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歷史書寫
張幸真
3 月 25,2016
熱情中的冷靜──我所知道的韓石泉
「文化協會在臺南」是我來到臺南後,第一個策劃的展覽,那已經是2007年的事了,也是我認識韓石泉先生與研究日治時期知識份子社群的開始。 臺灣文化協會是日治時期最重要的臺灣人在地文化啟蒙團體,尤其是臺灣文化協會從臺北遷移到臺南後,以王受祿、韓石泉、蔡培火鐵三角為主,加上臺南地區醫生、律師、教師等人為主力,臺南遂成為推動臺灣文化啟蒙運動與政治改革的重要地區。他們展開一系列的改革運動,內容包括演講...
歷史書寫
Mattel
3 月 07,2016
【島嶼邊緣】國民黨:雙方喜悅 各無反悔
國防部台北憲兵隊違法搜索人民扣押白色恐怖時期官方文件,引發軒然大波。雖然憲兵具有司法警察官職銜,但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30條,憲兵應該接受檢察官指揮;刑事訴訟法第231條也規定,憲兵發現犯罪嫌疑,應該先報告檢察官才能夠行動。據此,台北憲兵隊此事件,早已明顯違法。 事件發生後,憲兵指揮部自認無不當行為、也沒有違法,竟稱「民眾簽署自願簽下受搜索同意書」才進行搜索。這種「被自願」的說法,...
歷史書寫
思其
3 月 01,2016
北門‧忠孝橋‧三井舊倉庫──看台北西區的重整與時代產物
2016.2.7這天,遮住台北市北門屋頂的忠孝橋引橋,終於在市長柯文哲的強力執行下,進行拆除。柯市長最近為了復興歷史悠久且外觀較為老舊的台北西區,而啟動了「西區門戶計畫」。這項計畫是要將北門做為台北西區的門戶,並逐步規劃其所在的周遭環境,而執行這項計畫的第一步,即是拆除位於北門上方的高架引橋。這項拆除工程,自2016.2.7除夕開工,並於2.13初五完工。...
歷史書寫
Mattel
2 月 29,2016
【島嶼邊緣】二二八:「祖國」不關心台灣同胞 只關心台灣糖包
2月26日,政大主任教官撕毀學生社團野火陣線的二二八活動海報,駐警也阻止學生張貼相關海報,同時還嗆學生有看到蔣介石屠殺嗎?緊接著,政大校方乾脆將蔣介石銅像封包,避免被學生「裝置藝術化」。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則是聲援學生,表明依「國立政治大學風雨走廊海報版管理規定」,關於學校「風雨走廊」的海報張貼辦法,載明「凡本校教學行政單位及學生團體,無須申請,可自由張貼。」劉宏恩批評政大,...
歷史書寫
曾建元
2 月 28,2016
歷史的穹音──洪維健編著《蕭錦文的悲情城市》序
同樣在從事歷史真相的調查和紀錄,紀錄片導演洪維健和一般史家最大的差異,就是他更重視影像資料的蒐集,以及相關人物和地緣關係脈絡的追查和攝像錄影。而由於他出身自白色恐怖政治犯家庭,又有幼年隨母親朱瑜在綠島和土城清水坑黑牢坐監,與政治犯長輩相處的經驗,他對於政治受難者有著像是家人般的親近感,作為福建省來臺第二代,洪維健沒有太多的親戚,但他的親人故舊很多,因為他們都曾經共同承擔過時代的重量。...
歷史書寫
劉威良
2 月 27,2016
二二八自首者的家族滅門案
每年的二二八都讓人想到直接的受害者,而當年所謂的自首者,他們的傷害其實更深,因為家人誤會,因為家族的生命都在他的一念之間,他們不去自首, 可以怎麼辦?至今,這個沒有被知道,也不曾被知道的真相,家族人都還是害怕知道,害怕傷口再被撒鹽,帶著懼怕,他們根本不敢想像真相,即使石沉大海,只要能過平穩的日子,有何不好? 在德國我認識一個台灣僑胞,談到她父親時,她總是感到丟臉慚愧,眼眶泛紅,...
歷史書寫
,
音樂藝術
,
司法人權
張肇烜
2 月 26,2016
【人心人術】 二二八,最恐怖的檢查
「二二八事件」為台灣歷史上留下一道鮮明的傷痕,人民在統治者的權柄之下哭不出聲。二二八事件造成許多台灣社會菁英蒙難,藝術創作能量也遭到扼殺,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台灣國寶畫家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沒有經過審判,不明不白地死於國民政府殘暴軍隊的血腥暴行,遊街示眾、公開槍決。(詳見:〈請教故宮:「陳澄波」是怎麼死的?〉) 1947年的台灣,那是一個風聲鶴唳的年代。混亂,是那個年代的代名詞。...
歷史書寫
,
音樂藝術
張肇烜
2 月 17,2016
【人心人術】 一生傳奇,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
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36載,卻為台灣留下永遠不朽的國寶藝術;身為台灣人,你一定要認識的藝術家。 黃土水(1895-1930),出生在台北艋舺祖師廟的後街(今日的萬華),他出生的那一年,也是日本治台的第一年。 黃土水出生在一個貧寒的人家,「生食都不夠,那有通曝乾」,他直到12歲才有機會進入公學校讀書。老天卻是如此捉弄人!也在這一年,黃土水的父親去世,母親只好帶著他投靠同母異父的哥哥,...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許又方
2 月 15,2016
重見北門,人文才有天光
被「禁錮」長達三十九年的台北「北門」,終於在忠孝橋引道(北門高架橋)拆除後「重見天日」。在筆者看來,北門重現的意義不僅止於交通,更具歷史與文化的深刻意涵;同時,也啟發某些關於「人與城市」的哲學思考。 北門又名「承恩門」,建造於清光緒10年(公元1884)年,是目前世上僅存的閩式碉堡城門。它既見證老台北「大稻珵」的興衰,同時也見證台灣從清領、日治、國府遷台到民主化發展等百年滄桑歷程,...
歷史書寫
Mattel
2 月 14,2016
【島嶼邊緣】美濃地震想起美濃水庫
2月6日凌晨規模6.4的高雄美濃地震,造成台南慘重災情,今年台灣人的春節就在全民祈禱救災順利的時光中流逝。引發美濃地震的斷層並非原本位處該區附近的旗山、六龜與潮州等斷層,而是和2010年同樣規模6.4的高雄甲仙地震一樣,屬於未知的盲斷層。 2010年的甲仙地震造成340間校舍損毀、超過50萬戶停電、8處古蹟與歷史建築受損,以及96人受傷。不過,2016年的美濃地震卻造成慘重的傷亡。...
‹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