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No name
文化研究
許又方
3 月 16,2015
318學運的省思
318學運將滿週年,回顧過去一年,台灣社會經歷過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學運的發生地-台北,在2014年底的九合一大選中「改變成真」,由號召「在野聯盟」的柯文哲贏得首都市長席位,而引發學生衝進立院的始作俑者-國民黨,則在這場選舉中一敗塗地。一般相信,如此重大的改變,其關鍵就在學運喚醒了公民的力量,集結起來向只為私利、不顧國計民生的政客政黨發出積怨已久的怒吼。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
文化研究
史努比
3 月 16,2015
【開往台灣的慢船】大潮流再思考:紙本不可割,慢速不可棄
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底一上任就要求,除了有絕對必要的單位之外,其他市府單位全部不訂報紙,因為新聞在網路上都看得到。柯P的作法即使爭議但並沒有錯,我們每一天到樓下拿報紙,再用報紙配早餐,或上班族午後在咖啡廳看報紙的時代早已遠去。報紙紙本目前好像只剩下讓名嘴拿來在電視上罵馬英九和政黨這個功用而已。從小陪我們長大的紙,如今變成了螢幕,整天不是盯著桌機、筆電,就是盯著手機、平板或各種不同的3C裝置...
文化研究
許家瑋
3 月 15,2015
像我這樣八年級的人
今早醒來,看見新聞報導有人因讀過劉克襄老師的〈像我這樣四年級的人〉而有感而發,寫出了一篇〈像我這樣七年級的人〉,據說引發許多鄉民淚推,表示認同。讀完該篇文章後,不禁深感哀愁,愁於亂世之中,年輕世代的我們,立足之地是否還能找尋的到,卻亦替八年級的我們,感到擔憂。於是,我想寫〈像我這樣八年級的人〉。 我是86年次,17歲,和大多數的年輕學子一樣,整天與書本、電腦以及手機為伍。這代的我們...
文化研究
曾明財
3 月 14,2015
【眷村想想】六個好鄰居
光大一村近百戶,哪家姓什麼或住誰?老爸大概都知道,有一些只是沒那麼熟。除了台灣人家庭之外,我家互動比較密切的外省人家,主要還是天天開門見山的幾戶鄰居,尤其王家、劉家、吳家和封家。 王孝廉伯伯有七個小孩,從老大、老二到小三、小四、小五、小六都是女生,王媽媽1963年終於拼了命生出兒子,跟我妹妹同年。 王家老大和小三性情最潑辣,老大尤其精明,自認有外省人優越感,...
文化研究
陳文彬
3 月 13,2015
第一堂課
大學每學期的第一堂課,我總會花兩個小時在開設的課堂上,調查學生們的經濟狀況,然後跟學生們解釋何謂「世代不正義」。我常以學生們自身狀況為例,一一詢問現況,取出中間值來。 讀一所私立科大學生,四年下來加上學費、食宿、交通等生活費,仔細估算大約需要花費109萬元。同學們畢業後投入職場工作,若比現在大學畢業生基本薪資再高一點,每月領2.5萬元。扣掉勞、健保、勞退、國民年金……等里里扣扣稅金...
音樂藝術
林衡哲
3 月 11,2015
從芬蘭指揮大師沙隆年憶蕭泰然的一段往事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 我所持的信仰我已經守住了。 ──摘自《聖經提摩太後書》 2015年2月24日我在美國洛杉磯時代的文化戰友蕭泰然,終於在打完了一場海外台灣人文藝復興的聖戰後,平靜地安息主懷,在家中去逝,他的4位子女和同甘共苦的夫人都隨侍在側,看到他平安地回到天國去了,做為他的心靈戰友,難免會感到傷心,但是這七年來,...
電影戲劇
李中志
3 月 10,2015
從《模仿遊戲》談科普寫作
藉奧斯卡的風潮,《模仿遊戲》在國內上映後票房不惡,也如預期引起一些討論。除純粹電影欣賞的角度之外,持批評態度者通常聚焦於史實的偏離。從圖靈的個性到解碼的工作,電影與史實的確有不少出入,然而這畢竟是一部娛樂電影,編導用自己的想像表達圖靈的故事並不意外,認真的觀眾不難自行找可靠的傳記補正。這部分固可批評,但筆者並不認為這是這類電影的重大缺陷。 比較大的問題反而是跟風式的科普寫作,...
文化研究
,
電影戲劇
,
環境經濟
張世鋒
3 月 09,2015
沒有言論自由、沒有真相
看完這部一小時四十四分鐘的影片,真讓我訝異! 並不是訝異於中國汙染的嚴重,因為這個連瞎子都看得到;也不是訝異柴靜報導功夫做得扎實,因為所舉數據不過一般水準;主要是訝異於她的修養也太好了,從頭至尾,不論面臨多令人氣憤的場面和現狀,她始終淡定、從容,似乎片中那些足以毀種滅族的景況,都不足令她血壓升高一些些。 柴靜為甚麼不生氣? 這個提問,讓我聯想到龍應台許久許久以前的文章〈...
文化研究
陳威臣
3 月 09,2015
台鐵的姊妹鐵道們
今年的2月26日,台鐵與日本的京濱急行電鐵締結友好鐵路,還宣示將展開許多友好紀念的活動,並且將借此在日本販售台鐵的排骨鐵道便當,而台鐵也不斷的宣稱會有許多與日方的交流。 只是活動是辦得熱熱鬧鬧,但筆者早已被搞得暈頭轉向,因為不過才兩個月前,2014年12月22日,台鐵舉辦了宜蘭線鐵路與山陽電氣鐵道的姊妹鐵道締結活動,還簽屬了宜蘭線龜山站與山陽電鐵龜山站的姊妹車站。再往前一點,...
文化研究
,
司法人權
李芃萱
3 月 07,2015
這一站臺灣、下一站西藏?
「我爸爸在印度,姊姊和弟弟在尼泊爾,還有一個最大的哥哥在西藏。」貢卻一個個細數家人落腳的地點,卻好像在流離的過程中,把他們一個個遺落在路途上了;而他自己,則停留在臺灣,希望有一天能成為一個臺灣人。這也是大多數居住於臺灣、乃至於世界各地流亡藏人最典型的寫照。 在去年(2014)年底,貢卻終於得償宿願,與其他97名朋友一起拿到此生從未有機會擁有的護照。他出生於圖博(西藏),...
‹
…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