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陳虹百
五月 25,2016
先別管免試入學了,你聽過「2016─2020資訊教育總藍圖」嗎?
新任教育部長潘文忠上任即召開記者會,宣示關於課綱微調、高教創新藍圖、十二年國教免試等政策走向,引起廣泛討論。其實在新政府上台前一週,教育部已經發佈「2016─2020資訊教育總藍圖」,構築未來5年國家資訊教育發展的方向與願景。本文除了對藍圖簡略說明,並提出在施行上的看法,尤其資訊教育師資培育方面,更影響政策推行的成敗,值得相關單位三思。 台灣資訊技術蓬勃發展,教育部對於資訊教育的重視,...
社會安全
楊蕙如
五月 27,2016
民代自律的重要:別讓社會工作者愈做愈沉重
筆者從事保護性工作多年,歷經兒少、婦女及相對人領域,深感每一位保護工作者處置個案時,經常背負牽一髮動全身的難處。針對此次台中市段姓議員責怪台中市政府社會局社工像死人一樣的爭議新聞,有些思考可與眾人分享。 保護工作複雜性極高 拿此次段姓議員質詢的國三生案例來說,依媒體已披露的少量訊息做出的評估可以是:孩子的家庭結構功能在陪伴上確有缺損,但仍可提供穩定的經濟資源及居住資源。...
教育文化
林柏寬
五月 27,2016
制服的矛盾心情!
教育部宣布服裝儀容解禁,學校不得將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時,不少學生拍手叫好。有老師問我,學生如果大喇喇穿著便服,甚至在服儀上極度搞怪,我會如何處理?我回答,我會肯定這位學生挑戰傳統的勇氣,並詢問這樣穿著有比較舒服嗎? 制服帶來的矛盾心情,全世界皆然!英國有規定學生穿校服的傳統,但是2002年9月,英國魯頓市的穆斯林女學生莎賓娜‧貝根(Shabina Begum),...
文化研究
嚴婉玲
五月 29,2016
看了《一把青》之後──關於歷史劇的距離感
大約一個月前,我在永和社大與一群年紀廣泛分布在20-60歲之間的學員討論該怎麼看歷史劇。我們熱烈的討論並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大大的表格,從具有台灣意識的本土劇到描述中華民國的抗戰劇,再到中國當紅的歷史劇、日本大河劇,最後是西方的歷史影集或電影。我們從觀眾的視角出發,討論了對這些不同時間與空間,甚至虛擬時空的戲劇各有那些感受。 距離感,是這個列表中最重要的變數。...
教育文化
許又方
五月 31,2016
【時事想想】說說制服
小英政府正式啟動後,教育部立即行文各級中小學,未來不得以「服儀不整」為由處分學生。這個行政命令引發兩極化的看法,支持者認為有助於解放傳統學校教育過於僵化保守的思維,刺激學生的創意;反對者則主張整齊一致的服裝能展現團隊精神,且加強個人對群體的認同感。私意以為,兩造堅持都有道理,重點在於,台灣既是民主國家,那麼各校對於服儀規定的存廢也宜採民主方式決議之,尊重家長與學生最終的選擇,...
歷史書寫
朱宥勳
6 月 04,2016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這個局葉石濤已經佈了一輩子之久
年表上的詭異條目 如果你翻開葉石濤在1975年,自己修訂的生平年表時,會看到「1951年」這個奇怪的條目:「因事辭去永福國小教職。杜門不出,自修自學三年。」這行前言不搭後語的記述沒有任何解釋,像一個突兀的括弧,包住了一段空白的日子。那年葉石濤二十七歲,過去幾年曾用還不太流暢的中文,寫了幾篇文章。但在這一條目過後,他突然停筆不寫了,要直到整整十五年後,他才再次發表新作。...
中國問題
Mattel
6 月 19,2016
【島嶼邊緣】「中國的假貨」比「外國的真貨」好
販售假貨著名的中國電子商務領導品牌阿里巴巴集團在2016年4月加入國際反仿冒品聯盟(International Anti-Counterfeiting Coalition,IACC),結果導致Gucci、Michael Kors、Tiffany & Co等國際品牌退出IACC表達抗議。不過,因為外界質疑IACC主席Robert Barchiesi持有阿里巴巴股票,加上部分會員反彈,...
司法人權
蕭淳尹
6 月 22,2016
審檢分訓:強化法官及檢察官專業知能應走的路
審檢分訓,也就是法官及檢察官的職前養成教育應當要分開,這在我國已經討論多年,支持者認為現行學習司法官統一由法務部司法官學院進行職前訓練的結果,導致審檢一家親,法官審理案件容易偏向檢方,不利於公平法院的實現;反對者則認為審檢工作雖然不同但仍有互相了解的必要,現行審檢合訓有助於日後業務協調合作,並質疑支持者認為法官審理案件偏向檢方並無明確依據。本文認為,...
社會安全
陳威臣
6 月 30,2016
螺絲鬆掉的台鐵
台鐵又出包了,6月27日下午兩點半左右,一列台鐵太魯閣號列車,由樹林開往台東知本的途中,因傾斜式功能故障,導致車輛無法在過彎時啟動傾斜功能,在高速過彎時很有可能因此而出軌,最後卡在礁溪無法繼續行駛。由於這已經是本月第五次台鐵出包了,包含三次出軌、一次集電弓扯斷電車線,連同這次太魯閣號的故障,接二連三的事故,不僅讓新政府顏面無光,外界也相當疑惑,究竟台鐵怎麼了? 6月2日,...
全球脈動
吳秉霖
7 月 10,2016
【印度想想】沒有標準解答,沒有正規手法
和許多人的既定印象剛好相反,印度人其實是非常真誠的民族,只是我們得學會用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審視這種「真誠」才行。 熾熱的午後,走在街上的同事與我被一輛想要拉客的嘟嘟車司機從右側貼近,開始複雜漫長的講價過程: 「Auto auto!」司機喊著,主動邀約著在陽光下揮汗如雨的我們。知道我們的目的後,他臉上抿著緊緊的笑,瞇著眼,右手伸出兩根手指,左手向後揮動,要把我們趕上車似地喊著一口價:「...
‹
…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