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
政黨政治
李中志
3 月 14,2016
鬥牛士失憶症的療癒,台灣郎的失憶症呢?
鬥牛可說是西班牙最顯著的民族標幟,許許多多的文人、畫家、音樂家都以鬥牛為主題留下不少浪漫的創作。然而在浪漫的表象之下,鬥牛是極其殘忍的動物虐待,嚴格講也不能算是源自西班牙的光榮傳統,是進入十八世紀後西班牙海權開始式微,才在國內興起的集體亢奮活動,重拾羅馬競技場人獸搏鬥的血腥品味。反對的聲浪自十九世紀就出現,近年保護動物人士的抗議更是如影隨形。巴塞隆納的鬥牛曾經遠近馳名,...
財政金融
劉先鳳
3 月 22,2016
台灣縣市政府財政改革
記得有位外國朋友來台灣玩後跟我說過一句話,為什麼台灣的城市都像沒有規劃過的樣子,很多城市都看不出特色,很多城市都有一樣的公共建設,但是整體卻看起來是零碎的,沒有整體感。身為台灣人的我,也只能苦笑。 台灣要這樣繼續下去,東一搓西一搓的做城市建設嗎?是因為沒有錢所以只能有多少錢蓋多少東西嗎?但是為何苗栗縣會出現財務困難且發不出薪水?為何有些縣市債台高築卻還在做蚊子館?...
全球脈動
林琮盛
3 月 24,2016
【中東想想】 提高生育率,以色列這麼做
終於,2015年台灣的生育率上升到了1.18人,已算近10年來第二高。但不幸地,這仍擺脫不了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列。 國發會人口推計報告顯示,若台灣繼續維持如此低迷的生育率,最快2018年台灣就邁入高齡社會;三年後人口將呈現負成長;九年後邁入超高齡社會。 補助有效嗎? 面對將來「無子可養」的困境,政府很急。內政部為了拚生育,多年前還曾祭出百萬獎金徵求生育口號(當然沒用)。...
環境經濟
林維熊
3 月 27,2016
對於新政府產業政策的建議──思慮週詳的策略才可能成功
策略因產業不同而改變 政府的產業政策就如企業的策略一樣,本質上深受產業技術與市場需求特徵影響,沒有一套企業策略可以適用於各種不同產業的企業。同理,也沒有一套政府的產業政策可以適用於所有的產業。因此,不論企業或政府的策略都需要精緻的客製化(Customization)設計。 關於新政府的產業政策,根據策略經濟的知識,本文提供五個不同於產業政策的傳統看法,供新政府施政參考: 一,...
電影戲劇
林唯莉
3 月 27,2016
從《紫色大稻埕》播映「看見台灣」
OTT看見台灣自製劇的危機 今年三月四日,三立電視台推出改編自台灣美術史先驅謝里法的同名小說《紫色大稻埕》,這也是三立從2011年開始推出「台灣好戲」系列的第十部作品。從電視台標榜「以台灣人文土地出發,結合地方文創觀光與家庭溫暖元素為拍攝主軸,以戲劇帶動當地的文化觀光產業」顯見其雄大的企圖心;《紫色大稻埕》獲得文化部補助高達四千八百萬元完成的「旗艦型連續劇」,《紫》...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3 月 30,2016
內湖殺童案重啟死刑辯論(以及對死刑的渴求)
在一名男子本週一於台北市內湖區將一位四歲女童斬首殺害之後,社會大眾又一次呼喊著血債血還。隨機發動且難以理解的暴力行為,再度刺激了支持死刑的多數人民,並且有可能成為執政在即,較無意願維持死刑的蔡英文政府的一大挑戰。雖說憤怒在這樣的局面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臺灣社會卻實在承擔不起讓激動情緒支配應變之道的代價;在如此煎熬的時刻,必須由冷靜分析的心智勝出。 事實的真相是,死刑並沒有用處,...
社會安全
林耀盛
4 月 01,2016
義憤之後,改變之始
又發生令人髮指的女童割喉案,人神共憤。女童母親在哀傷中以堅定的語氣說,這不是社會案件,這是她的女兒發生意外走了。她表示:「截至目前為止,對嫌犯,對死刑支持或廢除,沒有任何的想法想要說出來」。從女童母親的面孔,悲慟中不以激情的語言訴說,或許正是迫使我們需要由傾聽面孔的訴說中領悟:脆弱不安的生命不但已然岌岌可危,且正在發生。從社會處境來看,信任機制的斷裂,擔憂佔據了文化想像。恐懼文化的一個不幸後果,...
教育文化
黃寶玉
4 月 03,2016
人工生殖法再不修訂台灣會輸很大
台灣的《人工生殖法》歷經十三年的漫長立法、六任的衛生署長,終於在民國96年3月5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在民國96年3月21日施行。主要的精神在衛福部網站可以看到:「基於維護生命之倫理及尊嚴,人工生殖技術應以治療不孕為目的,而非作為創造生命之方法,因此我國人工生殖的施行限於不孕夫妻。所以未婚者、單親、同志等都無法要求做人工生殖」。 這是一套非常保守且被動的法規,完全被「道德倫理」所綁架,...
電影戲劇
邱亦睿
4 月 05,2016
香港電影的生與死── 從《十年》獲獎看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復甦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電影」 90年代以前的香港電影,在華人世界乃至西方享有盛譽,影響一代又一代觀眾對於電影的癡迷與想像。我們在歌舞片看到東方之珠的璀璨輝煌;嚮往邵氏武俠片裡的江湖俠義;震懾於港CULT對人性黑暗面的驚世駭俗;在警匪片裡為正義帥氣的主角喝采;星爺喜劇老梗看了千遍萬遍也不嫌倦;少年們藉由黑道電影的義氣與背叛認識何謂「兄弟」;少女們迷戀王家衛墨鏡背後的冷冽、自溺與纖細。...
文化研究
林湘怡
4 月 08,2016
鬼島的意涵:論台灣集體自我貶抑的現象
「鬼島」是網路社群對台灣的新興貶義詞。如果我們細細思考鬼島一詞出現的場域,不外乎當一事件促發民眾對政府或社會現狀的不滿(危樓倒塌或法院判決不公),鬼島一詞成為民眾對於社會現況無可奈何的抗議。以鬼島一詞當做開場白,本文將綜合探討台灣民眾對內團體──台灣人這個集體概念──的貶抑現象,以及此現象對台灣社會潛在的負面影響。 首先談談這篇文章的緣起。作家楊照在其臉書對於王建民重返大聯盟有了如此評論...
‹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