產業結構改變,電力供給過剩現象反而越趨明顯。這項事實讓台電為核四的必要性辯護時,難免左支右絀。 美國德州大學名譽教授,也是國際電機電子學會院士的陳謨星先生指出,美國沒有一個核能電廠的發電成本,會比其他火力和水力發電便宜。...
‹
…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