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到台北:或許你已忘記的那些歌與那些事

友善列印版本

因為台灣財政的困境,在野黨以及輿論開始探討政府的人事支出費用問題;尤其軍公教的收入、退休金與其他福利優於勞工與農民等族群,因此,軍公教成了眾矢之的。2012年11月8日出刊的第411期《財訊》指出,為數八十幾萬人的軍公教在2009年領走了2895億元的退休金以及公保養老年金;相對地,九百多萬勞工大軍在2009年只領了1447億元的新舊制退休金及勞保老年年金。也就是說,軍公教的平均退休所得是勞工的二十倍,至於每位納稅人每年所繳的綜所稅,有六成就是被拿去支付軍公教退休金。

一時間,軍公教與勞工、農民之間的所得與福利問題,不僅成了藍綠對決焦點,也變成台灣各職業與階級的爭論問題。1980年代以前的軍公教,相較於許多勞工行業的確較為低薪;但是隨著經濟成長率以及政府稅收的增加,軍公教在歷經1980年代與1990年代的大幅加薪後,加上低薪時代保留下來的相關福利,如今的軍公教,反而成為令人稱羨的職業。

圖一:1960年代工廠工人。圖片來源:世新大學數位影音暨網路教學中心

造就軍公教得以大幅加薪的經濟成長率幕後功臣,當然首推轉動台灣經濟的大批勞工。在1950年代末期,台灣開始準備經濟起飛的年代,來自中南部的農村人口,提供了台灣打造出口經濟的主要勞力。或許,台灣的教科書、媒體與政客不想告訴你這些故事;但是,過去的流行歌曲可以讓你了解或想起那段失落的歷史。

孤女的願望 媽媽請妳也保重

1958年,由葉俊麟作詞,陳芬蘭主唱的〈孤女的願望〉唱著:

請借問播田的田庄阿伯啊,人塊講繁華都市台北對叨去。

阮就是無依偎可憐的女兒,自細漢著來離開父母的身邊。

雖然無人替阮安排將來代誌,阮想要來趕都市做著女工度日子,也通來安慰自已心內的欷微。

請借問路邊的賣煙阿姐啊,人塊講對面彼間工廠是不是。

貼告示要用人阮想要來去,我看你猶原不是幸福的女兒。

雖然無人替咱安排將來代誌,在世間總是著愛自已打算恰合理,青春是不通耽誤人生的真義。

請借問門頭的辦公阿伯啊,人塊講這間工廠有要採用人。

阮雖然也少年攏不知半項,同情我地頭生疏以外無希望。

若是少錢也要忍耐三冬五冬,為將來為著幸福甘願受苦來活動,有一日總會得著心情的輕鬆。

圖二:1960年代工廠女工。圖片來源:世新大學數位影音暨網路教學中心

〈孤女的願望〉反映了台灣開始從農業社會轉變到工商社會之際,農村女孩想到繁華都市工廠工作的願望。除了到都市工作外,1960年代開始的「客廳即工廠」政策,也讓農村婦女與童工們在農村投入促進出口經濟的工作。「客廳即工廠」的政策一直到1980年代的台灣鄉村依然存在著;當年我在唸小學時,我也常在村莊的大樹下,把一張張的金屬網編織成一個個的金屬盛物籃。

圖三:客廳即工廠。圖片來源:世新大學數位影音暨網路教學中心

同樣是1958年,由文夏作詞與主唱的〈媽媽請妳也保重〉,則是唱出了農村青年離鄉來到都市打拚,內心思念家鄉與母親的心情:

若想起故鄉目屎就流落來,免掛意請妳放心我的阿母。

雖然是孤單一個,雖然是孤單一個。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不過我是真勇健的,媽媽請妳也保重。

月光瞑想要寫批來寄予妳,希望會平安過日我的阿母。

想彼時強強離開,想彼時強強離開。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不過我是真打拼的,媽媽請妳也保重的。

寒冷的冬天夏天的三更眠,請保重毋通傷風我的阿母。

期待著早日相會,期待著早日相會。

我也來到他鄉的這個省都,不過我是會返去的,媽媽請妳也保重。

可惜的是,這首只是唱出鄉下青年離鄉背井奮鬥掛念母親的心情,在當時卻遭到國民黨的禁唱,理由是「不健康」。

圖四:文夏的「媽媽請妳也保重」。圖片來源

1960年,文夏的〈黃昏的故鄉〉,又唱出了異鄉人的思鄉情懷:

叫著我,叫著我,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叫我這個苦命的身軀,流浪的人無厝的渡鳥。

孤單若來到異鄉,不時也會念家鄉。

今日又是來聽見著,喔~親像塊叫我~

叫著我,叫著我,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懷念彼時故鄉的形影,月光不時照落的山河。

彼邊山,彼條溪水,永遠抱著咱的夢。

今夜又是來夢著伊,喔~親像塊等我~

叫著我,叫著我,黃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含著悲哀也有帶目屎,盼我轉去的聲叫無停。

白雲啊~你若嘜去,請你帶著阮心情。

送去乎伊我的阿母,喔~不倘來忘記~

流浪到台北的田莊兄哥

 

1964年,黃西田的專輯《我是出外人》,裡面有首歌〈流浪到台北〉

詳實地描寫當年中南部鄉村人口離鄉背井到台北工作的情景:

出外來流浪到台北,已經過一年。

想起彼當時,甲伊來分離,一時陣不知怎樣,悲傷珠淚滴。

雖然是男兒立志,雖然是男兒立志,猶原心稀微。

今夜的月光白茫茫,照在玻璃窗,乎阮想起著,故鄉伊一人。

伊對阮有情有意,將來有希望。

為怎樣命運戲弄,為怎樣命運戲弄,變成流浪人。

看見著彼平的山頂,孤雁哮無停,思想妹妹呀,不是阮無情,為將來妳咱幸福。

甲人有比評,即著來流浪打拼,即著來流浪打拼,也是為前程。

由於〈流浪到台北〉具體敘述了當年台灣中南部農村青年北上奮鬥,為了賺取足夠的金錢返鄉迎娶心愛的人之心境,以及當時交通與通訊不便的思鄉心情。1966年,這首引起多數人共鳴的歌曲〈流浪到台北〉,更變成了一部極受歡迎的電影。

圖五:電影《流浪到台北》

黃西田的《我是出外人》專輯還有一首歌〈田莊兄哥〉,則是以比較俏皮的方式唱出從高雄搭火車來到台北工作的情形,裡面許多的對白與橋段迄今還廣為後人所引用。無論是〈流浪到台北〉或〈田莊兄哥〉,都是描寫農村人口來到台北打拚的辛酸。那個年代,原本應該是農村勞力的青年變成都會區勞工,大量來到了台北與其他大都市;即便是留在鄉下的婦女與孩童,也成為「家庭即工廠」的勞工;兩者不僅造就「全台皆工廠」的景況,也成功地打造了舉世矚目的1970-1990年代台灣經濟奇蹟。就在那個做什麼就賺什麼的時代,也成就了1990年發行且為許多人熟知的林強〈向前行〉

圖六:黃西田「我是出外人」專輯

台灣的農村勞力,一直扮演著推動台灣經濟的重要勞力資源。在農業經濟年代,農村人力提供了農業經濟的勞力;在工業起飛年代,農村人力也提供了工業經濟的勞力。雖然台灣經濟在台商從1990年開始大舉轉投資到中國以及轉型高科技產業後,產業結構發生了質與量的轉變;但是來自農村的人力依然繼續提供台灣經濟的基礎勞力。以雲林縣為例,現在的雲林縣人口大約有七十一萬人,但是外移到各都會區的雲林人卻超過了八十五萬人;其中,新北市的雲林人就超過了四十萬人;因此,每逢選舉,這些雲林人就是各政黨爭取的對象。而這些外移的雲林人,許多人還是繼續從事在農漁市場、工地等等的基礎勞力工作。

這些庶民的歌曲,從〈孤女的願望〉、〈媽媽請妳也保重〉、〈黃昏的故鄉〉、〈流浪到台北〉、〈田莊兄哥〉一直到晚近的〈向前行〉,全都具體描繪了過去那段農村人口來到台北與其他都市奮鬥的心酸過程,他們的心酸則是成就了台灣的經濟。今天,就不妨讓我們聆聽這些歌曲,品味這些歌詞,重新認識或是再回憶那個年代:那段國民黨覺得專制統治是很美好的年代,那段鄉下長輩們來到台北辛勤奮鬥的年代,那段國民黨還有很多故事不想讓你知道的年代。

(註:彭明敏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唱台灣歌‧說台灣史】系列音樂會,11/24(六) 在板橋登場,免費索票資訊:http://concert.hi-on.org.tw/?id=62&ch=news

關鍵字: 工業勞工經濟成長都市農村台北

作者