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1 月 17,2019
【被遺忘的歷史】世紀大掠奪:中國國民黨的劫收
二戰時,打敗日本的是美國,不是中國,當然更不是中國國民黨;原來美國有個佔領接收台灣的計畫,最後卻讓給中國國民黨政權,內情很複雜、微妙,不是本文要談的,中國國民黨政權來台灣的強取豪奪才是重點。 1945年10月,中國國民黨政權接收人員靠美國保護載運來到台灣,那時距離終戰已過兩個月。一個險些被日本消滅的政權,來台接收的狼狽相十分難堪,完全依賴美國機艦運載,先行前來的前進指揮所如此,...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1 月 13,2019
【日本想想】東京奧運的美味習題:滿足「素食主義者」的胃!
你是素食主義者嗎?或是家中長輩有人吃素嗎?那麼到日本自由行或計劃家族旅行時,可能會產生一項困擾 —— 素食餐廳好難找!這對即將在2020年舉辦東京奧運的東京都來說,可是除了售票與防黃牛、場館設備、交通疏導等議題之外,另一項急欲解決的一大課題。 基於宗教信仰、愛護動物或健康等理由,有許多人實踐著「素食主義」這項飲食文化,素食者又分成許多類型,在台灣常見身邊朋友有吃「鍋邊素」(食用素食...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邱振瑞
11 月 12,2019
【日晷之南】岸田國士及其時代回音
研究日本近代戲劇運動發展史,幾乎不能不提及岸田國士這個奇才,他是日本近代戲劇運動的旗手,在戲劇理論和實踐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積極提攜後進不留餘力,其文學活動涉及廣泛,包括劇作、小說、評論、翻譯、表演等方面。 同時代中的筆桿與槍砲 岸田國士祖籍和歌山縣,1890年生於東京四谷,一個軍官家庭。父親岸田庄蔵是近衛炮兵大尉。1907年岸田國士就讀於中央幼年學校,1910年12月...
音樂藝術
Join
11 月 11,2019
【聽那些女孩唱歌】勇於昂首闊步的生命鬥士──瑪麗莎.伊瑟莉姬Melissa Etheridge
在凱蒂蓮(KD Lang)、瑪麗莎・伊瑟莉姬(Melissa Etheridge)、藍色少女(Indigo Girls)等歌手走紅的推波助瀾下,女同志歌手=民謠/鄉村搖滾,這樣的等式雖不見得絕對普世,但卻也免不了有幾分真義;貼近日常、講述生活、闡釋心情的民謠,加上搖滾的叛逆、吶喊、訴求,確實為同志族群提供了一扇容易開啟的窗口,在易接受、動聽流暢的旋律中,用歌曲訴說自己的心聲與情感...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1 月 10,2019
【被遺忘的歷史】辜振甫的真假「台灣獨立事件」
二次大戰終戰到1952年《中日和平條約》期間,台灣歸屬處於不確定狀態,可是,中國國民黨政權竟在終戰第二年開年就頒布所謂的《漢奸總檢舉規程》,開始濫捕台灣人民,至少有上百名台灣人被扣上「漢奸」罪名受難,知名的富豪辜振甫、林熊祥、許丙等人也同時被捕。 中國國民黨政權的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才成立不久,就迫不及待在1946年1月16日根據《漢奸總檢舉規程》發動「漢奸總檢舉」,要求「...
歷史書寫
藍士博
11 月 09,2019
一世人可以走多遠? ——振魂護國:與史明歐里桑再走一段台灣路大遊行暨追思會後記
2019年10月13日,就像幾年前我們曾經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為史明歐里桑辦生日分享會一樣,隊伍從台灣大學門口出發,起走前再一次聆聽他在2015年給我們的教誨,然後沿路高喊「台灣獨立萬歲」,讓這位終生致力於這座島嶼前途與未來的革命者,在生命結束、正式與這個社會告別的那一刻,仍然能夠發揮(被消費)他最後殘餘的價值——即使在那之前,他已經展現了一個人的肉身究竟可以消磨榨取至什麼程度。...
文化研究
陳威臣
11 月 06,2019
【鐵份補給】輕軌是文青主導思維?日本路面電車搶復權
10月16日,高雄市代理市長葉匡時在接受網路媒體專訪時,表示高雄輕軌第二期工程,在大順路區間因沿線居民反對,因此無法維持原有方案,並抨擊前市府興建輕軌的策略。 此話一出引發正反兩面的意見,並且將台灣是否適合發展輕軌的議題浮上檯面。近年來台灣由於都市發展,產業轉型以及空汙與環保的考量,不但鐵道復權,對於環境衝擊較小的輕軌,也開始在台灣發展。...
文化研究
邱振瑞
11 月 05,2019
【日晷之南】三島由紀夫的自然觀與死亡定向
眾所周知,三島由紀夫於1970年11月25日,以極為慘烈的方式切腹自盡,成為轟動全世界的社會事件,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已預先限定我們對其文學內容的探討。這就是說,當我們進入三島由紀夫的殉道領域之時,遍布在其作品中互為矛盾的自然觀念,很可能被其七生報國似的載道之言覆蓋。但是歷史研究做出證明,探索作家所抱持的自然觀念,有助於我們理解他的文學圖景,甚至得以深入他的生死觀,...
歷史書寫
根雨屋
11 月 04,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唱歌演戲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戒嚴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你想登台歌唱、在螢光幕前演出,都需要考取歌星證或演員證;在尚未開放出國觀光的年代,也要憑證申請,方可出國表演。 早在1948年3月,台灣省政府就針對電影、戲劇事業制定「台灣省電影戲劇事業管理規則」,演藝團體必須進行劇團登記。演出前還要提出劇本或劇情大要,...
電影戲劇
邱懋景
11 月 04,2019
《陽光普照》:萬物負陰而抱陽
《陽光普照》(A Sun,2019)是鍾孟宏的生涯代表作,也是2019年最佳的台灣電影,它讓我想起同樣處理家庭題材的《顛父人生》(Toni Erdmann,2016),它的黑色幽默與後者相比毫不遜色,甚至,略勝一籌。 但說實在的,電影開場的畫面我完全沒辦法進入情境,為什麼呢?作為觀眾的我聽見開場熟悉的音樂旋律,十分震驚。幾經思索,才確定是林生祥為鍾孟宏電影作品重新製作的〈縣道184...
‹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