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萬物負陰而抱陽

友善列印版本

《陽光普照》(A Sun,2019)是鍾孟宏的生涯代表作,也是2019年最佳的台灣電影,它讓我想起同樣處理家庭題材的《顛父人生》(Toni Erdmann,2016),它的黑色幽默與後者相比毫不遜色,甚至,略勝一籌。

但說實在的,電影開場的畫面我完全沒辦法進入情境,為什麼呢?作為觀眾的我聽見開場熟悉的音樂旋律,十分震驚。幾經思索,才確定是林生祥為鍾孟宏電影作品重新製作的〈縣道184〉。而這時電影角色裡的菜頭(劉冠廷飾演),刀起刀落。透過電影配樂的開場,我們知道,鍾孟宏相較於前作《一路順風》(2016),他依舊拍了部公路電影,只是從敘事結構從公路電影變成人生之路電影。

於是,角色阿文(陳以文飾演)設定為駕訓班教練,不但合情合理,而且其座右銘「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的八字箴言之於人生之路,更耐人尋味,也貫穿全片宗旨。阿文的大兒子阿豪(許光漢飾演)看似在人生之路從不犯錯,卻在走錯一步後,終而不返。相較之下,小兒子阿和(巫建和飾演)在人生之路犯錯後,如何尋回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軌?

同樣地,這片宗旨反映在其英文片名「A Sun」,不但諧音「A Son」一個兒子,也呼應阿文時常向眾人述說,他只有一個兒子。除此之外,我們也不能放過英文片名致敬楊德昌《一一》英文片名「A One and a Two」的可能性。於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多麼巧合,「Sun、Son、三」的諧音之趣,而我們更不要忘了《陽光普照》的編劇張耀升,確實寫過研究楊德昌的碩士論文。更重要的關鍵是《陽光普照》片名,正呼應《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三生萬物」的下一句:「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一」謂之一陰、一陽。該片敘述光明面與陰影面如何同在?不也是該片的宗旨?當我們看見電影片尾,阿文與老婆琴姐(柯淑勤飾演)的告解場景,阿文述說的自身行為是何等黑暗?卻又是令觀眾如何碎心而暖的光明?阿豪與阿和不也是一組陰陽的概念,甚至是陰陽互轉的概念,甚是高明。

總而言之,《陽光普照》不僅是鍾孟宏個人的代表作,它也聚集了一票台灣當前實力派的演員陣容。我們看見陳以文、柯淑勤、龍劭華、林志儒、尹馨、巫建和、劉冠廷、温貞菱、許光漢等人的跨世代的同台演出。萬分欣喜卻也不免感嘆,有些演員實在需要更多的表演舞台。同時也替《陽光普照》目前的映演場次與觀影人次叫屈,它需要更多台灣觀眾的關注——因為,它真的值得。

原本,個人最喜歡的鍾孟宏作品是《第四張畫》,此刻,我可以更新說法:我最喜歡鍾孟宏的電影作品是《陽光普照》。然而,巧合的是,兩者皆非鍾孟宏獨自一人的編劇,前者與塗翔文合作,後者與張耀升合作,兩者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如果可以的話,希望鍾導可以多嘗試兩人合作的編劇模式。

當然,敏感的觀眾自然會看見片尾的感謝字幕上,出現袁哲生三個字。片中阿豪特別說的司馬光故事,正是出自袁哲生《寂寞的遊戲》,或許,某種程度上,該片也是袁哲生留下的文學遺產。正因為有阿豪自顧自地述說司馬光的故事,才讓全片印上憂悒而傷的氣氛,它清清幽幽地飄著如天邊一朵遮住陽光的烏雲。

由此可知,該片的動畫場景功不可沒,它像是幽靈般地存在,觀看著片中人物的展演,產生關鍵性的支撐功用。是故,我們再次想起道德經四十二章:「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陽光普照》片尾不也是選擇負陰抱陽,讓陽光灑滿人間?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