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根雨屋
8 月 26,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教室要掛滿遺像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卻不是這樣。例如曾經有段期間,教室內要隨著「蔣總統」的過世,掛上新的遺像,最多要同時掛上孫文、蔣介石、蔣經國及現任總統李登輝等4人的照片。直到政黨輪替後,才取消相關規定。 首先是內政部在戰後初期的1947年9月頒布「國父遺像張設辦法」,...
環境經濟
何蕙安
8 月 26,2019
德國綠黨崛起 無速限高速公路即將終結?
時間推回今年5月底,當我聽到我先生Markus的回答,我就知道有點不對勁了。 那是歐盟議會選舉的前幾天,我隨口問他要支持誰。 事實上,在那一週前,當我們開在高速公路上,我也問了同樣的問題。回答問題一向很謹慎的他顯然還有些猶豫不決,直說自己還沒有研究各黨政見。但我知道他長期以來是自由民主黨的支持者--他們追求市場自由、數位化,很合Markus的口味,在過去幾年一向受到他的青睞...
書評書介
西恩.麥克米金Sean McMeekin
8 月 25,2019
《終局之戰》:土耳其亞美尼亞境內大屠殺
達達尼爾海峽以東,殺無赦! ──拉斐爾・德・諾加萊斯, 一九一五年四、五月圍攻凡城的委內瑞拉傭兵暨鄂圖曼部隊指揮官...
歷史書寫
Will Lu
8 月 25,2019
【戰地眺望】戰爭記憶可信嗎?從神風特攻隊談起
近期新聞報導一則趣事:一名花蓮豐田村的高齡阿嬤,在社區文史工作者的口述訪談中,表示村子在二戰時期,曾經在官方的指示下生產「咖啡」,供前線的軍人飲用,並且帶著訪談人員前往村內「咖啡廠」實地勘察。然而根據過去的史料,該地區並沒有在戰時生產咖啡。一輪雞同鴨講後,真相終於大白,原來當時村內是利用樹薯粉炒熟、作為前線軍用咖啡的替代品。村民並未接觸過真正的咖啡豆,只是將這種替代而成的飲品叫做「咖啡」。原來,...
陳康寧
8 月 22,2019
是「政治絕望」還是「絕望政治」?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內在思考
香港反送中運動從6月12日爆發激烈的警民衝突之後,連續兩個多月以來就不曾間斷。武器裝備所帶來的各宗流血事件,包括用布袋彈擊中一名女子的眼睛、在地鐵站的密閉空間射擊催淚瓦斯彈等等,難免引發了人民對警察的仇視與憎惡的情緒,甚至用「黑警」稱之。當許多人民在怒吼「警察不是要保衛市民的嗎?為何會攻擊無辜的人民?」時,香港政府指責示威者是「暴民」,也有一些言論支持警察的武力鎮壓是服從命令、依法取締、維持安寧...
社會安全
林郁瑄
8 月 22,2019
【女人想想】噤聲下的禁果 被消音的青少年戀愛學分
那是一個溫暖的午後,我與曉玲約在學校的輔導室晤談。曉玲今年十四歲,和男朋友發生性行為而被學校通報。此時此刻,坐在晤談室裡的她,眼睛寫滿惶恐和緊張,似乎對與男朋友間的戀愛關係演變成如此大的事件感到不知所措。這份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加上對事件未來發展的恐懼,最終使她忍不住哭了出來。 社群媒體管道發達 兩小無猜案件有增無減 近年來,兩小無猜案件的比例有增無減,在資訊大爆發的時代,...
文化研究
咻子
8 月 21,2019
【日本想想】日本危險逼車頻傳 駕駛人上路先學自我保護
日本的危險逼車事件頻傳,日前在連結了千葉縣、茨城縣與福島縣的常磐高速公路上,就發生一起43歲男子宮崎文夫惡意對一名24歲男子逼車後又痛毆對方的惡行,警方於8月18日抓到加害人,但逼車駕駛已是一項嚴重的社會問題。 日本把逼車行為稱作「あおり運転」,「あおり」(煽り)原是指強風吹向樹木或建築,使其晃動甚至損壞的情況,這裡指的是煽動、挑釁,「あおり運転」便是指充滿挑釁情緒的駕駛行為(運転...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葉國豪
8 月 21,2019
論當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性質
反《逃犯條例》修訂(「反送中」)運動進入八月後有明顯激化對抗的趨勢,原因無他,始自7月29日北京港澳辦以「止暴制亂」表態支持強力鎮壓所致。現在香港警隊極不受市民信任,特區政府繼續忽視主流民意、倒行逆施,企圖以減稅、派錢等經濟手段解決政治問題,可謂進退失據。因此如何界定當前「反送中」運動的性質,不僅是一個在認識論上的澄清,也有助於我們判斷抗爭未來的走向與可能結果,有其重要性。 一、...
邱振瑞
8 月 20,2019
【日晷之南】不可挑戰的莊嚴:深澤七郎〈風流夢譚〉
現今回想起來,1960年代的日本社會似乎縈繞著詭譎不安的氣氛,兩部爭議性的短篇小說發表後,發生了兩起恐怖的刺殺事件。上述事件顯現出政治猥褻和詆毁天皇的言論尺度極限,這兩個領域不容許任何挑戰,誰有膽量叫陣,就得付出慘重代價。在那個時點,深澤七郎《風流夢譚》和大江健三郎《一個政治少年之死》,正扮演著探觸這道界限所在的先行者。 諷刺的前奏 〈風流夢譚〉是一部短篇小說,...
秦璋辛
8 月 20,2019
中共治港決策錯誤,讓局勢一再失控
香港「反送中」抗爭已經踏入第11周。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於8月18日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號召了上百萬人參與集會,要求香港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及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警民衝突。 長期以來,台灣各界對香港人的印象,就是「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的「經濟動物」。曾幾何時,香港人(尤其年輕人)已經把對港府和北京當局的抗爭,視為家常便飯。這種巨大轉變,與中國的治港失敗和誤判有絕對的關連性...
‹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