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環境經濟
藍弋丰
10 月 21,2014
【能源思考題】(最終回)當法國減核、Google找上三星
在第十五回,我們曾與各位探討過德國與法國的恩怨情仇,當時我們就暗示法國的核政策無法再延續,而就在這個系列即將結束的時候,2014年10月10日,法國眾議院通過法案,要在2025年前,將法國核能發電比例從75%降至50%。 這並不是因為法國總統歐蘭德的減核立場,雖然歐蘭德以減核為政見,但以歐蘭德如今低迷的聲望,他也很難指揮議會,...
賴怡忠
11 月 05,2014
【時事想想】APEC登場 馬政府陷台灣於萬端兇險
雖然是外圍報紙,但環球時報畢竟是官媒,對馬英九點名辱罵,其所代表中國官方的心態與意圖不言可喻。而陸委會、馬總統兩天的先後回應的結果,把這個議題變成口水之爭。總統親自回應外圍官媒,也委實把總統做小了。(當然我對此並不意外)。 這個辱罵代表了起碼從六月底王張二會至今,馬習關係確是每下愈況。王張二會讓馬習齟齬公開化,七、八兩月從周美青訪日、中國反對台馬FTA、不點名指責馬政府搞經濟台獨、...
教育文化
林宛婷
11 月 08,2014
如何承載一城一國?─書寫與閱讀的認同傳承
前些天,看到一則題目為〈新世代觀點:「文創」載不動台北城〉的風傳媒消息,內容從講述當前台北市市長候選人們關於文創政見開始,以文創產業實際狀況與數據評論文創與在地的真切關係。但本文不談文創,反倒是將「書寫與閱讀」作為重點,認為上述二者方為實在的承載一城一國的工具(當然我知道將「書寫與閱讀」明說成工具一詞會招來某些非議,但就以下可能達成的效益而言,「書寫與閱讀」確實是我認為可用的最佳方法...
政黨政治
謝易宏
11 月 09,2014
九合一選舉中的台灣民族主義解組與重組
2014年11月29日,台灣將舉行台灣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總共有九種地方選舉同時舉行,將選出11,130公職人員。然而,唯有台北市長選舉受到全國性注目。全台灣人,不管是否具備台北市民身份,皆投入或密切關注這場選舉,這是何故?原因不只是因為台北作為首都的重要性,也不只是因為三位主要候選人的鮮明特性容易吸引選民注意,還有一個更重要、但是未被講明的原因:台北市長選舉是本次選舉中,...
政黨政治
Mattel
11 月 17,2014
【島嶼邊緣】行動代號1129:別讓黑金太開心
1990年代,黑金政治一詞盛行台灣。其實,黑金政治並不是1990年代才開始,黑金政治從1950年代有選舉開始就存在台灣許久;只是因為1990年代以後,新聞言論自由讓媒體得以勇於批判國民黨政權的黑金本質。黑與金兩者相輔相成,地方的黑勢力與金權勢力相互依偎,有效控制著台灣政治;黑與金在11月29日的九合一選舉中,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黑金政治的代表特色,當然就是買票賄選。「選舉沒師父,...
歷史書寫
邱萬興
11 月 18,2014
莫忘民主來時路《中壢事件37周年紀念》
您不能不知道的桃園縣長選舉與「中壢事件」! 1977年以前,執政的國民黨靠二張票就能操控台灣的地方自治選舉:「買票」及「作票」。過去台灣的選舉,是以非常傳統粗糙的方式進行的。國民黨的社會操控十分純熟,組織龐大分工細緻,懂得如何動員,如何送錢買票,如何作票,可見當時的國民黨作票有多明目張膽。1975年,省議會五虎將之一郭雨新參與立委選舉,最後開票結果,郭雨新獲得八萬多票落選,...
全球脈動
許仁碩
11 月 23,2014
安倍政權讓日本右傾化了嗎?─「政治的收縮」與日本社會今後的走向(上)
本文原文(日文)作者簡介:木下ちがや(Kinosita Chigaya),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明治學院大學兼任講師(政治學),與小熊英二共編《阻止核電的人們—從311到官邸前抗議》(原発を止める人―3‧11から官邸前抗議まで)。譯有《無政府主義論》(アナキズム論)、《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等著作。擔任「反核週五首相官邸前抗議」(反原発金曜首相官邸前抗議)等社會運動之工作人員。 譯按...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楊虔豪
11 月 26,2014
【首爾想想】戳破中國國民黨「妖韓惑眾」的「國際觀」
今年3月底,台灣爆發學運時,我在韓國寫的評論「馬總統,勿拿韓國當愚民工具」成為入行新聞界以來獲得最大迴響的文章。沒想到過8個月,韓中簽訂FTA,台灣地方選舉在即,在準備返國投票的前夕,我看到了國民黨的競選廣告,一位穿著韓服的女性坐在擺有韓國與中華民國的撲克牌前,旁白如下: 「韓國說:『謝謝,謝謝民進黨在立法院擋下法案』」 「韓國說:『謝謝台灣,慢慢來』」 「面對韓國追趕...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方潔
11 月 29,2014
與中國交手:挪威的外交骨氣
2010年,當挪威諾貝爾和平委員會宣布該年和平獎得主為學者劉曉波時,獲得幾乎全球的掌聲。但在委員會對中國言論自由表達堅定立場的同時,挪威同時接受與世界強權交鋒的考驗。 像是特意應對中國可預期的不滿,和平委員會主席亞格蘭無論在宣布辭,或頒獎典禮致詞時,都大力肯定中國政府讓中國人民脫離貧困的努力,並同時強調政治的開放,言論的自由和國家的發展應是並行不悖,期待看到自由而強大的中國...
Mattel
11 月 30,2014
【島嶼邊緣】讓嘴砲成真:一場網路鄉民打臉國民黨的選舉
11月29日的選舉結果,思變的選民看到滿意結果,自認充分掌握選情的朝野兩黨,卻是以「想不到」的心情面對結果。傳統的綁樁、地方派系、買票、抹黑攻擊以及砸錢的廣告轟炸,是否可以影響選舉結果,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問號。 選前,民進黨憂心上述的因素決定選舉結果,事實證明毫無影響,除了民心思變之外,網路發揮了關鍵力量。柯文哲說:這是一場網路世代主導的選舉。的確,網路世代有效地反制選舉的抹黑攻擊與廣告轟炸...
‹
…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