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想想副刊
想想副刊
歷史書寫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謝世宗
10 月 30,2015
《灣生回家》的認同政治與生死命題
1895到1945年日本統治台灣的50年,在二戰後一般庶民的口中,或稱之為「日本時代」(台語)。而在戰後國民黨的官方論述中,乃是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是不折不扣的「日據時期」,因此日本人壓迫、剝削台灣同胞自是理所當然的想像。1970年代台灣面臨國際政治上的困境,包含退出聯合國、臺灣與美國斷交、台灣與日本斷交,尤其是後者,激起了政府與民間的反日情緒。當時台灣的抗日電影,...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
全球脈動
海東青
10 月 25,2015
和小熊一同探問戰後日本:雜記小熊英二訪臺(下)
終戰七十年之際,日本是否(再次)道歉,也是關注焦點。究竟日本社會內部如何看待這個議題呢?小熊在24日臺大歷史系的演講中表示:年輕人大部分對過去的戰爭記憶其實並不關心,也沒有什麼想法,這是全世界的現象,日本也不例外。雖然網路右派言論顯著,但曾經有調查指出,這些網路右派只佔網路人口的1%不到,因此很難說年輕人有右翼傾向。但這並不是說年輕人有意識地否定右翼,而是因為他們並不怎麼關心這項議題...
歷史書寫
曾明財
10 月 10,2015
【眷村想想】 曾夢想擊滅英美、報考神風特攻隊的航空修理廠工員老爸
日本為貫徹南進政策,1931年選定高雄岡山為海軍機場,1935年於屏東成立陸軍航空支廠,隨後擴編為第五野戰航空修理廠屏東分廠,包括機械、飛修、發動機和儀電四個廠。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進攻菲律賓和馬來亞,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美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參戰,台灣人也被迫捲入戰爭。 1943年,老爸15歲,在新竹玻璃工廠當雜役。這一年,日本人力資源緊縮,從台灣招募八千多名少年工...
歷史書寫
,
運動休閒
,
主權兩岸
mlkj
10 月 06,2015
國際知名食評家介紹台灣美食的背後
最近一篇報導,說英國知名食評家鮑爾斯(Tom Parker Bowles)來台灣一趟,在精品雜誌《Esquire》英國版中發表文章,對台灣的美食讚不絕口,甚至以「地表最佳美食地」來形容台灣。台灣的電視、平面媒體,立即大幅轉載這篇文章,但轉述的內容大同小異,多是說台灣的食物有多好吃、鮑爾斯吃了那些、台灣人很好,少數片段描述到台灣的風土民情;光看台灣媒體轉載內容,...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廖志峰
9月 19,2015
書報攤
記得國中時第一次踏上重慶南路,也同時發現了書報攤的存在,但那時還不知道詩人周夢蝶,也不知道有一間文人匯聚的明星咖啡屋,如果早知道這位在咖啡屋所在的騎樓裡販賣書報的詩人,我應該會前往一探,可惜幾年以後,當我帶著朝聖的心情,走上武昌街,踏進了明星咖啡屋時,除了咖啡以外,我什麼也沒看到。 書報攤和書店彷彿有一種依存關係,當書店慢慢地從重慶南路消失之後,我忽然懷想起書報攤,...
歷史書寫
,
電影戲劇
張硯拓
9月 11,2015
《逐夢大道》:一步步邁向真正平等的夢
凡是有你我之分的地方,就有歧視的存在,而人類文明的進展幾乎就是一點一滴拔除歧視的過程——即使還看不到終點。剛上映的電影《逐夢大道》(Selma)談的也是這主題,是關乎黑人民權的一段重要史實。從五〇年代中期到整個六〇年代,是美國黑人的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期間,這當中,又以1963~65年為最高峰: 先是1963年八月底,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歷史書寫
Mattel
9月 07,2015
【島嶼邊緣】連戰從未背棄過連家
連戰前往中國參加九三大閱兵,對於外界的批評,連戰辦公室發表聲明表示連戰沒有對不起國民黨、沒有對不起中華民國、也沒有對不起國人。若翻閱連家在台灣的歷史,是否對得起國民黨等等,可能見仁見智;但連戰的行為,應該算是對起得連家從日本統治時期以來的家風吧! 台灣連翹載明御用文人與半山集團賣台醜態 《台灣連翹》是作家吳濁流的部份自傳,《台灣連翹》...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重志
8 月 26,2015
台灣內部的「中國因素」及因應之道(下)
三、面對中國,先了解台灣 台灣的民意如此,那麼政黨下一步該怎麼走?在兩岸經貿統合樣態與趨勢下,除了向中國「趨統」、「趨同」者之外,不少有識之士已經提出許多分析與策略,以求能順著民意趨向,「遠離中國」或至少是「抵擋中國」。在此聚焦在民族、文化層面,提出解決的建議。處理台灣內部的中國因子,可以先由重新理解台灣,尤其是「台灣文化」開始。若要說「台灣文化」是什麼?本文以為,...
歷史書寫
宋元馨
8 月 24,2015
重建基隆驛:古蹟修護與轉型正義的矛盾
關於基隆消失的美麗車站,可以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起,當時的日本將基隆視為北玄關,因此用極高的美學審視各種公共建設,很難想像基隆市區曾經有獨步全台的都市公園、巴洛克式的郵局,並且擁有當時位居全台最美麗車站之冠的「基隆驛」。但這些建設在二戰結束後徹底翻轉,由於國民政戰後財務拮据和對台的暫居心態,不用說美學,對於成本的斤斤計較和粗糙工法,留下大量軍營式呆板建築,基隆驛也因為改建而盡失原味。...
歷史書寫
Mattel
8 月 23,2015
【島嶼邊緣】那些國民黨不敢開口的歷史
台灣是充滿多元歷史與多元文化的婆娑之島,台灣的歷任總統中,有人出生時是中國人,有人出生時是日本人,有人出生時是台灣人,也有人出生時是英國香港人,不過女兒卻是美國人。固然台灣的歷史非常多元,長期掌握教育與媒體話語權的中國國民黨,卻強力灌輸台灣人就是中國人的歷史觀,國民黨不告訴台灣人真正的多元歷史,而且還用只「講一半」的故事來包裝大中國史觀。 國民黨為了將台灣人「教育」成中國人,長期以學校、...
‹
…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