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3 月 14,2019
Will Lu
打狗人,志願是梳理台灣未盡的歷史。專長為戰爭遺跡與地圖研究。
文化研究
陳威臣
3 月 12,2019
【鐵份補給】保護日本領空40餘年 即將退役的F-4幽靈式戰鬥機
一提到F-4幽靈式戰鬥機,相信是許多航空迷心中的經典,這款1950年代末期研發的多功能戰鬥機,即便是在60年後的今天,那獨特的構型,仍讓人無法忘懷。 1950年代,噴射戰鬥機的發展如火如荼,空載飛彈以及雷達的發明,也改變了人類空戰的模式,由原本的近身纏鬥,改為遠距作戰,這樣的戰術思考,讓美軍展開新一代戰鬥機的研發時,認為戰鬥機不再需要近身纏鬥的武器(例如機砲),而應該是成為武器載台...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03,2019
【被遺忘的歷史】雷震組黨惹來蔣介石整肅之禍
1950年代中期,有一份政論性刊物《自由中國》半月刊,經常針貶蔣介石極權統治,讓蔣介石政權深感芒刺在背,多次由黨國特務對該刊進行騷擾,後來該刊負責人雷震結合台籍政治菁英展開籌組反對黨行動,引發蔣介石下令予以整肅的決心。 雷震於1897年出生,獲有京都帝國大學法學部法政學科學位。曾擔任中國國民黨南京黨代表大會主席團主席、國民政府教育部總務司司長、國民參政會副秘書長、政治協商會議秘書長...
社會安全
潘冠伶
2 月 21,2019
【女人想想】離婚,最傷孩子的是…?
我是在法院服務的社工師,最常面對的是服務對象對關係存續的猶疑和擔憂,但進一步詢問這些來自不同國籍、性別、宗教、學經歷的服務對象,他們的擔憂為何時,答案卻出奇地一致,便是「離婚對孩子不好」。 我總會再進一步地詢問「離婚對孩子有哪些不好呢?」這時大家的答案就不盡相同了。 「孩子會失去爸爸、媽媽,他沒有完整的家了」、「孩子要升學考,會影響他的成績」、「我怕女兒以後嫁不到好人家,...
全球脈動
徐子軒
2 月 20,2019
美國的鴉片戰爭(下):反毒政策該怎麼做
往前閱讀:美國的鴉片戰爭(上):抵擋中國毒品能成功嗎? 光靠外國配合並無法根除美國的藥物濫用問題,縱使習政權依川普所願,大力打擊芬太尼藥物,製造者還是能移轉到其他國家,再偷運入美。想要讓美國人不再吸毒,政府必須有更多的對策,例如提供經濟、社會等福利政策,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美國政府可以減少吸毒者的需求。[1] 要知道,芬太尼消費者不只是浪跡街頭的癮君子,...
歷史書寫
馬非白
2 月 17,2019
【被遺忘的歷史】戰後台灣最黑暗的年代
一九四六年一月五日,當時非常著名的民營報紙『人民導報』,刊登了一則極為令人側目的消息:『近聞萬華地區也有食糧問題服毒自殺者。』 隨後接連幾天,各報都有類似的消息,連官方的『新生報』也報導:『台南饑饉,同胞不願行乞,因缺食而自殺者時有所聞。』 這些報導將國民黨蔣家王朝政權接管台灣一年半以來,台灣人民所遭遇的浩劫,以類似狄更生悲慘世界的場景凸顯了出來,同時,...
文化研究
王泓亮
2 月 14,2019
【男人想想】「預設的加害者」:男性的誣陷焦慮(下)
焦慮:無助的變體 曾有男同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被誤會性騷擾他人。誤會他的女性,十分勇敢,感到不舒服後,並未隱忍,立即出聲喝止。周遭乘客的目光,循聲打來,男方如坐針氈,心想「與其讓人用看色狼的方式盯著,不如讓人用看同志的方式盯著」,遂當場出櫃,自證清白。[1]女方或許因為尷尬,之後匆忙下車,並未道歉。 男方將自身經歷分享在網路上。有人稱讚他的勇氣,訝異他敢當眾出櫃;...
全球脈動
吳尚書
2 月 14,2019
【南洋想想】緬甸:日中鐵道外交的分庭抗禮
緬甸老舊的鐵道系統成為該國現代化的重要挑戰,而日本與中國分別提供的改善方案顯示其不同的政經考量。 自從1947年獨立以來,英國遺留在緬甸的米軌(一公尺軌距,與泰馬越等國相同)鐵道並未接受充分的投資。儘管開闢多條路線,緬甸國鐵不僅缺乏現代化的號誌與閉塞系統,甚至連基本的車輛與路線維護都有困難。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 Development Bank, ADB)...
邱振瑞
2 月 13,2019
【日晷之南】如果斯賓諾莎通靈
最近,日本NHK的「100分de名著」讀書節目中,請來斯賓諾莎的研究者,分成幾集解析斯賓諾莎的哲學生涯,我看了幾集之後,正好觸動了我閱讀斯賓諾莎的回憶,屬於透過日文媒介與之交會的經驗。 眾所周知,在西方哲學史上,斯賓諾莎(1632-1677)的命運是極其罕見的。首先,他作為一個理性主義者,離開了猶太人的身分,卻又自願與世界相隔絕,將自己置身在清醒而孤獨的狀態中。不過,...
音樂藝術
陳怡秀
2 月 13,2019
【日本想想】Mr.Children台北演唱會後的餘音繞樑!再追加5首私心遺珠曲
Mr. Children於2019年2月1日、2日來台開唱,一開口就把粉絲們拉回青春時代,有別於日本巡迴場的台灣限定曲,也讓粉絲驚奇又窩心!名曲這麼多,2小時的演唱時間再怎麼奮力表演,鐵粉們心中還是有幾首遺珠之憾。無論這次是去回憶時光的聽眾,還是總算盼到來台開唱的死忠粉絲,就再一起把餘韻拉長一些,再多留5首歌的時間吧。 〈無名之詩〉(名もなき詩,1996年)...
‹
…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