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電影戲劇
林唯莉
12 月 14,2016
「再見瓦城」之變蟲記─回不到曼德勒
再見瓦城(The Road to Mandalay),英文名即「回到曼德勒」。曼德勒是緬甸末代王朝─雍笈牙王朝都城所在地,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即「多寶之城」。旅緬華僑稱其為瓦城,是緬甸華人聚集城市。這個多寶之城是許多歸緬子弟的返鄉中繼站,那裏承載著年輕人出外打拚的夢,每一個從家鄉出去的孩子,懷抱淘金夢回首道再見;每一個在異鄉的遊子,在公用電話銅板下墜的聲響中,數算著歸鄉的日子...
書評書介
朱真一
1 月 08,2017
被遺忘的史書:1911年台灣總督府出版德文版《台灣的衛生狀況》及英文譯本
最近參加高中同學會去遊覽北海道,不少人傳染上感冒,雖然症狀輕,有些人還發點燒。回台灣在機場過關時,有人因稍發燒被請出來詢問,須留下連絡方法,衛生機構後來還去查問後續狀況。 因為曾在本刊寫過一文〈新加坡是兹卡;台灣是登革模範〉,寫台灣檢疫工作做得不錯,有人來詢問台灣的檢疫歷史,我說會去查看看。 收集台灣檢疫資料時,目前主管檢疫的台灣疾病管理署網站,網站上的「沿革及成果」...
電影戲劇
邱懋景
1 月 22,2017
《拆彈少年》:直視歷史的勇氣
前陣子,新竹某高校同學在校慶場合不當地展演了納粹橋段,遭到輿論撻伐。還真是巧合,這部由丹麥與德國合拍的歷史電影《拆彈少年》(Under sandet),透過一種全新的批判視角,提醒我們該如何看待納粹的惡,更重要的是:如何化解戰爭的惡。 雖然全片沒有任何的戰爭大場面,但老實說,坐在電影院觀賞該片的我,居然比看鬼片或驚悚片還坐立難安。更誇張地形容,其扣人心弦的程度,實際不亞於《搶救雷恩大兵》...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阿圖賽
2 月 07,2017
【縮影人間】台灣「正義魔人」的異想世界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不是人,一直很有爭議,但最近正義魔人惹出的爭議,社會共識倒是沒有異議。日前一位懷孕3個多月的年輕孕婦在火車上坐博愛座,卻遭到高中生情侶辱罵,孕婦出示了孕婦手冊和胎兒超音波照,還被譏諷造假。之後因為被迫久站乘車,導致出血狀況,需要到醫療院所安胎。孕婦感嘆,人不是看起來正常就真的是正常。 不明究理的正義魔人無所不在 台灣的博愛座文化讓許多國家感到非常有禮貌,...
電影戲劇
胃夾晃軸
2 月 13,2017
【影評】《不過就是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在對話停止的地方
繼《親愛媽咪》於坎城影展獲得評審團獎之後,年輕的27歲加拿大導演札維耶·多藍又以《不過就是世界末日》在坎城演展得到評審團大獎的殊榮。儘管影評評論該片當中的動作和對白過於浮誇、流於自我沉溺而噓聲不斷,多藍仍然認為《不過就是世界末日》是他最棒的電影。在這部電影當中,呈現了家庭關係裡的「不可承受之輕」,也因此能讓人體會家庭生活當中可能面臨的衝突。 家庭聚會與衝突...
全球脈動
楊佳恬
2 月 28,2017
奧地利教我的事:轉型正義,是為了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的出口
我在奧地利接受了中學教育,也實際感受到,轉型正義可以帶給人怎麼樣的正面影響。奧地利這個國家形象優雅,有著美麗阿爾卑斯山脈、古典音樂之都維也納,身為中立國,更是在擔任國際上許多糾紛的和平使者。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國家曾經孕育出了著名的獨裁者希特勒(Adolf Hitler)。 是的,希特勒不是德國人,而是土生土長的奧地利人。他從一個潦倒的奧地利畫家一路攀爬德國的政治最頂端,...
司法人權
黃猷欽
3 月 02,2017
【二二八70週年】方寸之戰:郵票裡的228
歷史涉及記憶,記憶操弄著人們的行為模式。 1947年2月28日在台灣發生的一個事件,註定永遠不會只有一種說法,這原本是歷史的特質,在場者與不在場者,死亡、恐懼、失憶或失語,沒有任何兩個人的感受應該是一樣的。 但是,刻意扭曲與造假畢竟不應被允許。只是,這和一廂情願或以訛傳訛的非惡意錯解之間的差別又是什麼?我相信,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面對和不斷對話,任何人想尋求單一的解答(...
司法人權
葉博文
3 月 06,2017
【二二八70週年】福爾摩沙的呼喚──1947到2017
今年屆滿70週年的228事件,一直是台灣社會的集體創傷,也是遲至近年來才逐漸被打開的禁忌與枷鎖。這起影響近代台灣甚為巨大的事件,從鄭南榕、陳永興、李勝雄等人推動「228和平日運動」以來,媒體界、出版界與學術單位才開始關注,史料、口述見證與相關研究也才陸續問世,政府資料逐漸解密,成為今日接近、理解228事件的認知基礎。 受限於戰後1947年的社會情境,有關228事件的口述大多以台灣人為主,...
電影戲劇
陳怡秀
3 月 08,2017
【日本想想】《當他們認真編織時》:日本電影的性別教育嘗試
以跨性別者為主角的日本電影《當他們認真編織時》,原欲在台北捷運刊登廣告,卻因為廣告詞上出現了「多元成家」與「這樣教小孩」等字樣,被要求修正,讓電影在台灣還未上映就引起熱議。性別認同議題對許多單位來說,仍被歸類在「敏感」領域中,但相對於北捷的謹慎過頭的處理,日本國內面對這部電影的對應方式,卻自由而開放得多。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的故事,描述一名總被母親放置不管的少女小友,...
國防外交
洪榮一
3 月 29,2017
軍人年金改革:三二九之「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春寒料峭,凍殺年少」。一百多年前3月29日的革命青年為了捍衛民族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的壯舉是令人動容。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不論是為了甚麼理由,資深青年們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初春時節在街頭上與寒風細雨對抗也總還是讓人不捨。革命情誼的休戚與共,在患難考驗時更顯珍貴。 皇帝不差餓兵?蔣介石政府也曾… 國民黨在上海大潰敗的時候,蔣經國就曾經充滿情義的對蔣介石的警衛總隊隊員說過:「...
‹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